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鹽酸、硝酸、硫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都是含氧酸                B.其溶質都屬于強電解質

C.都容易揮發(fā)                D.都能與金屬鎂發(fā)生置換反應產(chǎn)生氫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閱讀以下內容,回答問題。

冶煉金屬一般有下列四種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氣(或H2或CO)法;③活潑金屬置換法;④電解法。四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在工業(yè)上均有應用。

(1)一種無色氣體A與紅熱的炭反應,得到另一種無色氣體B,B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又得到A,則A、B分別為________(填序號)。

A.O2、CO2                                   B.O2、CO

C.CO2、CO                              D.CO、CO2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對廢舊金屬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

B.提煉金屬要經(jīng)過礦石的富集、冶煉、精煉三步

C.活潑金屬的冶煉都是通過電解其鹽溶液制得

D.熱還原法中還原劑有焦炭、一氧化碳、氫氣或活潑金屬等

(3)鈦(Ti)有“未來鋼鐵”之稱,工業(yè)上常以TiCl4+2MgTi+2MgCl2獲得海綿狀鈦,該反應在下列哪種環(huán)境中進行________(填序號)。

A.稀有氣體中                               B.空氣中

C.氮氣中                                   D.CO2氣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所示,則該有機物可能是(  )

A.CH3CH2CH2CH3                             B.CH3CHO

C.                             D.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氣體中,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

A.N2              B.NO          C.NO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氣體在常溫下都不能共存,其中極易發(fā)生非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共存的是(  )

A.H2S和SO2         B.NO和O2          C.NH3和HCl          D.Cl2和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亞硝酸鈉(NaNO2)是工業(yè)鹽,常被誤食引起中毒,已知它能氫碘酸(HI)發(fā)生反應,生成NO和碘單質。

(1)上述反應中氧化劑是         ,發(fā)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的是           ;

(2)根據(jù)上述反應,可用試紙和生活中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以鑒別NaNO2和食鹽,可選用的物質的有:①自來水②淀粉碘化鉀試紙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酒精。進行實驗時,必須選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教材中,常借助于圖像,這一表現(xiàn)手段清晰地突出實驗裝置的要點、形象地闡述化學過程的原理。下列有關化學圖像表現(xiàn)的內容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1100 ℃,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FeO(s)+CO(g) Fe(s)+CO2(g) ΔHa kJ/mol(a>0),該溫度下K=0.263,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若生成1 mol Fe,則吸收的熱量小于a kJ

B.若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則化學平衡正向移動

C.若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變化,則可以判斷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

D.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若c(CO)=0.100 mol/L,則c(CO2)=0.0263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銅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體,銅粉仍不溶解

B.某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該氣體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

C.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變化均能通過一步實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