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氯氣,并進行氯氣的性質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盛有濃鹽酸,B中盛有MnO2,則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濃)$\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C中盛有飽和食鹽水,其作用是除去氯氣中的HCl,D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氣.
(3)F中是FeCl2溶液,F(xiàn)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Fe2+=2Cl-+2Fe3+;
(4)G中是AgNO溶液,現(xiàn)象是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渾濁
(5)H中盛有Na0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氯氣,防止污染.
(6)若用200mL10mol•L-1的濃鹽酸與足量的二氧化錳固體加熱反應(不考慮氯化氫揮發(fā)),則產(chǎn)生氯氣的物質的量為小于0.5mo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用8.7g二氧化錳與足量的濃鹽酸反應,則被氧化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0.2mol.

分析 (1)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加熱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
(2)濃鹽酸易揮發(fā),制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氯化氫易溶于水,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3)氯氣具有強的氧化性,能夠氧化二價鐵離子;
(4)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鹽酸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
(5)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次氯酸鈉和氯化鈉,可以用來進行尾氣處理;
(6)二氧化錳只能與濃鹽酸反應,與稀鹽酸不反應.

解答 解:(1)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加熱生成氯化錳、氯氣和水,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濃) $\frac{\underline{\;\;△\;\;}}{\;}$ Mn2++Cl2↑+2H2O;
故答案為:MnO2+4H++2Cl-(濃) $\frac{\underline{\;\;△\;\;}}{\;}$ Mn2++Cl2↑+2H2O;   
(2)氯化氫極易溶于水,氯氣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食鹽水溶液中的氯離子抑制氯氣的溶解,降低氯氣的溶解度;濃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氣反應,所以可用濃硫酸干燥氯氣,
故答案為:除去揮發(fā)出的HCl氣體;干燥氯氣;
(3)氯氣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鐵,離子方程式:Cl2+2Fe2+=2Cl-+2Fe3+,故答案為:Cl2+2Fe2+=2Cl-+2Fe3+
(4)氯水中含有氯離子,氯離子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的氯化銀沉淀,故答案為: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渾濁;
(5)氯氣有毒,污染環(huán)境,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氯氣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所以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氣;
故答案為:吸收氯氣,防止污染;
(6)濃鹽酸中含有HCl:0.2L×10mol/L═2mol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在二氧化錳過量的條件下,如果HCl完全反應,會生成氯氣0.5mol,但是隨著反應的進行,鹽酸的濃度逐漸減小,稀鹽酸與二氧化錳不再反應,所以生成的氯氣小于0.5mol;
8.7g二氧化錳的物質的量為0.1mol,濃鹽酸過量,反應生成的氯氣依據(jù)二氧化錳計算,
在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反應中,當有4molHCl參加反應時,有2molHCl被氧化,則
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被氧化的HCl
1mol                                   2mol
0.1mol                                0.2mol
被氧化的濃鹽酸物質的量為0.2mol;
故答案為:小于;0.2mol.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氯氣的制備和性質的檢驗,明確反應原理是解題關鍵,注意二氧化錳只能氧化濃鹽酸,與稀鹽酸不反應,足量二氧化錳與定量濃鹽酸反應,生成的氯氣小于理論數(shù)值,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用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通電一會兒,發(fā)現(xiàn)濕潤的淀粉-KI試紙的C端變藍色,則
(1)E為負極,A中Pt電極上得電極反應方程式為4OH--4e-═O2+2H2O
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Cl3+6H2O$\frac{\underline{\;電解\;}}{\;}$2Al(OH)3↓+3Cl2↑+3H2
(2)在B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鉑絲極有氣泡產(chǎn)生,Cu極周圍變藍色,溶液中有藍色沉淀生成.
(3)室溫下,若從電解開始到時間ts,A、B裝置中共收集到氣體0.168L(標準狀況下).若電解過程中無其他副反應發(fā)生,經(jīng)測定電解后A中溶液體積恰好為1000mL,則A溶液中pH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有A、B、C、D四種元素,它們均為短周期元素.已知A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且D與A同族;金屬B的原子核內質子數(shù)比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多8,其單質不能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Cu;C元素有三種同位素,Cl、C2、C3,C1的質量數(shù)分別為C2、C3的$\frac{1}{2}$和$\frac{1}{3}$.
