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時,將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中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僅改變某一反應條件時,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至a點時v(H2)=1 mol·L-1·min-1

    B.若曲線Ⅰ對應的條件改變是升溫,

則該反應H>0

    C.曲線Ⅱ對應的條件改變是降低壓強

    D.T ℃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0.125


【知識點】化學平衡移動、影響因素、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

【答案解析】A  

解析:A、a點時t=1min,n(H2)=6mol,則△n(H2)=8-6=2mol, △C(H2)=1mol/L,v(H2)= △C(H2)/t=1 mol·L-1·min-1   ;B、升高溫度,平衡時氫氣的量增大,說明是逆向移動,則該反應H<0,故B錯誤;C、曲線Ⅱ達平衡時所需時間少,平衡時氫氣的量減小,改變的條件應該是增大二氧化碳的濃度或增大壓強,故C錯誤;D、根據(jù)反應結合圖像: 

CO2(g)+3H2(g) CH3OH(g)+H2O(g)

      C(始)  3      4          0        0

     △C       1      3          1        1

     C(平)   2      1          1        1

    K=C(CH3OH)C(H2O)/C(CO2)C3(H2)=0.5             故D錯誤;

故答案選A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運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動,圖像遵循“先拐先平,條件高”原則分析條件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nA(g)+mB (g)  pC(g)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已知n+m>p,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列分析結論中正確的是

①升溫,c(B)/c(C)的值變;②降溫,平衡體系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變。

③增加B的物質的量,A的轉化率增大;④使用催化劑,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變;

⑤加壓使密閉容器的容積變小,A或B的濃度則變大;

⑥若A的反應速率為v(A),則v(B)= n /m [v(A)]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常溫下,將20.0 g 14%的NaCl溶液跟30.0 g 24%的NaCl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為1.17 g·cm3的溶液。請計算:

①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②混合后的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多少?

 (2)在標準狀況下,1 L水溶解了一定體積的NH3,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a mol·L,則所溶解的NH3的體積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高溫下FeSO4發(fā)生如下反應:2FeSO4高溫Fe2O3+SO2↑+SO3↑,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氯化鋇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BaSO3和BaSO4

B、淺綠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著如下的平衡:Fe2++2H2OFe(OH)2+2H+

若在此溶液中加入鹽酸,則Fe2+濃度增大

C、在鐵和銅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應后剩余金屬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蕩后 ,剩余金屬m2g,則m1大于等于m2        

D、實驗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時應選用的容量瓶的規(guī)格和稱取的Na2CO3質量分別為1000mL , 21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烷、乙烯和苯在工業(yè)上都可通過石油分餾得到。

B.米酒變酸的過程涉及了氧化反應。

C.乙烯和聚丙烯都能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

D.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有機化學基礎】沒食子酸丙酯簡稱PG,結構簡式為  ,是白色粉末,難溶于水,微溶于棉子油等油脂,是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劑。

⑴PG的分子式為            ,請寫出PG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                ,1molPG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時,消耗的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是            。

PG可發(fā)生如下轉化:

⑵A的結構簡式為                             ,1mol沒食子酸最多可與     mol H2 加成。

⑶上圖的有關變化中,屬于氧化反應的有(填序號)              。

⑷從分子結構或性質上看,PG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填序號)             。

 a.含有苯環(huán)     b.含有羧基     c.含有酚羥基      d. 微溶于食用油

⑸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⑹B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其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i.含有苯環(huán),且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種;ii.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金屬的冶煉,敘述錯誤的是( 。

 

A.

活潑金屬鈉用電解法冶煉

B.

用火法或濕法均可制備銅

 

C.

金屬鎂只能用熱還原法制備

D.

鐵的冶煉可以用鋁熱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氣體A和B,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反應:A(g)+xB(g)⇌2C(g),達到平衡后,只改變反應的一個條件,測得容器中物質的濃度、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是( 。

 

A.

30 min~40 min間該反應使用了催化劑

 

B.

反應方程式中的x=1,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30~40min改變的條件是將容器的體積擴大至原來的2倍

 

D.

在25min、35min、55min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K3,則K1=K2>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Cl是一種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見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與Cl2的反應中,Cl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常溫下干燥的Cl2能用鋼瓶貯存,所以Cl2不與鐵反應

D.圖4所示轉化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