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5mol·L-1鹽酸10mL稀釋到200mL,再取出5mL,這5m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A. 0.05mol·L-1B. 0.25mol·L-1C. 0.1mol·L-1D. 0.5mol·L-1

【答案】B

【解析】

設稀釋到200mL的鹽酸的濃度為c,根據(jù)稀釋定律可知,稀釋前后HCl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得如下關系式5molL-1×10mL=200mL×c,解得c=0.25mol/L,因溶液是均勻的,從稀釋后的鹽酸中取出5mL,這5m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與稀釋后鹽酸的濃度相同,也為0.25mol/L,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屬于腐蝕品的是(

A. 濃硫酸 B. 氯化鈉 C. 碳酸氫鈉 D. 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一包鋁熱劑是鋁粉和氧化鐵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溫下使之充分反應,將反應后的固體分為兩等份,進行如下實驗(計算濃度時假定溶液體積沒有變化):

①向其中一份固體中加入100mL 2.0mol/L的NaOH溶液,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后過濾,測得濾液的c(OH-)=1mol/L;

②向另一份固體中加入140mL 4.0 mol/L的HCl溶液,使固體全部溶解,測得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種陽離子且c(H+=1mol/L。

(1)寫出該鋁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實驗①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包鋁熱劑中鋁粉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包鋁熱劑中氧化鐵粉末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只用一種試劑,可區(qū)別NaCl、CuSO4、NH4Cl、MgSO4四種溶液,這種試劑是(

A. HCl B. BaCl2 C. NaOH D. 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操作:①過濾 ②溶解 ③蒸餾 ④取用藥品 ⑤萃取 ⑥蒸發(fā),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①②⑥B. ②③⑥C. ③④⑥D. 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氯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是無色氣體B.可用于自來水消毒

C.能使干燥的紅色布條褪色D.H2Cl2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不能與鹽酸反應的是

A.AlB.Al2O3C.AlOH3D.Al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氮是動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含氮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自然界中存在如下圖所示的氮元素的循環(huán)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過程①“雷電作用”中發(fā)生的反應是:N2 + O2 === 2NO

B. 過程③ “固氮作用”中,氮氣被還原

C. ⑤中涉及的反應可能有: 2 NO2 + O2 === 2 NO3

D. ⑥中涉及的反應可能有: 2NO3- + 12H+ === N2+ 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鈣、鹽酸是中學化學實驗中的常用試劑.
(1)甲同學擬測定CaCO3固體與過量0.1molL﹣1 HCl的反應速率.
①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設計實驗方案:通過測量計算反應速率
(2)乙同學擬用如圖裝置探究固體表面積和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電子天平限選試劑與用品:0.1molL﹣1 HCl、顆粒狀CaCO3、粉末狀CaCO3、蒸餾水、量筒、秒表
(i)設計實驗方案:在反應物濃度或固體表面積不同的條件下,測定
(要求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能直接體現(xiàn)反應速率大。
(ⅱ) 根據(jù)(i)中設計的實驗測定方案,擬定實驗表格,完整體現(xiàn)實驗方案.列出所用試劑的用量、待測物理量;數(shù)據(jù)用字母a、b、c、d表示.
已知實驗1和2探究固體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1和3探究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寫出表中①﹣⑥所代表的必要數(shù)據(jù)或物理量

物理量
實驗序號

V(0.1molL﹣1 HCl)/mL

m(顆粒狀CaCO3)/g

m(粉末狀CaCO3)/g

V(蒸餾水)/mL

實驗1

a

b

0

c

d

實驗2

0

c

d

實驗3

c

0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