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硝酸鹽的受熱分解進行探究.他們設計了如圖裝置分別加熱了NaNO3、Cu(NO32、AgNO3.(加熱及夾持裝置未畫出)
(1)甲同學加熱的是NaNO3.加熱過程發(fā)現(xiàn):裝置②中產(chǎn)生氣泡,部分石蕊試液被壓至裝置③中,且石蕊試液不變色;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②中的氣體,木條復燃;分析裝置①中剩余的固體得知,剩余固體中含有N元素且顯+3價.請寫出NaN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
(2)乙同學加熱的是Cu(NO32.加熱過程發(fā)現(xiàn):裝置②中也有氣泡產(chǎn)生,但在上升的過程中消失.裝置①中的固體逐漸變?yōu)楹谏垖懗鯟u(NO3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實驗過程中還應看到的現(xiàn)象為石蕊試液逐漸變?yōu)榧t色,液體幾乎不被壓至裝置③中.
(3)丙同學加熱的是AgNO3.加熱過程發(fā)現(xiàn):裝置②中也有氣泡產(chǎn)生,但在上升的過程中氣泡部分消失,剩余的氣體也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石蕊試液也逐漸變?yōu)榧t色,有少量液體被壓至裝置③中.裝置①中的固體逐漸變?yōu)楹谏瑢W據(jù)此寫出了AgNO3受熱分解可能的兩種化學方程式:
(Ⅰ)4AgNO3$\frac{\underline{\;\;△\;\;}}{\;}$2Ag2O+4NO2↑+O2↑,
(Ⅱ) 2AgNO3$\frac{\underline{\;\;△\;\;}}{\;}$2Ag+2NO2↑+O2↑.
請你分析,可能正確的是哪一個并說明理由:Ⅱ正確,如果Ⅰ正確,則裝置②中的氣泡應全部消失,不會有液體被壓至裝置③中.
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向裝置①中的殘留固體加入少量濃硝酸,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
(4)由上述3個實驗的結(jié)果,請你推測:硝酸鹽受熱分解的產(chǎn)物可能與硝酸鹽中金屬的活潑性不同有關.

分析 (1)裝置②中產(chǎn)生氣泡,部分石蕊試液被壓至裝置③中,且石蕊試液不變色;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②中的氣體,木條復燃,說明生成物有氧氣,分析裝置①中剩余的固體得知,剩余固體中含有N元素且顯+3價,說明生成物有亞硝酸鈉,然后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配平;
(2)裝置②中也有氣泡產(chǎn)生,但在上升的過程中消失,說明生成物有二氧化氮和氧氣,裝置①中的固體逐漸變?yōu)楹谏f明生成物有氧化銅,請然后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配平;根據(jù)二氧化氮、氧氣恰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來分析;
(3)根據(jù)反應4NO2+O2+2H2O=4HNO3來分析;根據(jù)金屬單質(zhì)與濃硝酸反應產(chǎn)生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而金屬氧化物與硝酸反應不產(chǎn)生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
(4)根據(jù)硝酸鹽中金屬的活潑性不同,產(chǎn)物也不同.

