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總壓強(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氣體總濃度(×10-3 mol•L-1) | 2.4 | 3.4 | 4.8 | 6.8 | 9.4 |
分析 (1)根據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各組分濃度不再變化,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進行判斷;
(2)25℃下達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溫下壓縮容器體積,則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
(3)溫度升高,平衡氣體總濃度增大;△S是物質的混亂程度的,氨基甲酸銨分解反應固體變成氣體.
解答 解:(1)A、沒有標明正逆反應速率,無法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由于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和不相等,壓強不變,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由于反應物是固體,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氣體質量會變化,容器體積不變,密度也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密度不變,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
D、氨氣體積分數不變,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濃度不變,故D錯誤;
故選BC;
(2)壓縮容器體積,增大了壓強,平衡向著逆向移動,氨基甲酸銨固體的質量增加,故答案為:增加;
(3)溫度升高,平衡氣體總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所以△H>0,氨基甲酸銨分解反應是固體變成氣體,混亂程度變大,△S>0,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考查,學生只要掌握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就可以迅速解題了,本題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 |
B. | 35℃時,c(H+)>c(OH-) | |
C. | 溶液pH:pH(35℃)>pH(25℃) | |
D. | 35℃時已電離的水的濃度約為1.45×10-7 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裝置 | 現象 |
1.A試管中黑色沉淀逐漸溶解 2.A試管內上方出現紅棕色氣體 3.B試管中出現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的質量分數降低 | B. | 平衡向右移動 | C. | B的轉化率升高 | D. | x+y<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第四周期IVA族 | B. | 第五周期IVA族 | C. | 第四周期VA族 | D. | 第五周期VA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L Na2CO3溶液中的Na+數目為2NA | |
B. | 1 mol 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電子 | |
C. | 標準狀況下,11.2LSO3所含分子數為0.5NA | |
D. | 各5.6 g鐵分別與足量的鹽酸、氯氣反應,電子轉移總數均為0.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水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 |
B. | 干水中的水分子停止運動 | |
C. | 干水是一種混合物 | |
D. | 干水吸收CO2的過程只發(fā)生物理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