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關于Fe3+、Fe2+性質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用如圖裝置可以制備Fe(OH)2沉淀

B. 配制FeCl3溶液時,先將氯化鐵晶體溶于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此現象不能確定溶液中含有Fe2+

D. 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2+被氧化

【答案】C

【解析】

試題A.反應開始時生成的氫氣進入B中,可排出氧氣,防止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被氧化,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CA中硫酸亞鐵進入B中可生成FeOH2,故A正確;BFeCl3易水解,配制溶液時應防止溶液因水解而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可先將氯化鐵晶體溶于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故B正確;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此現象證明溶液中含有Fe2+,故C錯誤;DFe3+與鐵反應可生成Fe2+,則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2+被氧化,故D正確;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1mol化學鍵分解成氣態(tài)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結合表中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共價鍵

H-H

F-F

H-F

H-Cl

H-I

E(kJ·mol1)

436

157

568

432

298

A. 表中最穩(wěn)定的共價鍵是H-F

B. 1mol H2(g)與1mol F2(g)生成2molHF(g)放出25kJ的能量

C. 432kJ·mol1>E(H-Br)>298kJ·mol1

D. 1mol H2(g)分解成2mol H(g) 需吸收436kJ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氧化還原反應反應 K2Cr2O7 + 14HCl== 2KCl + 2CrCl3 + 3Cl2+ 7H2O。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組合是

①氧化劑是K2Cr2O7②還原性:Cl>Cr3+③每生成1molCl2,電子轉移為6mol④CrCl3是氧化產物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可用于天然物質白檸檬素的合成,一種以間苯三酚為原料的合成反應如下: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質見下表:

(1)反應結束后,先分離出甲醇,再加入乙醚進行萃取,①分離出甲醇的操作是的______;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__________________并洗凈,分液時有機層在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或“下”)層;

(2)分離得到的有機層依次用飽和NaHCO3溶液、飽和食鹽水、少量蒸餾水進行洗滌.用飽和NaHCO3溶液洗滌的目的是__,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的目的是______;

(3)洗滌完成后,通過以下操作分離、提純產物,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填字母);

a.蒸餾除去乙醚 b.重結晶 c.過濾除去干燥劑 d.加入無水CaCl2干燥

(4)固液分離常采用減壓過濾.為了防止倒吸,減壓過濾完成后應先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下圖甲、乙、丙均為驗證銅和濃硝酸反應的裝置:

(1)甲、乙、丙三個裝置中共同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裝置相比,乙裝置的優(yōu)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驗證NO2和水的反應,某學生設計了丙裝置。實驗時先關閉活塞c,再打開活塞a、b,才能使NO2氣體充滿②試管;當氣體充滿②試管后,將銅絲提起與溶液脫離。欲使燒杯中的水進入②試管,應該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

(4)②試管中的NO2和水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的最大值是_____mol/L (氣體體積按標準狀況計算)。

II.證明鹵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某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檢查)

實驗過程:Ⅰ.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a,滴加濃鹽酸。

Ⅱ.當B和C中的溶液都變?yōu)辄S色時,夾緊彈簧夾。

Ⅲ.當B中溶液由黃色變?yōu)樽丶t色時,關閉活塞a。 Ⅳ.……

(1)驗證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碘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過程 Ⅳ 的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氯、溴、碘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________,得電子能力逐漸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據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題目要求回答:

(1)元素①可與18O組成多種水分子,其相對分子質量的最大值為_____;元素①可與元素②形成一種由五個原子構成的+1價陽離子,該離子所含電子數為____________;

(2)判斷:已知元素④的非金屬性比⑧強,故④的單質可以從⑧的可溶性鹽溶液中置換出⑧的單質___。(填“正確”或“錯誤”)。

(3)元素⑤⑦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為驗證VIIA族部分元素非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

①A中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②棉花中浸有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③VIIA族元素,非金屬性隨元素核電荷數增加而逐漸減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____,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氯化銨受熱固體消失和干冰升華只需克服分子間作用力

B. NaF、H2SO4中所含化學鍵類型相同

C. I2Br2、Cl2、F2熔沸點逐漸升高

D. HCl氣體溶于水和NaOH熔化破壞的化學鍵類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設計了如下系列實驗。

Ⅰ.(1)將鈉、鉀、鎂、鋁各1 mol分別投入到足量的同濃度的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___與鹽酸反應最劇烈,_____與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填元素符號)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出現黃色渾濁,可證明Cl的非金屬性比S強,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

Ⅱ.利用圖裝置可驗證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

3)儀器A的名稱為____。

4)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l>I,則A中加濃鹽酸,B中加KMnO4KMnO4與濃鹽酸常溫下反應生成氯氣),C中加淀粉碘化鉀混合溶液,觀察到C中溶液____現象,即可證明。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觀點考慮,此裝置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可用____溶液吸收尾氣。

5)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Si,則在A中加鹽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觀察到C中溶液_____的現象,反應的離子方程為: _____。有同學認為實驗無法證明C非金屬性大于Si,請指出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溶液中c(OH+)c(OH-)都減小B. 溶液中c(OH+)增大

C. 醋酸電離平衡向左移動D. 溶液的pH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