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mol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shù)與12g12C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相同,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叫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每個碳原子的質(zhì)量為$\frac{12}{{N}_{A}}$g.

分析 1mol碳原子的質(zhì)量為12g,而1mol碳中含NA個碳原子,據(jù)此分析.

解答 解:由于12C的摩爾質(zhì)量為12g/mol,故1mol碳原子的質(zhì)量為12g,而1mol碳中含NA個碳原子,即NA個碳原子的質(zhì)量之和為12g,故一個碳原子的質(zhì)量m=$\frac{12g}{{N}_{A}}$=$\frac{12}{{N}_{A}}$g,故答案為:$\frac{12}{{N}_{A}}$g.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應注意到1mol物質(zhì)中含NA個微粒,故1mol物質(zhì)的質(zhì)量即NA個微粒的質(zhì)量之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植物黃花蒿葉中含有抗瘧疾的物質(zhì)-青蒿素而榮獲2015年諾貝爾獎.科學家對青蒿素的結構進行進一步改良,合成藥效更佳的雙氫青蒿素、蒿甲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黃花蒿葉研究青蒿素結構的基本步驟為:分離、提純→元素分析確定實驗式→測定相對分子質(zhì)量確定分子式→波譜分析確定結構式
B.雙氫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青蒿素
C.①、②的反應類型分別為還原反應、取代反應
D.青蒿素轉(zhuǎn)化為雙氫青蒿素,手性碳個數(sh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某化學實驗興趣小組為探究實驗室制備Cl2 的過程中有水蒸氣和HCl揮發(fā)來,同時證明氯氣的某些性質(zhì),甲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支撐用的鐵架臺省略):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氣的是①②③④⑤.
①MnO2和濃鹽酸混合共熱    ②MnO2、NaCl和濃硫酸混合共熱
③次氯酸鈉和濃鹽酸混合  ④KClO3和濃鹽酸混合共熱  ⑤KMnO4和濃鹽酸混合
(2)若用含有0.2mol HCl 的濃鹽酸與足量MnO2反應制取Cl2,制得的Cl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總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濃鹽酸的濃度隨反應的不斷進行逐漸變稀,變稀后將不再反應.
(3)①裝置B的作用是證明有水蒸氣產(chǎn)生,現(xiàn)象是白色固體變藍色.
②裝置C和D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說明的問題是氯氣無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裝置E 的作用應該是吸收氯氣.
④寫出裝置F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g++Cl-=AgCl↓.
(4)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實驗有缺陷,不能確認最終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氣體只有一種,為了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性,證明最終通入AgNO3溶液的氣體只有一種,乙同學提出在某兩個裝置之間再加一個裝置.你認為該裝置應加在E與F之間(填裝置字母序號),裝置中應加入碘化鉀淀粉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生物質(zhì)能是一種潔凈、可再生能源.生物質(zhì)氣(主要成分為CO、CO2、H2等)與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質(zhì)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應的催化劑含有Cu、Zn、Al等元素.Zn的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30 種
(2)根據(jù)等電子原理,寫出CO分子的結構式C≡O.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與新制Cu(OH)2的堿性溶液反應生成Cu2O沉淀.
①甲醇的沸點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醇分子之間形成氫鍵;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sp2雜化. 
②甲醛分子的空間構型是平面三角形;1mol甲醛分子中σ鍵的數(shù)目為3NA
③在1個Cu2O晶胞中(結構如圖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數(shù)目為4.
(4)CaO與NaCl的晶胞同為面心立方結構,已知CaO晶體密度為a g•cm-3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則CaO晶胞體積為$\frac{224}{a{N}_{A}}$ 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常溫下體積相同的鹽酸和氯乙酸(CH2ClCOOH)兩種溶液中,c(Cl-)=c(CH2ClCOO-)=0.01mol•L-1,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兩種酸溶液中,pH(鹽酸)>(填“<”“=”或“>”)pH(氯乙酸).
(2)兩種溶液分別加入足量的Zn,產(chǎn)生氣體較多的是氯乙酸.
(3)兩種溶液加水稀釋相同倍數(shù)后,c(Cl-)=(填“<”“=”或“>”)c(CH2ClCOO-)理由是稀釋后,兩離子物質(zhì)的量不變,體積依然相等,所以c(Cl-)=c(CH2Cl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向盛有20mL 0.1mo1•L-1的稀硫酸的兩個燒杯中分別逐滴加入.(1)0.1mol•L-1的Ba(0H)2溶液20mL,(2)0.1mol•L-1的Bacl2溶液20mL.那么兩個燒杯中反應后的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濃度發(fā)生如何變化?導電能力發(fā)生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中和熱的測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準確性的關鍵是提高裝置的保溫效果;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熱測定實驗,溫度計需使用3次;
(4)把溫度為13℃,濃度為1.0mol/L的酸溶液和1.1mol/L的堿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為1g/mL,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4J/(g•°C)],輕輕攪動,測得酸堿混合液的溫度變化數(shù)據(jù)如表:
反應物起始溫度t1/°C終了溫度t2/°C中和熱
HCl+NaOH1319.8△H1
HCl+NH3•H2O1319.3△H2
①計算上述兩組實驗測出的中和熱:提示$△H=-\frac{{0.4184({t_2}-{t_1})}}{{n({H_2}O)}}kJ/mol$2△H1=-56.9kJ/mol;
△H2=-52.7kJ/mol.
②兩組實驗結果差異的原因是一水合氨為弱堿,在中和過程中一水合氨發(fā)生電離,要吸收熱量,因而總體放熱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寫出分子式為C5H10O的醛類化合物的所有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事實與電化學原理無關的是(  )
A.金屬鈉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
B.鐵制器件在潮濕空氣中生銹
C.鍍鋅鐵片比鍍錫鐵片更耐腐蝕
D.遠洋海輪的外殼連接鋅塊可保護輪般不受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