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A、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相等
B、正逆反應都還在繼續(xù)進行
C、正逆反應的速率均為零
D、化學平衡理論是研究怎樣使原料盡可能多地轉化為產(chǎn)品
考點: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根據(jù)平衡狀態(tài)的定義和特征可知,當可逆反應中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各組分的濃度不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據(jù)此判斷;
解答: 解:A、反應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不變,但不一定相等,故A錯誤;
B、反應達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正逆反應都還在繼續(xù)進行,故B正確;
C、反應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故C錯誤;
D、理論研究是生產(chǎn)實踐服務的,化學平衡理論是研究怎樣使原料盡可能多地轉化為產(chǎn)品,這是研究化學平衡理論的目的,但不是反應達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平衡建立的概念,比較簡單,注重了對基本概念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復雜的體系中,確認化學反應先后順序有利于解決問題,下列化學反應先后順序判斷正確的是( 。
A、在含等物質的量的AlO2-、OH-、CO3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OH-、AlO2-、CO32-、HCO3-
B、在含等物質的量的NH4+、Al3+、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H+、NH4+、Al3+
C、在含等物質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緩慢通入氯氣:I-、Br-、Fe2+
D、在含等物質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鋅粉:Fe3+、Cu2+、H+、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可逆反應aA+bBcC中,物質的含量A%和C%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兩個答案)( 。
A、該反應在T1、T3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
B、該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
C、該反應的逆反應是吸熱反應
D、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5℃、101 kPa時,2g乙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同時放出59.4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NO2可與水反應
B、Al(OH)3是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是兩性氫氧化物
C、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可置換出金屬銅
D、NaHCO3俗稱是小蘇打,可用作食用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恒溫下,a mol A和b mol B在如圖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動的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g)+2B(g)?2C(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生成n mol C.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A、B的轉化率之比為a:b
B、起始時刻和達平衡后容器中的壓強比為(a+b):(a+b-n/2)
C、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為n/(a+b-n/2)
D、當v(A)=2v(B)時,可判定反應達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向20mL pH=11的氨水中加水稀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c(NH3?H2O)?
c(H+)
c(
NH
+
4
)
的值不變
B、NH3?H2O的電離程度增大,c(OH-)也增大
C、溶液中導電微粒數(shù)目減少
D、再加20mL pH=3的鹽酸,混合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等濃度的NaOH溶液與氫硫酸溶液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中始終有:c(Na+)+c(H+)═2c(S2-)+c(HS-)+c(OH-
B、t溶液呈中性時:c(Na+)═c(HS-)+c(S2-
C、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有:c(H2S)+c(H+)═c(S2-)+c(OH-
D、恰好完全中和后的溶液中:c(Na+)>2c(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60、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模型如圖所示(石墨僅表示出其中的一層結構)

(1)C60、金剛石和石墨三者互為
 

A.同分異構體B.同素異形體   C.同系物  D.同位素
(2)固態(tài)時,C60屬于
 
晶體(填“離子”、“原子”或“分子”).
(3)晶體硅的結構跟金剛石相似.晶體硅中1個硅原子與
 
個硅原子通過Si-Si直接相連.SiO2的結構相當于在晶體硅結構中每個Si-Si之間插入1個氧原子.SiO2的空間網(wǎng)狀結構中,硅、氧原子形成的最小環(huán)上氧原子數(shù)目是
 

(4)石墨層狀結構中,平均每個正六邊形占有的碳原子數(shù)是
 
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