科學家 | 國籍 | 主要貢獻 | |
A | 貝采利烏斯 | 瑞典 | 首先提出“有機化學”和“有機化合物”的概念 |
B | 維勒 | 德國 | 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機物--尿素 |
C | 李比希 | 法國 | 創(chuàng)立了有機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
D | 門捷列夫 | 俄國 | 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貝采利烏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機化學”這個名稱;
B、德國化學家維勒用氰酸銨合成尿素;
C、德國化學家李比希最早提出關于有機物中元素定量分析方法;
D、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
解答 解:A、瑞典化學家貝采利烏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機化學”和“有機化合物”,故A正確;
B、德國化學家維勒用氰酸銨合成尿素,從而打破了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界限,故B正確;
C、德國化學家李比希最早提出關于有機物中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用CuO作氧化劑(在氧氣流中)將有機物氧化,再對產(chǎn)物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有機物的實驗式,故C錯誤;
D、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把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史,熟記化學發(fā)展史中各科學家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即可解答,較簡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物質(zhì) | 所用試劑 | 方法 |
A. | 乙醇(乙酸) | 碳酸鈉溶液 | 分液 |
B. | 溴苯(溴) | 氫氧化鈉溶液 | 蒸餾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飽和碳酸鈉溶液 | 過濾 |
D. | 乙醇(水) | 生石灰 | 蒸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成→消去→取代 | B. | 消去→加成→水解 | C. | 取代→消去→加成 | D. | 消去→加成→消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4g金屬鎂所含電子數(shù)目為0.2NA | B. | 16g CH4所含原子數(shù)目為NA | ||
C. | 17gNH3所含中子數(shù)目為10 NA | D. | 20g重水(D2O)所含質(zhì)子數(shù)目為10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