解答 解:(1)由題目信息,可知生成物有氧氣、亞硝酸鈉,方程式為: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
故答案為: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
(2)由題目信息,可知生成物有二氧化氮和氧氣,氧化銅,方程式為: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二氧化氮、氧氣恰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方程式為:4NO2+O2+2H2O=4HNO3,硝酸能使石蕊試液逐漸變?yōu)榧t色,液體幾乎不被壓至裝置③中,
故答案為:2NaNO3$\frac{\underline{\;\;△\;\;}}{\;}$2NaNO2+O2↑;石蕊試液逐漸變?yōu)榧t色,液體幾乎不被壓至裝置③中;
(3)根據(jù)反應4NO2+O2+2H2O=4HNO3可知;反應Ⅰ產(chǎn)生的氣體恰好反應,反應Ⅱ產(chǎn)生的氣體中氧氣過量,所以Ⅱ正確,如果Ⅰ正確,則裝置②中的氣泡應全部消失,不會有液體被壓至裝置③中,
Ag與濃硝酸反應產(chǎn)生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而Ag2O與硝酸反應不產(chǎn)生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所以向裝置①中的殘留固體加入少量濃硝酸,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
故答案為:Ⅱ正確,如果Ⅰ正確,則裝置②中的氣泡應全部消失,不會有液體被壓至裝置③中; 向裝置①中的殘留固體加入少量濃硝酸,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
(4)硝酸鹽受熱分解的產(chǎn)物可能與硝酸鹽中金屬的活潑性不同有關;
故答案為:硝酸鹽中金屬的活潑性不同.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硝酸鹽的受熱分解產(chǎn)物的確定,注意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確定反應產(chǎn)物,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標準狀況下,44.8L HCl氣體溶于水,配制成400mL鹽酸,所得溶液中氯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5mol/L;若將該鹽酸稀釋成1L溶液A,則其氯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mol/L
(2)從溶液A中取出250mL鹽酸與足量Zn反應,標準狀況下可以生成多少體積的氣體?(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醇的化學性質(zhì)主要由羧基官能團所決定,如1-丁醇在銀催化的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正丁醛.相應醇和醛的有關物理性質(zhì)如表:
沸點/℃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1-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在化學工業(yè)上常用重鉻酸鈉的酸性溶液替代銀和氧氣,其模擬裝置如圖:
(B中為足量的重鉻酸鈉的酸性溶液,A中裝有適量的1-丁醇和少量沸石,反應溫度為93℃左右,E中為餾出物)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是滴液漏斗,其使用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檢漏.
(2)D儀器的名稱是直形冷凝管,冷水應從b處進入(填a或b).
(3)實驗操作過程中,若加熱后發(fā)現(xiàn)未加沸石,則采取的正確方法是冷卻后補加.
(4)將正丁醛粗產(chǎn)品提純,要先進行操作Ⅰ,再進行操作Ⅱ,則操作Ⅰ是分液(填操作名稱).
(5)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3℃左右,其原因是既可保證正丁醛要及時蒸出,又可避免其被進一步氧化.
(6)上述裝置圖中,對應溫度計C1、C2的放置判斷正確的是c.
a.C1、C2均錯誤    b.C1錯誤C2正確    c.C1、C2均正確    d.C1正確C2錯誤
(7)正丁醛與新制的Cu(OH)2發(fā)生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CH2CHO+NaOH+2Cu(OH)2$\stackrel{△}{→}$CH3CH2CH2COONa+Cu2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NH4+、Cl-、Mg2+、Ba2+、CO32-、SO42-,現(xiàn)取三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chǎn)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熱后,收集到氣體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經(jīng)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zhì)量為2.33g.根據(jù)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A.Cl- 不可能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32-
C.K+一定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過氧化鈉(Na2O2)是中學常見物質(zhì),常見的過氧化物還包括過氧化鈣(CaO2).已知:過氧化鈉與CO2反應有氣體生成,而將SO2通入過氧化鈉粉末中也有氣體生成.有人提出CO2、SO2與過氧化鈉的反應原理相同,但也有人提出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CO2無強還原性,反應原理不相同.據(jù)此設計如下實驗操作進行判斷.
實驗一:向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固體中通入足量的SO2,取反應后的固體進行實驗探究,以證明過氧化物與SO2反應的特點.
(1)提出假設:
假設1:反應后固體中只有Na2SO3,證明SO2未被氧化;
假設2:反應后固體中只有Na2SO4,證明SO2完全被氧化;
假設3: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證明SO2部分被氧化.
實驗探究:
實驗二:通過測量氣體的體積判斷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
(2)試劑A可以選用濃硫酸,試劑B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SO2
(3)實驗測得裝置C中過氧化鈉質(zhì)量增加了m1 g,裝置D質(zhì)量增加了m2 g,裝置E中收集到的氣體為V 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用上述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判斷,SO2未被氧化、完全被氧化的V-m1關系式.未被氧化:V=$\frac{7{m}_{1}}{30}$L,完全被氧化:V=0.
(4)若SO2完全被氧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Na2O2═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單體是CH2═CH-CH3、CH2═CH2;(寫結(jié)構(gòu)簡式)
(2)乳酸()中的官能團名稱是:羥基、羧基;兩分子乳酸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可生成一種環(huán)狀酯,寫出此酯的結(jié)構(gòu)簡式:;
(3)含有雜質(zhì)的工業(yè)乙醇的蒸餾裝置中,玻璃儀器有酒精燈、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尾接管、錐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實驗,以驗證產(chǎn)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
(1)寫出該實驗中生成乙烯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2)甲同學認為:考慮到該混合液體反應的復雜性,溴水褪色的現(xiàn)象不能證明反應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其理由正確的是BC
A、乙烯與溴水易發(fā)生取代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學經(jīng)過細致觀察后認為試管中另一現(xiàn)象可證明反應中有乙烯生成,這個現(xiàn)象是試管底層有油狀物質(zhì)生成
(4)丙同學對上述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在Ⅰ和Ⅱ之間增加右上圖裝置,則A中的試劑應為氫氧化鈉溶液; B中的試劑為品紅,其作用是檢驗SO2是否除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為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試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熱5~6min,試管乙不加熱.待試管甲中的溶液冷卻后再進行后續(xù)實驗.

實驗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加熱,沒有磚紅色沉淀出現(xiàn).
實驗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幾滴碘水,溶液變?yōu)樗{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實驗時,溶液不變藍色.
實驗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至堿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1)寫出淀粉水解的化學方程式:(C6H10O5n(淀粉)+nH2O$\stackrel{H+}{→}$nC6H12O6(葡萄糖).
(2)設計甲和乙是為了探究溫度對淀粉水解的影響,設計甲和丙是為了探究催化劑對淀粉水解的影響.
(3)實驗1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加入堿中和作為催化劑的稀硫酸.
(4)實驗3中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碘反應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將20克NaOH溶于水中,配制成1L溶液,則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已知NaOH的摩爾質(zhì)量為40g/mol)
A.0.1mol/LB.0.5mol/LC.4mol/LD.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