(1)寫出A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2)C、D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
(3)寫出B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金屬的下列性質中,與金屬的晶體結構無關的是( 。
A.易導電B.易導熱C.有延展性D.易銹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短周期元素A、B,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分別為(n+1)sx、nsx+1npx+3,A與B可形成化合物C和D.D溶于水時有氣體B逸出,B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ANaBO2CNa2ODNa2O2
(2)比較電離能:
①I1(A)<I1(B)(填“>”或“<”,下同),
②I1(B)<I1(He).
(3)通常A元素的化合價是+1,對A元素呈現(xiàn)這種價態(tài)進行解釋:
①用原子結構的觀點進行解釋: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形成電子排布為1s22s22p6,原子軌道全充滿的+1價陽離子,該離子結構體系能量低,極難再失去電子.
②用電離能的觀點進行解釋:Na原子的第一電離能相對較小,第二電離能比第一電離能大很多倍.通常Na原子只能失去一個電子.
③寫出D跟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既可以用來鑒別乙烯和甲烷,又可以用來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純凈的甲烷的方法是( 。
A.通入酸性KMnO4溶液B.通入澄清石灰水
C.通入足量的溴水D.通入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下列各組物質中互為同位素的是②,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①,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⑥,屬于同一種物質的是④.(填序號)
①金剛石和石墨       ②D和T      ③16O218O2
  和              ⑤H2O和H2O2
⑥CH3-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現(xiàn)用鹽酸標準溶液來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滴定時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劑.
②取20.00mL標準溶液放入錐形瓶中.
③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終點.
④重復以上操作.
⑤配制250mL鹽酸標準溶液.
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濃度.
(1)以上各步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⑤②①③④⑥(填序號),上述②中使用的儀器除錐形瓶外,還需要酸式滴定管,使用酚酞作指示劑.
(2)滴定并記錄V(NaOH)的初、終讀數(shù).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滴定次數(shù)1234
V(標準溶液)/mL20.0020.0020.0020.00
V(NaOH)/mL(初讀數(shù))0.100.300.000.20
V(NaOH)/mL(終讀數(shù))20.0820.3020.8020.22
V(NaOH)/mL(消耗)19.9820.0020.8020.02
某同學在處理數(shù)據(jù)過程中計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
V(NaOH)=$\frac{19.98+20.00+20.80+20.02}{4}$mL=20.02mL
他的計算合理嗎?不合理.理由是第3組數(shù)據(jù)明顯偏大,不應采用.
通過儀器測得第4次滴定過程中溶液pH隨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則a< 20.0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校課外小組為測定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
方案Ⅰ.甲組同學用沉淀分析法,按如圖1所示的實驗流程進行實驗:

(1)實驗時,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漏斗外,還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為玻璃棒.
(2)檢驗沉淀B已洗凈操作是取少許最后一次濾出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先加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不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證明沉淀已經(jīng)洗凈,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證明沉淀沒有洗凈.
(3)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托盤天平至少使用4  次.
(4)若實驗中測得樣品質量為mg,沉淀質量為ng,則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frac{106n}{197m}×100%$.
方案Ⅱ.乙組同學的主要實驗(如圖2)

按如圖3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5)該實驗中裝置B盛放的物質是濃硫酸,分液漏斗中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實驗.
(6)在C中裝堿石灰來吸收凈化后的氣體.
①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越大,則實驗中吸收凈化后氣體的干燥管在充分吸收氣體前后的質量差越。ㄌ睢霸酱蟆、“越小”或“不變化”)
②D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以確保前一個干燥管中質量增加量的準確 性.
(7)有的同學認為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反應前后都要通入N2(如圖4),反應后通入N2的目的是將B、C裝置中的殘留二氧化碳全部驅入D裝置的堿石灰中減小實驗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