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是一種集洗滌、漂白、殺菌于一體的氧系漂白劑.某興趣小組制備過碳酸鈉的實驗方案(圖1)和裝置示意圖如圖2:
圖1

已知:主反應: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 (s)△H<0
副反應:2H2O2=2H2O+O2↑,50℃時2Na2CO3•3H2O2 (s) 開始分解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的關鍵是控制溫度,原因是制備過碳酸鈉是放熱反應,防止分解,其措施有冷水浴、磁力攪拌和緩慢滴加H2O2溶液.
(2)在濾液X中加入適量NaCl固體可析出過碳酸鈉,原因是增大鈉離子濃度、降低產(chǎn)品的溶解度(鹽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3)步驟③中選用無水乙醇洗滌產(chǎn)品的目的是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4)下列物質(zhì)中,會引起過碳酸鈉失效的有BD.

A.NaHCO3            B.MnO2                                                   圖2
C.Na2SiO3           D.Na2SO3
(5)過碳酸鈉產(chǎn)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碳酸鈉,可用重量法測定過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其操作步驟:取樣品溶解→加入BaCl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稱量,需要直接測定的物理量有:樣品的質(zhì)量m1g、沉淀的質(zhì)量m2g(用字母表示并注明其含義).產(chǎn)品中過碳酸鈉質(zhì)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分析 雙氧水和碳酸鈉混合控制溫度發(fā)生反應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s),靜置過濾得到固體2Na2CO3•3H2O2,濾液中含有雙氧水,將固體洗滌、干燥得到較純凈的2Na2CO3•3H2O2
(1)溫度過高時過碳酸鈉分解導致其產(chǎn)率過低;反應溫度較低,控制溫度可遷移苯與硝酸反應的溫度控制方法;還可以攪拌冷卻;讓反應速率減小,緩慢滴加H2O2溶液;
(2)鈉離子濃度越大,碳酸鈉的溶解度越;
(3)過碳酸鈉難溶于乙醇,水和乙醇互溶;
(4)過碳酸鈉相當于帶結晶雙氧水的碳酸鈉,具有雙氧水的性質(zhì),催化劑、還原性物質(zhì)易促進過碳酸鈉反應而導致失效;
(5)沉淀法測定過碳酸鈉質(zhì)量分數(shù)需要稱量樣品質(zhì)量和沉淀質(zhì)量,列方程計算過碳酸鈉的質(zhì)量,進而計算得到過碳酸鈉質(zhì)量分數(shù).

解答 解:雙氧水和碳酸鈉混合控制溫度發(fā)生反應2Na2CO3 (aq)+3H2O2 (aq)?2Na2CO3•3H2O2(s),靜置過濾得到固體2Na2CO3•3H2O2,濾液中含有雙氧水,將固體洗滌、干燥得到較純凈的2Na2CO3•3H2O2;
(1)制備過碳酸鈉是放熱反應,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熱量使溫度升高,溫度過高會導致過碳酸鈉分解,從而降低其產(chǎn)率;
反應溫度較低,控制溫度可遷移苯與硝酸反應的溫度控制方法,即水浴法;攪拌也可以控制溫度,所以還可用磁力攪拌的方法;讓反應速率減小控制溫度,所以可用緩慢滴加H2O2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為:制備過碳酸鈉是放熱反應,防止分解;冷水;磁力攪拌;緩慢滴加H2O2溶液; 
(2)加入氯化鈉固體或無水乙醇,鈉離子濃度增大,降低了過碳酸鈉的溶解度,故答案為:增大鈉離子濃度、降低產(chǎn)品的溶解度(鹽析作用或醇析作用);
(3)無水乙醇能和水互溶,且極易揮發(fā),所以選用無水乙醇洗滌,所以其目的是: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故答案為:洗去水份,利于干燥;
(4)過碳酸鈉相當于帶結晶雙氧水的碳酸鈉,具有雙氧水的性質(zhì),催化劑、還原性物質(zhì)易促進過碳酸鈉反應而導致失效,二氧化錳能作雙氧水的催化劑、亞硫酸鈉具有還原性,碳酸氫鈉和硅酸鈉都不與過碳酸鈉反應,所以能引起過碳酸鈉失效的是二氧化錳和亞硫酸鈉,故選BD;
(5)實驗過程中直接測定的物理量為樣品的質(zhì)量m1g、沉淀的質(zhì)量m2g,沉淀物質(zhì)的量=$\frac{{m}_{2}g}{197g/mol}$=$\frac{{m}_{2}}{197}$mol,設過碳酸鈉物質(zhì)的量為x,含有的碳酸鈉物質(zhì)的量為y,依據(jù)碳元素守恒得到2x+y=$\frac{{m}_{2}}{197}$,
314x+106y=m1
x=$\frac{{m}_{1}-\frac{{m}_{2}×106}{197}}{102}$;
過碳酸鈉質(zhì)量分數(shù)=$\frac{{m}_{1}-\frac{{m}_{2}×106}{197}}{102}$mol×314g/mol÷m1g=$\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故答案為:樣品的質(zhì)量m1g、沉淀的質(zhì)量m2g; $\frac{314({m}_{1}-\frac{106{m}_{2}}{197})}{102{m}_{1}}$.

