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學式 |
分析 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A裝置銅和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B裝置利用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性質來證明Cu與濃硫酸反應產生了SO2氣體,C裝置盛有BaCl2溶液的C試管中,除了導管口有氣泡外,無其他明顯現(xiàn)象,D裝置吸收尾氣.
(1)銅與濃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據(jù)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SO2能和有色物質反應生成無色物質而具有漂白性,SO2能漂白品紅溶液;
(3)SO2具有還原性,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生成硫酸;SO2屬于酸性氧化物,能和堿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鹽,亞硫酸鹽和B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氯水中的Cl2具有氧化性,能將SO2氧化為SO42-,SO42-與Ba2+反應生成BaSO4沉淀;氨水具有堿性,吸收SO2生成SO32-,SO32-與Ba2+反應生成BaSO3沉淀;
(4)A中氣體和外界相通,能利用大氣壓平衡A中壓強,防止出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
(5)SO2有毒,為防止SO2污染空氣,應該將裝置中氣體全部通入NaOH溶液中,需緩慢趕入使SO2被完全吸收;
(6)SO2與Na2S反應,首先是SO2與H2O反應生成H2SO3:SO2+H2O?H2SO3,H2SO3與Na2S反應生成H2S:Na2S+H2SO3=H2S↑+Na2SO3,SO2與H2S反應生成S:2H2S+SO2=3S↓+2H2O,該過程可表示為3SO2+2Na2S=3S↓+2Na2SO3,Na2SO3吸收SO2生成NaHSO3:Na2SO3+SO2+H2O=2NaHSO3,當吸收二氧化硫最多時生成亞硫酸氫鈉和S,反應方程式為5SO2+2Na2S+2H2O=3S↓+4NaHSO3,根據(jù)二者之間的關系式計算.
解答 解:(1)銅與濃硫酸共熱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SO2能和有色物質反應生成無色物質而具有漂白性,SO2能漂白品紅溶液,只要B中溶液褪色就說明銅和濃硫酸發(fā)生反應,
故答案為:B試管中品紅溶液褪色;
(3)SO2具有還原性,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生成硫酸,Cl2具有強氧化性,在水溶液里能將SO2氧化為硫酸,硫酸和B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BaSO4,離子方程式為Cl2+SO2+2H2O=4H++2Cl-+SO42-、Ba2++SO42-=BaSO4↓;SO2屬于酸性氧化物,能和堿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鹽,亞硫酸鹽和B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BaSO3,反應方程式為SO2+2NH3+H2O=(NH4)2SO3、SO32-+Ba2+=BaSO3↓,二氧化硫體現(xiàn)還原性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
故答案為:BaSO4;BaSO3;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當A中氣體壓強減小時,外界大氣壓不變,空氣從E進入A,使A中壓強平衡,所以B中壓強不會產生倒吸,
故答案為:當A試管內氣體壓強減小時,空氣從E導管進入A試管中,維持A試管中壓強平衡;
(5)SO2有毒不能直接排空,為防止SO2污染空氣,應該將裝置中氣體全部通入NaOH溶液中,使SO2被完全吸收,其基本操作方法為從E管口向A中緩緩鼓入足量空氣,將殘留的二氧化硫趕入NaOH溶液中,使其完全被吸收,
故答案為:從E導管口向A試管中緩慢地鼓入足量的空氣,將殘留的SO2氣體趕入NaOH溶液中,使之被完全吸收;
(6)SO2具有氧化性,能和Na2S反應生成S單質,當吸收二氧化硫最多時生成亞硫酸氫鈉和S,反應方程式為5SO2+2Na2S+2H2O=3S↓+4NaHSO3,設最多吸收的二氧化硫物質的量為x,
5SO2+2Na2S+2H2O=3S↓+4NaHSO3,
5mol 2mol
x nmol
5mol:2mol=x:nmol
x=$\frac{5mol×nmol}{2mol}$=2.5nmol,
故答案為:2.5n.
點評 本題以濃硫酸和Cu反應為載體考查性質實驗方案設計,明確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鍵,側重考查學生實驗操作、分析能力,知道各個裝置目的、作用、發(fā)生的反應及實驗現(xiàn)象,注意化學用語的正確運用,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難溶物 | CaF2 | CaC2O4 |
Ksp | 3.5×10-11 | 2.3×10-9 |
酸 | HF | H2C2O4 |
電離常數(shù) | Ka=7.2×10-4 | Ka1=5.4×10-2 Ka2=5.4×1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 mol | B. | 2.5 mol | C. | 2 mol | D. | 0.5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子數(shù)為32 | B. | 質量數(shù)為15 | ||
C. | ${\;}_{15}^{32}$P與${\;}_{15}^{33}$P互為同位素 | D. | 中子數(shù)為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③④⑤⑥ | B. | ④⑤⑥ | C. | ②③④ | D. | 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氕(${\;}_{1}^{1}$H)和氘(${\;}_{1}^{2}$H) | B. | O2和O3 | ||
C. | 水和冰 | D. | NO和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①②③ | B. | 只有①②③④ | C. | 只有①③④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A. | C的非金屬性最強,可與E元素形成共價化合物 | |
B. | 元素D可形成三種價態(tài)的酸,且酸根離子均能促進水的電離 | |
C. | 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E>D>B>A>C | |
D. | C、D元素形成的最簡單的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D<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