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實驗室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50mL.根據(jù)這兩種溶液的配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的儀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號),儀器C的名稱是分液漏斗,本實驗所需玻璃儀器E規(guī)格和名稱是500mL容量瓶.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備的功能有BCD(填序號).
A.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   B.長期貯存溶液
C.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D.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3)在配制NaOH溶液實驗中,其他操作均正確.若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則所配制溶液濃度
小于0.1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未冷卻即轉移至容量瓶定容,則所配制溶液濃度大于0.1mol/L.
(4)根據(jù)計算得知,所需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的體積為13.6m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如果實驗室有10mL、25mL、50mL量筒,應選用25.0mL規(guī)格的量筒最好.
(5)如果定容時不小心超過刻度線,應如何操作重新配制.

分析 (1)依據(jù)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選擇需要的儀器;確定用不到的和缺少的儀器;依據(jù)配制溶液的體積選擇需要容量瓶規(guī)格;
(2)容量瓶為精密儀器不能稀釋濃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固體、儲存溶液等;
(3)分析操作對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體積的影響,依據(jù)C=$\frac{n}{V}$進行誤差分析;
(4)依據(jù)C=$\frac{1000ρω}{M}$計算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稀釋過程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據(jù)此計算需要濃硫酸體積和使用量筒規(guī)格;
(5)錯誤的操作發(fā)生后,能補救的就補救,不能補救的則重新配制;

解答 解:(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用到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用不到的儀器:平底燒瓶和分液漏斗;儀器C的名稱為分液漏斗;需要0.1mol/L 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50mL,實驗室沒有450mL容量瓶,所以應選擇500mL容量瓶;
故答案為:AC;分液漏斗;500mL容量瓶;
(2)容量瓶只能用來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測量容量瓶規(guī)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液體,不能稀釋或溶解藥品,不能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故選:BCD;
(3)若定容時仰視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溶液濃度偏;
若NaOH溶液未冷卻即轉移至容量瓶定容,冷卻后,溶液體積偏小,溶液濃度偏大;
故答案為:小于;大于;
(4)質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物質的量濃度C=$\frac{1000×1.84×98%}{98}$=18.4mol/L,設0.5mol/L硫酸溶液500mL需要濃硫酸體積為V,則依據(jù)溶液稀釋過程溶液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得:V×18.4mol/L=0.5mol/L×500mL,解得V=13.6mL,用選擇25mL量筒;
故答案為;13.6;25.0;
(5)如果定容時不小心超過刻度線,實驗失敗,且不能補救,必須重新配制;
故答案為:重新配制.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明確配制原理和操作步驟是解題關鍵,注意容量瓶、量筒規(guī)格的選擇,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取6根鐵釘,6支干凈的試管及其他材料,如圖所示.
試管①放入一根鐵釘,再注入蒸餾水,使鐵釘和空氣及水接觸;
試管②在試管底部放入硅膠(是一種干燥劑),再放入鐵釘,用棉花團堵住試管口,使鐵釘和干燥空氣接觸;
試管③先放入一根鐵釘,趁熱倒入煮沸的蒸餾水(已趕出原先溶解在蒸餾水中的空氣)浸沒鐵釘,再加上一層植物油,使鐵釘不能跟空氣接觸;
試管④中放入鐵釘注入食鹽水,使鐵釘和空氣及食鹽水接觸;
試管⑤放入相連的鐵釘和鋅片,注入自來水,浸沒鐵釘和鋅片;
試管⑥放入相連的鐵釘和銅絲,注入自來水,浸沒鐵釘和銅絲.
把6支試管放在試管架上,幾天后觀察鐵釘被腐蝕的情況.
(1)上述實驗中鐵釘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的是①④⑥ (填試管序號);在電化學腐蝕中,負極反應是Fe-2e-═Fe2+
(2)從鐵釘被腐蝕的情況可知引起和促進鐵釘被腐蝕的條件是水、空氣、電解質溶液和不活潑金屬雜質的存在.
(3)為防止鐵的銹蝕,工業(yè)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表面涂上油漆、搪瓷、瀝青等或鍍上不易生銹的合金或犧牲陽極保護法(答出其中兩種即可)(答兩種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莫爾鹽[(NH42Fe(SO42•6H2O]常作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準物質,在0.1mol/L 的該鹽的溶液中,下列有關比較正確的是( 。
A.c(SO42-)>c(NH4+)>c(Fe2+)>c(H+)>c(OH-B.c(H+)=c(OH-)+c(NH3•H2O)
C.c(SO42-)+c(OH-)=c(NH4+)+c(Fe2+)+c(H+D.c(NH3•H2O)+c(NH4+)=0.1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工業(yè)以NaCl、NH3、CO2等為原料先制得NaHCO3,進而生產(chǎn)出純堿.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Ⅰ)碳酸氫銨與飽和食鹽水反應,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的原因是C(填字母標號);
A.碳酸氫鈉難溶于水             
B.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C.碳酸氫鈉的溶解度相對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結晶析出
D.碳酸氫鈉的穩(wěn)定性大于碳酸鈉
(Ⅱ)某活動小組根據(jù)上述制堿原理,進行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
(1)一位同學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

