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如圖所示裝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銅片上有氣泡產(chǎn)生
B、銅片質(zhì)量逐漸減少
C、電流從鋅片經(jīng)導線流向銅片
D、氫離子在銅片表面被氧化
考點: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專題:電化學專題
分析:該裝置中,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負極上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氫離子在正極上得電子生成氫氣發(fā)生還原反應,電子從負極沿導線流向正極.
解答: 解:A.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正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所以氣泡在銅片上產(chǎn)生,故A正確;
B.銅片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而不是銅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銅片質(zhì)量不變,故B錯誤;
C.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電流從銅經(jīng)導線到鋅,故C錯誤;
D.氫離子在銅表面被還原,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電池原理,明確正負極的判斷方法、電子的流向、正負極發(fā)生的反應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實驗室中,對下列事故或藥品的處理正確的是( 。
A、有大量的氯氣泄漏時,用肥皂水浸濕軟布蒙面,并迅速離開現(xiàn)場
B、金屬鈉著火燃燒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C、酒精燈打翻著火,用水滅火
D、少量濃硫酸沾在皮膚上,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能通過化學反應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 。
A、苯B、乙烯C、甲烷D、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700℃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表中t2>t1):
反應時間/minn(CO)/moln(H2O)/mol
01.200.60
t10.80
t20.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在t1 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v(H2)=
0.4
t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轉(zhuǎn)化率不變,H2O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達到平衡時n(CO2)=0.40 mol
D、溫度升高至800℃,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0.64,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下,將Cl2通入NaOH溶液,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經(jīng)測定ClO-、ClO3-的濃度之比為5:3,則Cl2與NaOH溶液反應時被還原的氯元素與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A、21:5B、11:3
C、5:2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的溶液能導電,但不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
A、Ba(OH)2
B、蔗糖
C、Cl2
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描述,其因果關(guān)系成立的是(  )
A、因為NH3的水溶液可以導電,所以NH3是電解質(zhì)
B、因為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
C、因為某堿性溶液的焰色呈黃色,所以其溶質(zhì)為NaOH
D、因為電解質(zhì)溶于水后電離為離子,所以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zhì)是離子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B、C、D均是氣體,反應A+B?C+D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A的正反應速率與C的逆反應速率相同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B、當A、B、C、D的濃度相同時,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
C、反應物的總鍵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D、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在100 mL 1 mol?L-1的 Fe(NO3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SO2:2Fe3++SO2+2H2O═2Fe2++SO42-+4H+
B、在100 mL 2 mol?L-1的FeI2的溶液中通入標況下5.6 L的Cl2:4Fe2++6I-+5Cl2═4Fe3++3I2+10Cl-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D、向明礬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鋇溶液: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