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溶度積常數(Ksp)是表示判斷物質性質的重要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溫度明顯升高,Ksp減少
B、向CaCl2 溶液中通入CO2氣體不能產生沉淀,是因為c(Ca2+ )?c(CO32-)>Ksp(CaCO3
C、向BaCl2 溶液中加入等量的同濃度的 Na2CO3 和Na2SO4 溶液先產生BaSO4沉淀,則Ksp(BaSO4)>Ksp(BaCO3
D、Ksp小的物質的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物質小
考點: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轉化的本質
專題:電離平衡與溶液的pH專題
分析:A.溫度升高,抑制氫氧化鈣的溶解;
B.當c(Ca2+ )?c(CO32-)>Ksp(CaCO3)時,應生成CaCO3沉淀;
C.先產生BaSO4沉淀,則Ksp(BaSO4)<Ksp(BaCO3);
D.溶解能力與溶劑有關.
解答: 解:A.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抑制氫氧化鈣的溶解,Ksp減少,故A正確;
B.當c(Ca2+ )?c(CO32-)>Ksp(CaCO3)時,應生成CaCO3沉淀,向CaCl2 溶液中通入CO2氣體不能產生沉淀,主要是c(CO32-)太小,故B錯誤;
C.先產生BaSO4沉淀,則Ksp(BaSO4)<Ksp(BaCO3),故C錯誤;
D.溶解能力與溶劑有關,如氫氧化鎂Ksp較小,難溶于氨水,易溶于氯化銨溶液,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把握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移動的影響因素,把握溶度積的意義,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下列分類合理的是(  )
A、根據酸分子中含氫原子個數將酸分為一元酸、二元酸等
B、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C、根據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多少將元素分為金屬和非金屬
D、根據電解質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否完全電離將電解質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X、Y、Z原子序數之和為36,Y、Z在同一周期,X與Z在同一主族,X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
(1)寫出下列元素符號:X
 
,Y
 
,Z
 

(2)X與Y兩元素可形成化合物屬
 
(“離子”或“共價”)化合物.
(3)寫出X與Z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定質量和鈉投入24.6g水中,形成t°C的NaOH飽和溶液31.2g,t°C時,NaOH的溶解度為(  )
A、48gB、62.5g
C、23gD、3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方程式,并命名有機產物.
(1)乙醇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2)乙二醇與乙酸按物質的量1:1發(fā)生酯化反應:
 

(3)乙二醇與乙酸按物質的量1:2發(fā)生酯化反應:
 

(4)乙二酸與乙醇按物質的量1:1發(fā)生酯化反應:
 

(5)乙二酸與乙醇按物質的量1:2發(fā)生酯化反應:
 

(6)乙二酸與乙二醇按物質的量1:1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環(huán)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三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已略去)
(1)若A單質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B是光導材料的主要成分,C的焰色反應呈黃色,水溶液呈堿性,是木材防火劑. 
①自然界沒有單質A存在,工業(yè)上用B制備單質A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A可與Y的熱溶液反應放出最輕的氣體和C,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A、B、C均為離子化合物,A常用作食品干燥劑;X是一種固體單質且化合物種類繁多,B在常溫下與Y快速反應得到白色糊狀物C和一種氣體,并放出大量熱.
①B中陽離子與陰離子的個數比是
 

  ②工業(yè)中用A與X在電爐中反應制備B并放出一種有毒氣體,已知1 mol A與X.反應吸收465.7 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3)若A是常見的金屬單質,Y是黃綠色氣體單質.
  ①若A與過量的X溶液反應生成B的同時還有某種氣體產生,為了減緩反應速率而不影響該氣體的總量,可向X溶液中加入適量的
 
(選填字母).
  a.CH3COONa(固)   b.CuSO4(固)   c.KNO3溶液   d.NaCl溶液   e.蒸餾水
  ②將A與銅的混合金屬投入到稀HNO3溶液中,金屬全部溶解,氣體產物僅有NO,其體積為V1L.繼續(xù)向該溶液中滴加該HNO3溶液,又產生V2L的NO(氣體體積已折算成標準狀況).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第二次產生NO的過程
 
.   整個過程中所需HNO3的物質的量不低于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別取下列溶液各2毫升,用水稀釋到20毫升,溶液的pH 由3.0變成4.0,則該溶液是(  )
(a)一元強酸(b)二元弱酸(c)一元弱酸(d)二元強酸.
A、(a)B、(b)
C、(a)(c)D、(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用語或模型正確的是(  )
A、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
B、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羥基的電子式:
D、葡萄糖的最簡式:C6H12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為研究低價態(tài)氮元素物質的還原性,以NH3為例設計了如圖實驗(夾持設備略去)

Ⅰ.檢驗氣密性后關閉彈簧夾I打開彈簧夾Ⅱ,點燃酒精燈,銅絲紅熱后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A中氣體進入B中時不斷通入空氣,反應一段時間后熄滅酒精燈.
Ⅱ.當D中有明顯現象時關閉彈簧夾Ⅱ;打開彈簧夾Ⅰ
(1)能證明有氨氣產生的現象是
 
;氨分子電子式為
 

(2)C中銅絲在熄滅酒燈后仍保持紅熱說明其中反應為
 
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NH3在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D中產生紅棕色氣體和白煙,產生白煙的化學方程式為
 

(4)F中也產生大量白煙,寫出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n(NH3):n(Cl2)=
 

(5)用化學方程式及相應理論說明A中能產生大量NH3氣體的原因
 
,比較某時刻A中分液漏斗溶液平衡常數K1和三頸瓶中溶液的平衡常數K2大小關系,K1
 
K2(填“<”“=”“>”).
(6)裝置中A稍有不足,應該怎樣改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