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1.2LO2和03組成的混合氣體含有原子數(shù)為NA
B.常溫常壓下,1.7gNH3含有的電子數(shù)目為NA
C..0.1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Na+的個數(shù)為0.2NA
D.標準狀況下,22.4LNO2與足量的H2O充分反應后轉移電子數(shù)為NA

分析 A、溫度壓強不知不能計算氣體物質的量;
B、依據(jù)n=$\frac{m}{M}$計算氨氣物質的量,結合氨氣分子式計算所含電子數(shù),氨氣是10電子分子;
C、溶液體積不知不能計算微粒數(shù);
D、依據(jù)n=$\frac{V}{22.4}$計算標準狀況氣體物質的量,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每反應3molNO2電子轉移2e-

解答 解:A、溫度壓強不知,11.2LO2和03組成的混合氣體不是0.5mol,不能計算氣體物質的量,故A錯誤;
B、依據(jù)n=$\frac{m}{M}$計算氨氣物質的量=$\frac{1.7g}{17g/mol}$=0.1mol,結合氨氣分子式計算所含電子數(shù),氨氣是10電子分子,所以0.1molNH3中含電子數(shù)=0.1mol×10×NA=NA,故B正確;
C、溶液體積不知不能計算微粒數(shù),故C錯誤;
D、依據(jù)n=$\frac{V}{22.4}$計算標準狀況氣體二氧化氮物質的量=$\frac{22.4L}{22.4L/mol}$=1mol,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每反應3molNO2電子轉移2e-,1molNO2反應電子轉移$\frac{2}{3}$NA,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分析應用,主要是氣體摩爾體積條件的應用物質的量計算微粒數(shù)的方法,注意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的計算,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侯氏制堿、肥皂的制取工藝過程中均應用了物質溶解度的差異
B.可用蘸濃氨水的棉棒檢驗輸送氯氣的管道是否漏氣
C.石油分餾、煤的氣化、海水曬鹽、堿去油污、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過程都是物理變化
D.利用鈉的性質制造的高壓鈉燈,可發(fā)出射程遠、透霧能力強的黃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硫酸四氨合銅晶體Cu[(NH34]SO4•H2O可用作殺蟲劑、印染助劑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如下實驗制備了該晶體并測定了晶體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
(1)步驟1:向硫酸銅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過量.滴加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先有藍色沉淀生成,繼續(xù)滴加氨水,沉淀逐漸消失,溶液變?yōu)樯钏{色.
(2)步驟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緩慢加入乙醇至大量晶體析出.加入乙醇能析出晶體的原因是硫酸四氨合銅晶體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從溶液中得到晶體的三步實驗操作的順序是BAC(填字母編號).
A.洗滌      B.過濾      C.干燥
(3)步驟3:配制溶液.準確稱取步驟2所得晶體2.0g溶于適量稀硫酸中,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在配制溶液的過程中,除100mL容量瓶、量筒、玻璃棒外,還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膠頭滴管(填儀器名稱).
(4)步驟4:用碘量法測定晶體中Cu的含量.反應原理如下:
2Cu2++4I-=2CuI↓+I2        I2+2S2O32-=2I-+S4O62-
取步驟3配制的溶液25.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水稀釋,再加入過量KI溶液.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用amol/L的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bmLNa2S2O3標準溶液.測得晶體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12.8ab%或0.128ab.
(5)查閱資料得知:CuI對I2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滴定時被吸附的I2不能完全釋放出來與Na2S2O3反應,會造成測定結果偏低.下列情況中還能造成測定結果偏低的是AC.
A.滴定前滴定管下端尖嘴無氣泡,達到終點時有氣泡
B.配制溶液時,加入的稀硫酸過量,使少量I-被O2氧化成I2
C.配制溶液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
D.滴定管水洗后直接加入Na2S2O3標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元素的原子間反應容易形成共價鍵的是( 。
原子abcdefg
L層電子數(shù)   456 
M層電子數(shù)123   7
A.a和gB.b和fC.d和fD.c和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用下列實驗裝置和方法進行相應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用圖1裝置和方法測定一定時間內生成H2的反應速率
B.用圖2裝置和方法進行C02噴泉實驗
C.用圖3裝裝置和方法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
D.用圖4裝置和方法比較Na2C03與NaHC03熱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分子式為C9H12O,苯環(huán)上有兩個取代基且含羥基的化合物,其可能的結構有1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苯與乙烯相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可以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
B.都容易發(fā)生加成反應
C.乙烯易發(fā)生加成反應,苯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D.乙烯易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苯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實驗室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可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用托盤天平稱取5.2g無水BaCl2晶體.第二階段:溶解配制0.1mol•L-1的BaCl2溶液.
第一階段操作有如下幾步:
A.將游碼撥到0.2g處;
B.將游碼撥至“0”處;
C.在天平兩邊的托盤上各放一張干凈的等質量的濾紙,調節(jié)天平兩邊的螺母使天平平衡;
D.取走藥品,將砝碼放回砝碼盒內;
E.往左盤內逐步添加晶體至天平平衡;
F.在右盤上放置5g砝碼.
(1)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序號):B→C→F→A→E→D→B
(2)在E操作中,只缺少量晶體時,其操作方法是輕拍手腕,使少量晶體落入燒杯中.
(3)第二階段操作,應先將5.2g BaCl2加適量蒸餾水溶解,溶解過程中使用的主要儀器有燒杯、玻璃棒,然后將溶液轉入250mL容量瓶中,再經(jīng)洗滌、定容、搖勻后即可得到0.1 mol•L-1 BaCl2溶液.
(4)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濃度偏低的有AC.
A.將砝碼放在左盤上,BaCl2放在右盤上進行稱量
B.選用的容量瓶內有少量蒸餾水
C.定容搖勻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線
D.整個配制過程中,容量瓶不振蕩
(5)100mL容量瓶中盛有100mL 0.1010mol•L-1的BaCl2溶液,現(xiàn)欲將其稀釋成濃度為0.100mol•L-1的BaCl2溶液,所選用的儀器有:10mL量筒、1mL移液管(可準確移取0.1mL~1.00mL溶液)、酸式滴定管、膠頭滴管.其簡單的操作步驟是用1mL移液管移出0.99mL的0.1010mol•L-1的BaCl2溶液,然后用膠頭滴管向剩下的99.01mL 0.1010mol•L-1的BaCl2溶液中加水至刻度線,即可配制得0.100mol•L-1的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物質與酸的反應中,只表現(xiàn)出酸性作用的是( 。
A.Cu+2H2SO4(濃)═CuSO4+SO2↑+2H2OB.C+4HNO3(濃)═CO2↑+4NO2↑+2H2O
C.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D.CuO+2HNO3(。┄TCu(N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