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設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
(1)4.9g硫酸中含有0.1mol H原子,0.2NA 個O原子和0.05NA 個S原子,與3.6克H2O中所含O原子數(shù)相等,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
(2)同溫同壓下,體積相等的CO和CO2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1,物質的量之比為1:1,原子數(shù)之比為2:3,質量之比為7:11,
(3)某金屬氯化物MCl227g,含有0.40molCl-,則該氯化物的物質的量為0.2mol,摩爾質量為135 g/mol,金屬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

分析 (1)4.9g硫酸的物質的量是0.05mol,每個硫酸分子中含有2個H原子、4個O原子,根據(jù)N=nNA計算含有O原子數(shù);每個水分子中含有1個O原子,則硫酸和水中O原子個數(shù)相等時硫酸和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根據(jù)m=nM計算水的質量;根據(jù)c=$\frac{n}{V}$計算;
(2)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CO2和CO的物質的量相同,根據(jù)分子的組成和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粒子個數(shù)以及質量、密度等關系;
(3)根據(jù)化學式知,含有0.40molCl-的該化合物物質的量=$\frac{0.4mol}{2}$=0.20mol,M=$\frac{m}{n}$,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等于各元素相等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shù)之積的和,據(jù)此計算M的相對原子質量.

解答 解:(1)4.9g硫酸的物質的量是0.05mol,每個硫酸分子中含有2個H原子、4個O原子,則0.05mol硫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05mol×2=0.1mol;含有O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05mol×4=0.2mol,根據(jù)N=nNA知,含有O原子個數(shù)為0.2NA;S原子個數(shù)為0.05NA;
每個水分子中含有1個O原子,則硫酸和水中O原子個數(shù)相等時硫酸和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水的質量m=nM=0.05mol×4×18g/mol=3.6g;
c=$\frac{n}{V}$=$\frac{0.05mol}{0.5L}$=0.1mol/L;
故答案為:0.1;0.2NA;0.05NA;3.6;0.1mol/L;
(2)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CO2和CO的物質的量相同,物質的量之比為1:1,
設CO2和CO的物質的量都為1mol,
則根據(jù)N=n•NA可知:氣體的分子數(shù)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為1:1;
1個CO中含有2個原子,1個CO2中含有3個原子,則原子數(shù)之比為1×2:1×3=2:3,
1molCO的質量為1mol×28g/mol=28g,1molCO2的質量為1mol×44g/mol=44g,質量之比為28:44=7:11,
因CO2和CO的體積相同,則密度之比等于質量之比,為11:7,
故答案為:1:1;1:1;2:3;7:11;
(3)根據(jù)化學式知,含有0.40molCl-的該化合物物質的量=$\frac{0.4mol}{2}$=0.20mol,該化合物的摩爾質量M=$\frac{m}{n}$=$\frac{27g}{0.2mol}$=135g/mol,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摩爾質量,所以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35,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135-35.5×2=64,
故答案為:0.2mol;135 g/mol;64.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明確物質的量公式中各個物理量之間關系是解本題關鍵,注意氣體摩爾體積適用范圍及適用條件,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化學計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通過實驗探究NO2的性質.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NO2能否被被NH3還原(K1、K2為止水夾,夾持固定裝置略去).

(1)制取氨氣時若只用一種試劑,從下列固體物質中選取a.
a.NH4HCO3   b.NH4CL   c.NH4NC3d.NH4I
(2)實驗過程中氣密性良好,但一段時間后未能觀察到C裝置中混合氣體顏色變淺的預期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從反應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認為可能是:
①NH3還原性較弱,不能將NO2還原;②在此條件下,NO2的轉化率極低;③在此條件下,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極慢.
(3)此實驗裝置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缺少尾氣裝置.
(4)為了驗證NO2能被Na2O2氧化,該小組同學選用B、D、E裝置,將B中的藥品更換為Na2O2,另選F裝置(如圖所示),重新組裝,進行實驗.

