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應物投入量 | 1mol CO、 2mol H2 | 1mol CH3OH | 2mol CO、 4mol H2 |
CH3OH的濃度/mol•L-1 | c1 | c2 | c3 |
反應的能量變化 | 放出Q1kJ | 吸收Q2kJ | 放出Q3kJ |
反應物轉化率 | α1 | α2 | α3 |
分析 (1)對于可逆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frac{n[Ni(CO)_{4}]}{{n}^{4}(CO)}$=K(平衡常數(shù)),因此溫度不變,比值不變,反應達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達到平衡時,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右移,CO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Ni與CO反應,隨反應的進行,氣體質量增大,直到反應達到平衡,質量才不發(fā)生變化,根據(jù)公式ρ=m/V,容器容積V不變,密度ρ不變時,說明質量m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
(2)根據(jù)上述反應,在50~80℃,Ni與CO化合生成Ni(CO)4,在180~200℃分解生成Ni和CO,因此T1<T2,反應中CO可循環(huán)利用;
(3)根據(jù)反應特點可以確定,甲和乙可建立相同平衡狀態(tài),因此平衡時:c1=c2,Q1+Q2=90.8,α1+α2=100%.比較甲和丙,開始時丙中CO和H2濃度均為甲的2倍,相對于甲,丙相當于加壓.假設甲和丙建立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則丙中放熱是甲中的2倍,但加壓平衡右移,因此Q3>2Q1,α3>α1,因此α2+α3>100%;
(4)反應中含有CO,CO會還原Cu2O,加入少量CO2,可使CO還原Cu2O反應逆向移動,保持Cu2O的量不變,反應為Cu2O+CO?2Cu+CO2;
(5)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反應為CH3OH+O2═CO+2H2O.根據(jù)蓋斯定律計算;
(6)用CO還原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均可表示為$[\frac{c(C{O}_{2})}{c(CO)}]^{n}$,n>0,因此lg$\frac{c(C{O}_{2})}{c(CO)}$越小,則平衡常數(shù)越大.對于CO還原Cr2O3和SnO2,溫度升高lg$\frac{c(C{O}_{2})}{c(CO)}$減小,則平衡常數(shù)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因此這兩個反應為吸熱反應,對于CO還原PbO2和Cu2O的反應為放熱反應.
解答 解:(1)對于可逆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加快,A錯誤.$\frac{n[Ni(CO)_{4}]}{{n}^{4}(CO)}$=K(平衡常數(shù)),因此溫度不變,比值不變,B錯誤.反應達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達到平衡時,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右移,CO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C正確.Ni與CO反應,隨反應的進行,氣體質量增大,直到反應達到平衡,質量才不發(fā)生變化,根據(jù)公式ρ=m/V,容器容積V不變,密度ρ不變時,說明質量m不再變化,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D正確;
故選CD;
(2)根據(jù)上述反應,在50~80℃,Ni與CO化合生成Ni(CO)4,在180~200℃分解生成Ni和CO,因此T1<T2,反應中CO可循環(huán)利用;
故答案為:<;CO;
(3)根據(jù)反應特點可以確定,甲和乙可建立相同平衡狀態(tài),因此平衡時:c1=c2,a正確;Q1+Q2=90.8,c正確;α1+α2=100%.比較甲和丙,開始時丙中CO和H2濃度均為甲的2倍,相對于甲,丙相當于加壓.假設甲和丙建立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則丙中放熱是甲中的2倍,但加壓平衡右移,因此Q3>2Q1,b錯誤;α3>α1,因此α2+α3>100%,d錯誤;
故答案為:ac;
(4)反應中含有CO,CO會還原Cu2O,加入少量CO2,可使CO還原Cu2O反應逆向移動,保持Cu2O的量不變,反應為Cu2O+CO?2Cu+CO2;
故答案為:Cu2O+CO?2Cu+CO2;
(5)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反應為CH3OH+O2═CO+2H2O.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CH3OH(l)+O2(g)═CO(g)+2H2O(g)的△H=-725.8 kJ•mol-1-
(-283 kJ•mol-1)-2×(-44.0 kJ•mol-1)=-354.8 kJ•mol-1;
故答案為:CH3OH(l)+O2(g)═CO(g)+2H2O(g)△H=-354.8 kJ•mol-1;
(6)用CO還原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均可表示為$[\frac{c(C{O}_{2})}{c(CO)}]^{n}$,n>0,因此lg$\frac{c(C{O}_{2})}{c(CO)}$越小,則平衡常數(shù)越大.對于CO還原Cr2O3和SnO2,溫度升高lg$\frac{c(C{O}_{2})}{c(CO)}$減小,則平衡常數(shù)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因此這兩個反應為吸熱反應,對于CO還原PbO2和Cu2O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一氧化碳還原Cr2O3的反應為3CO(g)+Cr2O3(s)?2Cr(s)+3CO2(g),在700℃用一氧化碳還原Cr2O3時,lg$\frac{c(C{O}_{2})}{c(CO)}$=4,$\frac{c(C{O}_{2})}{c(CO)}$=10-4,K=(10-4)3=10-12;
故答案為:Cr2O3、SnO2;10-12.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化學平衡影響因素的分析判斷,反應速率的計算應用,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平衡移動原理的應用是解題關鍵,依據(jù)反應特征設計制備過程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 | 往蔗糖與稀硫酸共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銀氨溶液,再水浴加熱,能看到銀鏡生成 | |
C. | 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式均為(C6H10O5)n,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 |
D. | 向雞蛋清溶液中加硫酸銨飽和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氫氧化物 | Fe(OH)2 | TiO(OH)2 | Mg(OH)2 |
Ksp | 8.0×10-16 | 1.0×10-29 | 1.8×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① | ② | ③ | ④ | |
pH | 10 | 10 | 4 | 4 |
溶液 | 氨水 | NaOH溶液 | 醋酸 | 鹽酸 |
A. | 若①②③④四種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液pH=7,則混合液中c(NH4+)=c(CH3COO-) | |
B. | ①④兩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液中c(H+)>c(OH-) | |
C. | ①③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等 | |
D. | V1L②和V2L④溶液混合后溶液pH=9,則V1=$\frac{11}{9}$V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對應溶液中:Ca2+、Mg2+、Br-、NO3- | |
B. | b點對應溶液中:Al3+、Fe3+、MnO4-、NO3- | |
C. | c點對應溶液中:Na+、Ca2+、NO3-、Cl- | |
D. | d點對應溶液中:F-、NO3-、Fe2+、A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甲中試劑 | 乙中試劑 | 氣體成份及實驗目的 | |
A | NaHSO3溶液 | 硅酸鈉溶液 | HCl:證明非金屬Cl>S>Si | |
B | FeI2淀粉溶液 | FeI2、KSCN溶液 | Cl2:驗證氧化性Cl2>Fe3+>I2 | |
C | 溴水 | AgNO3溶液 | 乙烯:驗證溴水與乙烯發(fā)生的是加成反應 | |
D | Ba(OH)2溶液 | 品紅溶液 | 驗證混合氣體中含有SO2和C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