點評 本題考查制備實驗方案設計,側重考查分析、計算及知識遷移、基本操作能力,難點是過碳酸鈉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靈活運用原子守恒解答,(4)利用知識遷移方法解答即可,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緩緩通入CO2氣體至過量,生成沉淀物質(zhì)的量與通入CO2氣體的體積V(標準狀況)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原混合物中n[Ba(OH)2]:n[NaOH]=1:2
B.橫坐標軸上p點的值為90
C.b點時溶質(zhì)為NaHCO3
D.ab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依次為:CO2+2OH-→H2O+CO32-,CO2+H2O+CO32-→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兩種官能團的烴的衍生物為( 。
A.CH3CH2NO2B.CH2═CHBrC.CH2Cl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碳酸鈉俗名純堿或蘇打,是一種白色固體,含10個結晶水的碳酸鈉的化學式Na2CO3•H2O,寫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O32-+2H+=H2O+CO2↑,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常用熱的Na2CO3溶液來出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蘋果“生銹”(新切開的蘋果表面顏色逐漸變深)的原因進行探討(注:題中所述顏色變化均已做過對比實驗,不會因試劑本身而產(chǎn)生干擾).
[查閱資料]鮮蘋果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mg/100g):蛋白質(zhì)200-400,鐵0.1-0.3,總糖1300-1500,并含有多酚及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物質(zhì).
[提出假設]蘋果“生銹”的可能原因:
假設1:由所含鐵元素被氧化生成鐵的氧化物或氫氧化物而形成;
假設2:由所含多酚被氧化而形成:
假設3:可能由所含鐵元素和所含多酚被氧化共同形成.
[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取所得蘋果汁進行以下實驗:
(1)經(jīng)測定,鮮蘋果汁的pH為3.48.
(2)觀察,蘋果汁呈黃色,加入少許某不能與鹽酸反應的黑色顆粒,果汁的顏色明顯變淺.將果汁分為4份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3)第一份滴加少許KSCN溶液,未見紅色,加入適量H2O2,仍未見紅色,充分加熱,液體的顏色反而變?yōu)闊o色,同時有氣泡產(chǎn)生,再滴入少許FeCl2溶液,液體變?yōu)榧t色.
(4)第二份滴加足量溴水,有少量沉淀生成,靜置后,傾出上層液體,固體經(jīng)洗滌后成白色,在傾出的上層液體中滴加少許KSCN溶液,也未見紅色,再滴入少許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下層液體呈棕黃色.
(5)第三份加入少許稀HNO3,充分加熱,試管中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液體的顏色明顯變深,放置一段時間后,液體的顏色逐漸變淺,但仍比加入HNO3前深,再滴加少許KSCN溶液,液體變?yōu)榧t色.
(6)配制相同體積的與(5)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的液體顏色相近的FeCl3溶液,滴加與(5)中等量的KSCN溶液,溶液的紅色比(5)中明顯深許多.另取一只蘋果,灼燒成灰,加入稀HCl充分攪拌后,取所得液體,滴入KSCN溶液,液體變?yōu)榧t色.
完成下列問題:
(1)假設3:可能由所含鐵元素和所含多酚被氧化共同形成;
(2)完成操作1所用儀器的名稱是研缽,經(jīng)操作2后,所得蘋果汁仍很渾濁,所作的處理是重復過濾,測定鮮蘋果汁pH時所用的儀器或用品是pH計;
(3)處理蘋果汁時所加的黑色顆?赡苁腔钚蕴浚
(4)實驗(3)體現(xiàn)了H2O2的哪些性質(zhì)(要求寫兩點)強氧化性(或漂白性)、不穩(wěn)定性;
(5)通過實驗(4)可推測,蘋果中含有哪類物質(zhì)多酚;實驗中設置加入CCl4的目的是證明加入的Br2已經(jīng)足量;
(6)對比實驗(3)和實驗(5),你能得出的結論是硝酸的氧化性強于過氧化氫;對比實驗(5)和實驗(6),說明蘋果汁中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蛋白質(zhì);
(7)實驗(5)中試管中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的可能原因是(要求寫兩點)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被蘋果中還原性物質(zhì)還原為NO,NO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
(8)通過實驗,你認為蘋果中的“鐵”以何種形式存在蘋果中Fe與有機物結合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溫度,將2molCO與5molH2的混合氣體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經(jīng)過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此時轉(zhuǎn)移電子6mol.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3,v(CH3OH)=0.15mol•min-1.若保持體積不變,再充入2molCO和1.5molCH3OH,此時v正>v負(填“>”、“<”或“=”).
(2)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再增加2molCO與5molH2,達到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下列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d.
   a.CH3OH的質(zhì)量不變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
   c.v(CO)=2v(H2)  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改變 
(4)在一定壓強下,容積為VL的容器充入amolCO與2amolH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則P1小于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H<0,該反應在低溫(填“高溫”或“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5)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c.
a.及時分離除CH3OH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H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除去(NH42CO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H4HCO3雜質(zhì)的方法是加入NaOH溶液
B.將混有HCl的Cl2通入飽和NaHCO3溶液中不能得到純凈的氯氣
C.向兩份Fe2O3的固體中分別加入HCl溶液與HI溶液,二者反應現(xiàn)象相同
D.向固體中加入足量的濃HNO3加熱,能得到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存在CO32-或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石油氣、煤油和石蠟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氫化合物
B.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機物
C.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為
D.苯不具有典型雙鍵所應具有的加成反應,故不可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已知298K時,Mg(OH)2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5.6×10-12,取適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燒堿溶液達到沉淀溶解平衡,測得pH=13,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 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OH-)=1.0×10-13 mol•L-1
C.所加的燒堿溶液的pH=13.0
D.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