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aCl、MgCl2和MgSO4三種鹽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離子的濃度為0.1mol/L,Mg2+離子的濃度為0.25mol/L,Cl- 離子的濃度為0.2mol/L,則SO42-離子的物質的量的濃度為( 。
A、0.5 mol/L
B、0.45 mol/L
C、0.2 mol/L
D、0.25 mol/L
考點:物質的量濃度的相關計算
專題: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解度專題
分析:混合溶液呈電中性,根據(jù)電荷守恒:c(Cl-)+2(SO42-)=c(Na+)+2c(Mg2+),據(jù)此計算.
解答: 解:混合溶液呈電中性,根據(jù)電荷守恒有:c(Cl-)+2(SO42-)=c(Na+)+2c(Mg2+),故:
0.2mol/L+2(SO42-)=0.1mol/L+0.25mol/L×2
解得:(SO42-)=0.2 mol/L,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難度中等,注意電解質混合溶液經(jīng)常利用電荷守恒計算離子濃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高鐵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與普通高能電池相比,該電池能長時間保持穩(wěn)定的放電電壓.高鐵電池的總反應為:3Zn+2K2FeO4+8H2O
放電
充電
3Zn(OH)2+2Fe(OH)3+4KOH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負極反應為:3Zn-6e-+6OH-═3Zn(OH)2
B、充電時陽極反應為:Fe(OH)3-3e-+5OH-═FeO42-+4H2O
C、放電時每轉移3 mol電子,正極有1 mol K2FeO4被還原
D、充電時陰極溶液的堿性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合物A是合成天然橡膠的單體,分子式為C5H8.A的一系列反應如下(部分反應條件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鍵線式為
 
,化學名稱是
 
;
(2)B的結構簡式為
 

(3)②的反應方程式為
 
;
(4)①和③的反應類型分別是
 
,
 

(5)C為單溴代物,分子中有兩個亞甲基(-CH2-),則C8H10O3的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價鍵數(shù)目為0.6×6.02×1023
B、含1 mol 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6.02×1023
C、相同條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消耗0.5 L O2
D、相同物質的量的OH-和CH3+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6 g 鐵在足量氯氣中燃燒,電子轉移0.2 NA
B、標準狀況下,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0.1 NA
C、1.12 L氯氣中含有氯原子0.1 NA
D、32克O2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目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16g氧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物質的量為0.5mol
B、氣體體積為11.2L
C、含有NA 個氧原子
D、含有8 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溫同壓下兩個容積相等的貯氣瓶,一個裝有NO氣體,另一個裝有O2和N2的混合氣體,則兩瓶內的氣體不一定相同的是(  )
A、氣體質量B、氣體的物質的量
C、分子總數(shù)D、原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鈉的熔點為97.81℃,沸點為882.9℃;鈦的沸點為1675℃,相對原子質量為48,鈦的氯化物(TiClx)的熔點為136.4℃,鎂的熔點為651℃,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制取鈦的方法中,你認為
 
(填編號)是肯定不可行的,其理由是
 

A.鈉與TiClx水溶液反應   B.鈉與TiClx在氣箱中反應   C.用熔融的鎂在稀有氣體中還原TiClx
(2)如用鈉與TiClx反應制取鈦,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如果鈉與TiClx反應時,每轉移2mol電子就生成24g金屬鈦,則x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一個制取氯氣并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裝置,其中各試劑瓶裝的試劑為:B(氫硫酸)、C(溴化亞鐵溶液溶液)、D(碘化鉀淀粉溶液)、E(混有二氧化碳的氯化鋇溶液)、F(水)、H(紫色石蕊試液).
(1)A是氯氣發(fā)生裝置,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可以是
 

(2)Ⅰ中b瓶內宜加入的液體一般是
 
,關閉Ⅰ中的活塞,在選取試劑正確且適量的前提下,制取氯氣時c中的液面不明顯上升,估計可能的原因是
 
,檢查原因的簡單方法是
 
,怎樣檢驗這一部分裝置的氣密性
 
;
(3)用圖示的Ⅱ或Ⅲ代替Ⅰ是否可行?
 

(4)實驗開始時,先點燃A處酒精燈,打開分液漏斗旋塞和Ⅰ處活塞,讓氯氣充滿整個裝置,再點燃G處酒精燈,回答下列問題:
a、怎樣證明氯氣已充滿了整個裝置
 
;
b、下列裝置中的現(xiàn)象是B
 
、C
 
、D、
 
E、
 
、F
 
;
(5)G裝置的硬質玻璃管內盛有碳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其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和氯化氫,寫出G中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裝置F的作用是
 

(6)在H處,紫色石蕊試液的顏色由紫色變?yōu)榧t色,再變?yōu)闊o色,其原因是
 
;
(7)若將H處的燒杯中的溶液改為澄清的石灰水,反應過程中的現(xiàn)象為
 
(選填標號)
A、有白色沉淀 B、無現(xiàn)象 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消失
(8)G處反應完畢后關閉分液漏斗旋塞,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氧氣產(chǎn)生,此時應該怎樣操作
 
,裝置Ⅰ中的現(xiàn)象是
 
,裝置Ⅰ的作用是
 
;
(9)實驗完畢后如將F中的溶液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當?shù)蔚阶詈笠坏螘r,紅色突然褪去,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有兩個,請用簡要的文字說明:
①是由于
 

②是由于
 

簡述怎樣用實驗的方法證明紅色褪去原因①或是②
 
;
(10)若將F中的水換成氫氧化鈉溶液,溶液中不但有NaClO還有Na2ClO3,其物質的量比為2:1,則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