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式為C3H6Cl2的有機物若再發(fā)生一次氯代后,生成物有兩種同分異構體,則C3H6Cl2應是( )
A.1,3-二氯丙烷 B.1,1-二氯丙烷
C.1,2-二氯丙烷 D.2,2-二氯丙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少量雜質(zhì)的方法正確的是 ( )
A.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過量鐵粉,過濾
B.除去NO2中混有的NO:用水洗氣
C.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氣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適量稀硝酸后,過濾、洗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種溶液中各有一種X-(X-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變?yōu)槌壬,再加丙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則甲、乙、丙依次含有
A.Cl-、I-、Br- B.Br-、Cl-、I-
C.I-、Br-、Cl- D.Br-、I-、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Na+濃度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還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種離子。
陽離子 | K+ Ag+ Mg2+ Ba2+ |
陰離子 | NO CO SiO SO |
現(xiàn)取該溶液100 mL進行如下實驗(氣體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序號 | 實驗內(nèi)容 | 實驗結果 |
Ⅰ | 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標準狀況下0.56 L氣體 |
Ⅱ | 將Ⅰ的反應混合液過濾,對沉淀洗滌、灼燒至恒重,稱量所得固體質(zhì)量 | 固體質(zhì)量為2.4 g |
Ⅲ | 向Ⅱ的濾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無明顯現(xiàn)象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Ⅰ能確定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Ⅰ中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實驗Ⅰ、Ⅱ、Ⅲ和必要計算,填寫下表中陰離子的濃度(能計算出的,填寫計算結果,一定不存在的離子填“0”,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的離子填“?”)。
陰離子 | NO | CO | SiO | SO |
c/mol·L-1 |
(4)判斷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濃度,若不存在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mL某氣態(tài)烴,在50mLO2里完全燃燒,得到液態(tài)水和體積為35mL的混合氣體(氣體體積在相同條件下測定),則該烴可能是( )
A.乙烷 B.丙烷
C.丙烯 D.1,3—丁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A,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2,含氫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分子中氫原子數(shù)為氧原子數(shù)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有2個不同的含氧官能團,其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條件下,A與氫氣反應生成B,B分子的結構可視為1個碳原子上連接2個甲基和另外2個結構相同的基團。則A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
(4)寫出兩個與A具有相同官能團,并帶有支鏈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pH相同的醋酸和鹽酸溶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取等體積的兩種酸溶液分別稀釋至原溶液的m倍和n倍,結果兩溶液的pH仍然相同,則m>n
B.取等體積的兩種酸溶液分別與完全一樣的足量鋅粒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鹽酸大于醋酸
C.取等體積的兩種酸溶液分別中和NaOH溶液,醋酸消耗NaOH的物質(zhì)的量比鹽酸多
D.兩種酸溶液中c(CH3COO-)=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NaNO2和NH4Cl反應制取N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NaNO2是還原劑
B.NH4Cl中N元素被還原
C.生成1 mol N2時轉(zhuǎn)移6 mol電子
D.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