①裝置的合理連接順序是EDBDF或EDBF或FDBDE或FBDE.
②實驗過程中,B裝置中淡黃色粉末逐漸變成白色.經(jīng)檢驗,該白色物質為純凈物,且無其他物質生成.推測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O2+Na2O2═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密閉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3molO2,一定條件下建立如下平衡:2SO2(g)+O2(g)?2SO3(g)△H=-QKJ/mol,測得SO2的轉化率為90%,則在此條件下反應放出的熱量為(KJ)( 。
A.2QB.QC.1.8QD.0.9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工業(yè)上,向500-600℃的鐵屑中通入氯氣生產(chǎn)無水氯化鐵;向熾熱鐵屑中通入氯化氫生產(chǎn)無水氯化亞鐵.現(xiàn)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模擬上述過程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若制取無水氯化鐵的實驗中,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D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2)若制取無水氯化亞鐵的實驗中,裝置A用來制取HCl.
(3)若操作不當,制得的FeCl2 會含有少量FeCl3,檢驗FeCl3常用的試劑是KSCN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是一個化學過程的示意圖.

(1)請回答圖中甲池是原電池裝置,其中OH-移向正極(填“正”或“負”)
(2)寫出通入CH3OH的電極反應式是CH3OH-6e-+8OH-=CO32-+6H2O
(3)向乙池兩電極附近滴加適量紫色石蕊試液,附近變紅的電極為A極(填“A”或“B”),并寫出此電極反應的電極反應式4H2O-4e-=O2↑4H+
(4)乙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Ag++2H2O$\frac{\underline{\;電解\;}}{\;}$4Ag+O2↑+4H+
(5)當乙池中B(Ag)極的質量增加2.70g時,乙池的pH是1(若此時乙池中溶液的體積為250mL);此時丙池某電極析出0.80g某金屬,則丙中的某鹽溶液可能是BD(填序號)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亞硝酸鈉是重要的防腐劑.某化學興趣小組以碳和濃硝酸為起始原料,設計如下裝置利     用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查閱資料:①HNO2為弱酸,室溫下存在反應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將MnO4-還原為Mn2+
③NO不與堿反應,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為硝酸

實驗操作:①關閉彈簧夾,打開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濃硝酸,加熱;
②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③從C中取少量固體,檢驗是否是亞硝酸鈉.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為分液漏斗;D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NO,防止污染空氣.
(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C中反應生成NaNO2的化學方程式是2NO+Na2O2=2NaNO2
(3)檢驗C中產(chǎn)物有亞硝酸鈉的正確操作是b.
a.取少量生成物溶于水充分振蕩,滴加酚酞試液,若溶液變紅,則含有NaNO2
b.取少量生成物溶于稀硫酸,若產(chǎn)生無色氣體并在液體上方變?yōu)榧t棕色,則含有NaNO2
(4)經(jīng)檢驗C產(chǎn)物中亞硝酸鈉含量較少.
①.甲同學認為C中產(chǎn)物不僅有亞硝酸鈉,還可能有其它固體物質.為排除干擾,甲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E中盛放的試劑應是堿石灰(寫名稱).
②.乙同學認為除上述干擾因素外,還會有空氣參與反應導致產(chǎn)品不純,所以在實驗操作①前應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
(5)NaNO2有毒,國家規(guī)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過30mg/kg.從1000g隔夜熟肉中提取NaNO3與NaNO2后,配成溶液,再用0.00500mol/L的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滴定,消耗高錳酸鉀溶液16.00mL,由此計算隔夜熟肉中NaNO2的含量是13.8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溶液、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qū)別是( 。
A.是否為大量分子和離子的集合體B.能否通過濾紙或半透膜
C.分散質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穩(wěn)定、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為探究淀粉的水解,某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

  已知:(C6H10O5)n+nH2O$→_{△}^{稀H_{2}SO_{4}}$nC6H12O6
(1)稀H2SO4的作用是催化劑.
(2)為證明水解后的溶液中是否有淀粉剩余,加入的試劑X是碘溶液.
(3)如果現(xiàn)象B是出現(xiàn)光亮的銀鏡,說明淀粉已水解(填“已水解”或“未水解”).
(4)若用新制Cu(OH)2懸濁液代替銀氨溶液并加熱,看到生成磚紅色沉淀(填實驗現(xiàn)象),則證明淀粉已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現(xiàn)將足量的CO2氣體不斷通人到含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與通入CO2的量的關系可表示為(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