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一定量的Na2O2與CO2反應后的固體物質41.8g,恰好與1L 1mol•L-1的稀鹽酸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41.8g固體物質為Na2CO3
B.41.8g固體物質為0.1mol Na2CO3和0.4mol Na2O2的混合物
C.41.8g固體物質為31.2g NaHCO3和10.6g Na2CO3的混合物
D.一定量的Na2O2為78g

分析 鹽酸中和含氯化氫的物質的量為:1L×1mol/L=1mol,反應后固體恰好與1mol氯化氫反應,反應后溶質為氯化鈉,原固體中含有1mol鈉離子,根據(jù)鈉離子守恒,原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frac{1mol}{2}$=0.5mol,其質量為:78g/mol×0.5mol=39g;
反應后的固體可能組成為:①碳酸鈉,②碳酸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
若全部反應生成碳酸鈉,其物質的量為:$\frac{1mol}{2}$=0.5mol,質量為:106g/mol×0.5mol=53g>41.8g,
若全部為過氧化鈉,質量為39g<41.8g,
所以41.8g為碳酸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由于二者的化學式中都含有2個鈉離子,則二者的總物質的量為0.5mol,
設混合物中含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x,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5mol-x,106g/mol×x+78g/mol×(0.5mol-x)=41.8g,
解得:x=0.1mol,則剩余的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5mol-0.1mol=0.4mol,據(jù)此進行解答.

解答 解:鹽酸中和含氯化氫的物質的量為:1L×1mol/L=1mol,反應后固體恰好與1mol氯化氫反應,反應后溶質為氯化鈉,原固體中含有1mol鈉離子,
反應后的固體可能組成為:①碳酸鈉,②碳酸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③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
若全部反應生成碳酸鈉,其物質的量為:$\frac{1mol}{2}$=0.5mol,質量為:106g/mol×0.5mol=53g>41.8g,
若全部為過氧化鈉,則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frac{1mol}{2}$=0.5mol,質量為:78g/mol×0.5mol=39g<41.8g,
故41.8g為碳酸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由于二者的化學式中都含有2個鈉離子,則二者的總物質的量為0.5mol,
設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含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x,則含有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5mol-x),
根據(jù)反應后固體總質量可得:106g/mol×x+78g/mol×(0.5mol-x)=41.8g,
解得:x=0.1mol,即:反應生成碳酸鈉為0.1mol,則反應后剩余的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5mol-0.1mol=0.4mol,
A.根據(jù)分析可知,剩余的固體為碳酸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故A錯誤;
B.根據(jù)計算可知,41.8g固體物質為0.1mol Na2CO3和0.4mol Na2O2的混合物,故B正確;
C.根據(jù)分析可知,反應后固體為碳酸鈉和過氧化鈉的混合物,不存在碳酸氫鈉,故C錯誤;
D.根據(jù)鈉離子守恒,原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1mol2=0.5mol,質量為:78g/mol×0.5mol=39g,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混合物反應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利用極值法正確判斷反應后固體組成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1mol某烴最多能和1molHCl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mol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能和Cl2發(fā)生取代反應最多生成9molHCl,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氫元素的氯代烷,該烴可能是( 。
A.CH3CH═CHCH2CH3B.CH2═CHCH═CH2C.CH2═CHCH3D.CH3-CH═CH-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某化學興趣小組設置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即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驗證物質的性質

(1)利用Ⅰ、Ⅱ裝置制取氣體(K2關閉、K1打開),甲同學認為:利用Ⅱ裝置可以收集H2等氣體,但不能收集O2、NO2或NO氣體,其理由是O2、NO2密度比空氣大,NO與空氣密度相差不大且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2)乙同學認為:利用Ⅱ裝置作簡單改進(但不改變瓶口朝向),也可以收集O2、NO等氣體,但不能收集NO2氣體,其改進的方法是將Ⅱ裝置加滿水.
(3)丙同學想利用上述裝置比較H2SO4、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不必再選用其它酸性溶液,且通過一次實驗就可以達到目的).實驗時,K1關閉、K2打開.錐形瓶內(nèi)裝Na2CO3固體,裝置C(試管)中所盛的試劑是Na2SiO3溶液;實驗確認H2SO4、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強弱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裝置Ⅰ中產(chǎn)生氣泡、裝置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
(4)丁同學想證明氧化性:Ca(ClO)2>Cl2>Br2,實驗時,K1關閉、K2打開,則在A中加濃鹽酸;B中加Ca(ClO)2,C中加NaBr溶液溶液,觀察到C中的現(xiàn)象是溶液由無色變?yōu)槌壬螯S色或橙紅色;但是此裝置在完成這個實驗時尚存不足,其不足是氯氣易逸出污染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列各組離子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S2-、Cl-B.OH-、ClO-、SO42-、S2-
C.H+、MnO4-、Cl-、K+D.K+、NO3-、Cl-、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有a、b、c、d四種金屬,將a與b用導線連接起來浸入電解質溶液中,b不易腐蝕;將a、d分別投入相同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中,d比a反應劇烈;將Cu浸入b的鹽溶液里,無明顯變化;如果把Cu浸入c的鹽溶液里,有c的單質析出,據(jù)此判斷它們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d>a>b>c.
(2)下列各種敘述中,正確的是BEGI.
A.化學鍵可分為離子鍵、共價鍵、極性鍵和非極性鍵四種類型
B.原電池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C.非極性鍵只存在于雙原子單質分子里
D.需要加熱才能進行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E.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F.鹵素氟、氯、溴、碘的氫化物的沸點由低到高的順序為:HF<HCl<HBr<HI
G.在Na2S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中出現(xiàn)黃色沉淀,可以說明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強
H.構成原電池正極和負極的材料必須是兩種金屬
I.構成單質分子的粒子不一定含有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下列氣體溶解于水,沒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SO2溶解于水B.NO2溶解于水C.CO2溶解于水D.Cl2溶解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氯氣的性質活潑,它與氫氣混合后立即發(fā)生爆炸;
②實驗室制取氯氣時,為了防止環(huán)境污染,多余的氯氣可以用氫氧化鈣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強于久置氯水;
④檢驗HCl氣體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中;
⑤除去HCl氣體中的Cl2,可將氣體通入飽和食鹽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pH值都等于12的NaOH和CH3COONa兩種溶液中,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OH-離子濃度分別為A mol/L與Bmol/L,則A和B關系為(  )
A.A>BB.A=10-10 BC.B=10-4 A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和物質結構的有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l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比Mg元素的大
B.第2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C.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均逐漸減小
D.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