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和現(xiàn)象,所得實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 | 現(xiàn)象 | 實驗結(jié)論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適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種或幾種 |
B | 向裝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加入稀硫酸 | 在管口觀察到紅棕色氣體 | HNO3分解成了NO2 |
C | 左邊棉球變?yōu)槌壬,右邊棉球變(yōu)樗{(lán)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D | SO2和SO3混合氣體通入Ba(NO3)2溶液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得到的沉淀只有BaSO4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含有Ag+的溶液與BaCl2反應(yīng)也能生成白色沉淀;B、硝酸鹽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構(gòu)成的硝酸與還原性微粒反應(yīng),NO3-被還原為NO,NO遇空氣生成紅棕色的NO2;C、在同一硬質(zhì)玻璃管中,Cl2和Br2都能把I-氧化生成I2;D、SO3溶于水生成硫酸,電離出的H+與NO3-構(gòu)成的硝酸能把SO2氧化為SO42-。
A、加入的硝酸能把SO32-、HSO3-氧化為SO42-,再加入BaCl2都能生成白色沉淀BaSO4,所以溶液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種或幾種,但是若溶液中含有Ag+,也能與BaCl2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因此A不正確;
B、加入的硫酸與NO3-構(gòu)成硝酸,能氧化Fe2+,而NO3-被還原為NO,NO遇空氣生成紅棕色的NO2,故硝酸分解生成NO2的結(jié)論是不正確;
C、含有NaBr的棉球顯橙色,說明Cl2的氧化性強(qiáng)于Br2,因溴易揮發(fā),與Cl2一起與含有KI淀粉的棉球作用而呈藍(lán)色,無法確定是哪種物質(zhì)把I-氧化為I2,故結(jié)論不正確;
D、SO3溶于水生成硫酸,電離出的H+與NO3-構(gòu)成的硝酸把SO2氧化為SO42-,所以白色沉淀只有BaSO4,故D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本題答案為D。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和是2種核素,他們互稱同位素B.C60與C70互稱同素異形體
C.CH3CH2OH和CH3OCH3互為同系物D.硝基苯可看成是由苯基和-NO2兩種基團(tuán)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中學(xué)化學(xué)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的裝置,請根據(jù)裝置回答問題:
(1)從氯化鉀溶液中得到氯化鉀固體,選擇裝置________(填代表裝置圖的字母,下同);除去自來水中 的Cl-等雜質(zhì),選擇裝置________________。
(2)從碘水中分離出I2,選擇裝置________,該分離方法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
(3)裝置A中①的名稱是________,進(jìn)水的方向是從________(填“上”或“下”)口進(jìn)水。裝置B在分液時為使液體順利下滴,應(yīng)進(jìn)行的具體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下列裝置進(jìn)行相應(yīng)實驗,能達(dá)到實驗?zāi)康牡氖?/span>
圖1 圖2 圖3 圖4
A. 圖1所示裝置制取并收集氨氣
B. 圖2所示裝置用于制備并收集NO氣體
C. 圖3所示裝置用于除去碳酸氫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
D. 圖4所示裝置用于Na2CO3和稀H2SO4反應(yīng)制取少量的CO2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由常見元素組成的一些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圖。常溫常壓下,B、E、F、H、I均為氣體,F無色無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蝕;B、E、I均有刺激性氣味,E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lán),B、E在空氣中相遇會產(chǎn)生白煙,I為紅棕色。A是一種常見的氮肥,F也能由A直接分解可得到。C、G、K的焰色反應(yīng)呈黃色。(反應(yīng)中部分生成物己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物質(zhì)D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D的其水溶液中陽離子的檢驗方法為(文字表述):______。
(2)寫出反應(yīng)③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
(3)寫出反應(yīng)④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4)寫出物質(zhì)E的電子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化學(xué)原理對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渣等進(jìn)行有效檢測與合理處理。
某工廠對制革工業(yè)污泥中Cr元素的回收與再利用工藝如圖(硫酸浸取液中金屬離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Fe2+、Al3+、Ca2+、Mg2+):
常溫下部分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沉淀時溶液的pH見表:
陽離子 | Fe3+ | Fe2+ | Mg2+ | Al3+ | Cr3+ |
開始沉淀時的pH | 1.9 | 7.0 | - | - | - |
沉淀完全時的pH | 3.2 | 9.0 | 11.1 | 8 | 9(>9溶解) |
(1) 酸浸時,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至少寫兩條)。
(2)H2O2的作用是_____。
(3)調(diào)pH=8是為了除去___(填Fe3+、Fe2+、Al3+、Ca2+、Mg2+)。
(4)鈉離子交換樹脂的原理為Mn++nNaR→MRn+nNa+,被交換的雜質(zhì)離子是___(填Fe3+、Fe2+、Al3+、Ca2+、Mg2+)。
(5)已知以下氧化還原反應(yīng)方程式(未配平):Na2Cr2O7+SO2+H2O=Cr(OH)(H2O)5SO4+Na2SO4;以上反應(yīng)各物質(zhì)的配平系數(shù)依次為___。每生成1 mol Cr(OH)(H2O)5SO4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CuS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關(guān)制備途徑及性質(zhì)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相對于途徑②,途徑①更好地體現(xiàn)了綠色化學(xué)思想
B. 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C. 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氣體
D. 將CuSO4溶液蒸發(fā),利用余熱蒸干,可制得膽礬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溫度下,和的電離常數(shù)分別為和。將和體積均相同的兩種酸溶液分別稀釋,其隨加水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曲線Ⅰ代表溶液
B. 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點>c點
C. 從c點到d點,溶液中保持不變(其中、分別代表相應(yīng)的酸和酸根離子)
D. 相同體積a點的兩溶液分別與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一般以CO和H2為原料合成甲醇,該反應(yīng)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為:
CO(g)+ 2H2(g) CH3OH(g) △H
(1)已知CO(g)、H2(g)的標(biāo)準(zhǔn)燃燒熱分別為 △H=-283kJmol-1, △H=-286kJmol-1,且CH3OH(g)+3/2O2(g) CO2(g)+2H2O(l) △H=-761kJmol-1;則CO(g)+ 2H2(g) CH3OH(g)的△H= ___________。
(2)為了提高CO和H2制備甲醇生產(chǎn)效率和產(chǎn)量;工業(yè)生產(chǎn)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
(3)實驗室模擬用CO和H2反應(yīng)來制甲醇,在250 ℃下,將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 L的密閉容器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mol·L-1)變化如下表所示:
2 min | 4 min | 6 min | |
CO | 0.07 | 0.05 | 0.05 |
H2 | x | 0.10 | 0.10 |
CH3OH | 0.03 | 0.05 | 0.05 |
①250 ℃時,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
②在圖1中畫出反應(yīng)開始至第6 min時H2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曲線,并標(biāo)出合適的縱坐標(biāo)。_______
(4)利用電解甲醇水溶液制備氫氣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需要的電壓低,裝置如圖2,寫出 陽極電極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解的總反應(yīng)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