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實驗現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釋的是(  )

A.品紅溶液中分別通入SO2和Cl2,溶液均褪色

B.溴水分別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C.雞蛋白溶液中分別加入NaCl溶液和HgCl2溶液,均有固體析出

D.分別加熱盛有NH4Cl和單質碘的試管,管口均有固體凝結


答案 B

解析 A項,SO2和品紅溶液化合而褪色,而Cl2使品紅溶液褪色是因為HClO的強氧化性;B項,植物油和裂化汽油均含有碳碳雙鍵,和Br2發(fā)生加成反應而褪色;C項,前者發(fā)生鹽析,后者發(fā)生變性;D項,前者為化學變化,后者為物理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10molH2和5molN2放入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某溫度下發(fā)生反應:3 H2 (g)+N2 (g)2NH3(g),在最初2s內,消耗H2的平均速率為0.06mol·L-1·s-1,則在這段時間內,用氨氣表示的反應速率v(NH3)=  __              mol·L-1·s-1 ; 2s時,容器中有________mol H2,此時NH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 mol·L-1·s-1;推測1s時n(NH3)        0.4mo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結構簡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反應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M

A.M與A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

B.B中含有羧基和羥基兩種官能團,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和酯化反應

C.1 mol M與熱的燒堿溶液反應,可消耗2n mol NaOH

D.A、B、C各1 mol分別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X與Y互為同分異構體,可用FeCl3溶液鑒別

B.能發(fā)生的反應類型: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消去反應、水解反應

C.3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6種

D.相同條件下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相對應的是(  )

A.NH3極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劑

B.Al2O3熔點高,可用作耐高溫材料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紅、織物等

D.BaCO3能與鹽酸反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過程中,始終無明顯現象的是(  )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Na2SO4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裝置,其中按要求設計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s) + H2O(g) == CO(g) + H2(g);△H = +131.3 KJ/mol。它表示

A.碳與水反應吸收131.3 KJ的熱量

B.固態(tài)碳和氣態(tài)水各1mol反應,放出131.3 KJ的熱量                                                                                                                                                                                                                                                                                      

C.1mol碳和1mol水反應吸收131.3 KJ的熱量

D.1mol固態(tài)焦炭與1mol水蒸氣反應產生一氧化碳和氫氣,吸收131.3 KJ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密閉容器中的反應:

    N2(g)+3H2(g)2NH3(g) △H<0 , 673K,30MPa下n(NH3)和n(H2)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點a的正反應速率比點b的小

 B.點 c處反應達到平衡

 C.點d (t1時刻) 和點 e (t2時刻) 處

n(N2)不一樣

     D.其他條件不變,773K下反應至t1時刻,

n(H2)比上圖中d點的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