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①乙裝置中的試劑是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氣體;
②丁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完的NH3;
③實驗結束后,分離出NaHCO3 晶體的操作是過濾(填分離操作的名稱),該操作所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漏斗、燒杯;
(2)另一位同學用圖中戊裝置(其它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
①實驗時,須先從a管通入氨氣氣體,說明原因氨氣極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較大濃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氫銨;
②有同學建議在戊裝置的b管下端連接己裝置,理由是增大氣體與溶液接觸面積,提高CO2的吸收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平衡體系中通入氬氣,平衡向左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劑不改變反應的△H (填“增大”、“減小”或“不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二甲醚(DME)被譽為“21世紀的清潔燃料”.由合成氣制備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2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則反應3H2(g)+3CO(g)?CH3OCH3(g)+CO2(g)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H}_{3}OC{H}_{3})×c(C{O}_{2})}{{c}^{3}({H}_{2})×{c}^{3}(CO)}$.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1)中CH3OCH3產(chǎn)率的有AC.
A.使用過量的CO          B.升高溫度             C.增大壓強
(3)反應③能提高CH3OCH3的產(chǎn)率,原因是反應消耗了H2O(g)有利于反應②正向移動;同時此反應生成了H2,有利于反應①正向移動.
(4)將合成氣以n(H2)/n(CO)=2通入1L的反應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4H2(g)+2CO(g)?CH3OCH3(g)+H2O(g)△H,其CO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壓強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H<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時,起始n(H2)/n(CO)=3,則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小于50%
(5)采用一種新型的催化劑(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備二甲醚(簡稱DMA).觀察圖2回答問題.催化劑中n(Mn)/n(Cu)約為2.0時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6)圖3為綠色電“二甲醚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H3OCH3-12e-+3H2O=2CO2↑+1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產(chǎn)物,也是重要的化學肥料.工業(yè)合成尿素反應如下:2NH3(g)+CO2(g)?CO(NH22(s)+H2O(g)
(1)在一個真空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CO2和NH3發(fā)生上述反應合成尿素,恒定溫度下混合氣體中的氨氣含量如圖1所示.

①A點的正反應速率v正(CO2)>B點的逆反應速率v逆(CO2)(填“>”、“<”或“=”);
氨氣的平衡轉化率為75%.
②關于上述反應的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分離出少量的尿素,反應物的轉化率將增大
B.平衡時再充入一定量H2O(g),CO2的轉化率增大
C.NH3的轉化率始終等于CO2的轉化率
D.加入有效的催化劑能夠提高尿素的產(chǎn)率
(2)合成尿素的反應在進行時分為如下兩步:
第一步:2NH3(l)+CO2(g)?H2NCOONH4(l) (氨基甲酸銨)△H1
第二步:H2NCOONH4(l)?H2O(l)+H2NCONH2(l)△H2
某實驗小組模擬工業(yè)上合成尿素的條件,在一體積為0.5L密閉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實驗測得反應中各組分隨時間的變化如圖2所示:
①已知總反應的快慢由慢的一步?jīng)Q定,則合成尿素總反應的快慢由第2步反應決定,總反應進行到55 min時到達平衡.
②反應進行到10min時測得CO2的物質的量如圖所示,則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應的速率v(CO2)=0.148mol/L•min.
③第二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的變化如圖3所示,則△H2>0(填“>”“<”或“=”)
④第一步反應的△S<0(填“>”、“<”或,“=”),在較低(填“較高”或“較低”)溫度下有利于該反應自發(fā)進行.
(3)氨基甲酸銨極易水解成碳酸銨,酸性條件水解更徹底.將氨基甲酸銨粉末逐漸加入1L0.1mol/L的鹽酸溶液中直到pH=7(室溫下,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共用去0.052mol氨基甲酸銨,此時溶液中幾乎不含碳元素.此時溶液中c(NH4+)=0.1mol/L;NH4+水解平衡常數(shù)值為4×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同學采用如圖Ⅰ所示裝置驗證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氣體.
(1)寫出試管a中銅與稀硝酸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2)乙同學認為甲雖然收集到的氣體為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說明反應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他的理由是在銅和稀硝酸反應容器的上部看到了紅棕色氣體.
(3)丙同學釆用如圖Ⅱ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證明了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該同學的步驟如下表所示,請將表格中的實驗現(xiàn)象填完整.
實驗步驟問題
1.從U型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充滿U型管右端/
2.用附有銅絲的膠塞塞住U型管右端,觀察現(xiàn)象U型管右端產(chǎn)生無色氣體,溶液變藍色
3.待反應停止后打開膠塞,觀察實驗現(xiàn)象現(xiàn)象是無色氣體與空氣接觸后立即變成紅棕色
(4)丁同學認為丙的實驗存在缺陷.用圖Ⅲ所示裝置代替圖Ⅱ中U型管右端的附有銅絲的膠塞進行實驗,待反應停止后將一氧化氮氣體排入分液漏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與丙同學實驗的第3步驟的相同.丁同學要將一氧化氮氣體排入分液漏斗中應進行的正確操作是①拿下分液漏斗瓶塞②慢慢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③待液面與膠塞接觸時立即關閉活塞.
(5)若將32g銅與175mL一定濃度的硝酸巧合完全反應,只產(chǎn)生NO和NO2氣體共16.8L(標準狀況時體積),該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達不正確的是( 。
A.CO2的電子式:
B.CS2分子的結構式:S═C═S
C.S2-的結構示意圖:
D.8個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號:${\;}_{8}^{14}$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