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158 mol/(Ls)
B.反應開始到10s,X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減少了0.79 mol/L
C.反應開始到10s,Y的轉化率為79.0 %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Y Z

【答案】C
【解析】分析圖象,關鍵是看變化量和走勢,從走勢分析X、Y是反應物,Z是生成物,初步分析它們的變化量分別為Δn(X)=1.20 mol-0.41 mol=0.79 mol,Δn(Y)=1.0 mol-0.21 mol=0.79 mol,Δn(Z)=1.58 mol,首先確定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Y(g)=2Z(g)。據(jù)選項要求分別計算出v(Z)= =0.079 mol·L-1·s-1;Δc(X)= =0.395 mol·L-1;α(Y)= ×100%=79%。

所以答案是: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圖中的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1molH2和1/2molO2參加反應,結果放出930kJ的熱量

B. 破壞舊化學鍵,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來克服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C. 該反應中斷鍵所吸收的能量比成鍵所放出的能量少

D. 該反應中,H2、02分子分裂為H、O原子,H、O原子重新組合成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7g金屬鋁變?yōu)殇X離子時得到的電子數(shù)目為0.3NA

B.0.5molO311.2L O2所含的分子數(shù)一定相等

C.14g由乙烯(C2H4)和丙烯(C3H6)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原子的數(shù)目為3NA

D.22.4LCO2CO的混合氣體中含碳原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對其進行開發(fā)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鹽中的SO

B. 從苦鹵中提取Br2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Br+Cl22Cl+Br2

C. 試劑1可以選用石灰乳

D. 工業(yè)上,通常電解熔融Mg(OH)2來冶煉金屬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制糖廠以甘蔗為原料制糖,同時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對甘蔗渣進行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提高綜合效益,而且還能防止環(huán)境污染,生產(chǎn)流程如下:

已知石油裂解已成為生產(chǎn)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發(fā)生銀鏡反應,G是具有香味的液體,試回答下列問題。

(1)F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

(2)G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G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

a.圖中倒置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試管Ⅱ中加有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c.若138 g D和90 g F反應能生成80 g G,則該反應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___。(已知:

(5)為了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上圖所示裝置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Ⅱ,再測有機物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D與實驗C相對照可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實驗A、C的數(shù)據(jù),可以推測出濃硫酸的__________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

(6)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反應一段時間后,就達到了該反應的限度,也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下列描述能說明乙醇與乙酸的酯化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有(填序號)________。

①單位時間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 mol水

②單位時間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 mol乙酸

③單位時間里,消耗1 mol乙醇,同時消耗1 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再變化

(7) 寫出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與B同類)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酸鈉(NaNO2)外觀酷似食鹽且有咸味,是一種常用的發(fā)色劑和防腐劑,但使用過量會使人中毒。某學習小組針對亞硝酸鈉設計了如下實驗

制取NaNO2

設計的制取裝置如下圖夾持裝置略去):

該小組先查閱資料知:①2NO+Na2O2 =2NaNO2;2NO2+Na2O2 =2NaNO3;

②NO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為NO3

(1)裝置A中用于盛放稀硝酸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________,裝置A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無裝置B,則進入裝置D中的氣體除N2、NO外還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學檢查裝置氣密性后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制得的NaNO2中混有較多的NaNO3雜質(zhì)。下列可以提高NaNO2純度的方案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B中的藥品換為堿石灰 b.將稀硝酸換為濃硝酸

C.實驗開始前通一段時間CO2 d.在裝置A、B之間增加盛有水的洗氣瓶

測定制得樣品中NaNO2的含量

(5)該實驗中需配制KMnO4標準溶液并酸化,應選擇_______(填化學式)來酸化KMnO4溶液。

(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將MnO4-還原為Mn2+。為測定樣品中亞硝酸鈉的含量,該小組稱取4.0 g樣品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0.100 mol·L-1的酸性KMnO4 溶液進行滴定,消耗20.00 mL酸性KMnO4溶液。滴定過程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所得樣品中Na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有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的大小順序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與B形成的離子化合物A2B中所有離子的電子數(shù)都相同,其電子總數(shù)為30;D和E可形成4核10電子分子。試回答下列問題:

(1)C兩種元素的名稱分別為________。

(2)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A2B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

(3)寫出D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的結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電子式:

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D、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

(5)A、B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A2B2屬于________(填“離子”或“共價”)化合物,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_____;寫出A2B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海水液化可采用雙極膜電液析法、同時獲得副產(chǎn)品,其模擬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其中雙極膜(BP)是陰、陽復合膜,在直流電的作用下,陰、陽膜復合層間的H2O解離成H+OH-,作為H+OH-離子源。M、N為離子交換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電極為電解池的陰極,該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B. 電子流向:電源負極→X電極→Y電極電源正極

C. 電路中每轉移1mol電子,X、Y兩極共得到標準狀況下16.8L的氣體

D. M為陽離子交換膜,A室獲得副產(chǎn)品NaOH;若去掉B室雙極膜,B室產(chǎn)物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是合成食品外包裝材料聚乙烯的單體,可以由丁烷裂解制備。

主反應:C4H10(g,正丁烷) C2H4(g)+C2H6(g)H1

副反應:C4H10 (g,正丁烷) CH4(g)+C3H6(g) H2

回答下列問題:

(1)化學上,將穩(wěn)定單質(zhì)的能量定為0,生成穩(wěn)定化合物時的釋放或吸收能量生成熱,生成熱可表示該物質(zhì)相對能量。下表為25℃、101kPa下幾種有機物的生成熱:

物質(zhì)

曱烷

乙烷

乙烯

丙烯

正丁烷

異丁烷

生成熱/kJ·mol-1

-75

-85

52

20

-125

-132

①表格中的物質(zhì),最穩(wěn)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結構簡式)。

②上述反應中,H1=______kJ/mol。

③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要標明同分異構體名稱,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正丁烷發(fā)生反應生成乙烯。

①下列情況表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填代號)。

A.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B.[c(C2H4)·c(C2H6)]/ c(C4H10)保持不變

C.反應熱不變 D.正丁烷分解速率和乙烷消耗速率相等

②為了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轉化率,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_____(填代號)。

A.加入高效催化劑B.升高溫度C.充入乙烷D.減小壓強

(3)向密閉容器中充入丁烷,在一定條件(濃度、催化劑及壓強等)下發(fā)生反應,測得乙烯產(chǎn)率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溫度高于600℃時,隨若溫度升高,乙烯產(chǎn)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代號)。

A.平衡常數(shù)降低 B.活化能降低C.催化劑活性降低 D.副產(chǎn)物增多

(4)在一定溫度下向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正丁烷,反應生成乙烯和乙烷,經(jīng)過10min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平衡時氣體壓強是原來的1.75。

0~10min內(nèi)乙烯的生成速率v(C2H4)________mol·L-1·min-1。

②上述條件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_

(5)丁烷-空氣燃料電池以熔融的K2CO3為電解質(zhì),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導電性能的稀土金屬材料為電極。該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