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碘被稱為“智力元素”,科學合理地補充碘可防治碘缺乏病,KI、KIO3曾先后用于加碘鹽中.
(1)工業(yè)上可以通過鐵屑法生產KI,其工藝流程如下:

①反應Ⅰ生成鐵與碘的化合物,若該化合物中鐵元素與碘元素的質量比為21:127,則加入足量碳酸鉀時,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為Fe3I8+4K2CO3=Fe3O4+8KI+4CO2↑.
②操作A包括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用冰水洗滌的目的是洗滌除去表面可溶性雜質,同時減少KI的溶解損失.
(2)KIO3可以通過H2O2氧化I2先制得HIO3,然后再用KOH中和的方法進行生產.
①烹飪時,含KIO3的食鹽常在出鍋前加入,其原因是在較高溫度下K1O3易分解.
②若制得1284kg KIO3固體,理論上至少需消耗質量分數(shù)為30%的雙氧水1700kg.
③KIO3還可通過如圖所示原理進行制備.
電解時,陽極上發(fā)生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I-+6OH-+6e-═IO3-+3H2O;陰極上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生.若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電解結束后陰極區(qū)的pH與電解前相比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分析 (1)①.鐵元素與碘元素的質量比為21:127,鐵、碘原子個數(shù)比為3:8,反應Ⅰ生成了Fe3I8,反應Ⅱ是Fe3I8和碳酸鉀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二氧化碳與KI;
②.操作A是從溶液中獲得KI晶體;用冰水洗滌,洗滌除去表面可溶性雜質,同時減少KI的溶解損失;
(2)①.碘酸鉀熱穩(wěn)定性差,加熱容易分解;
②.氧化時發(fā)生反應:5H2O2+I2=2HIO3+4H2O,可得關系式為:2KIO3~5H2O2,根據(jù)關系式計算;
③.電解時,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碘離子失去電子變成碘酸根離子,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水中的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同時有堿生成,電解結束后陰極區(qū)的pH增大.

解答 解:(1)①.鐵元素與碘元素的質量比為21:127,鐵、碘原子個數(shù)比為$\frac{21}{56}$:$\frac{127}{127}$=3:8,反應Ⅰ生成了Fe3I8,反應Ⅱ是Fe3I8和碳酸鉀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二氧化碳與KI,反應Ⅱ的反應方程式是:Fe3I8+4K2CO3=Fe3O4+8KI+4CO2↑;
故答案是:Fe3I8+4K2CO3=Fe3O4+8KI+4CO2↑;
②.反應Ⅱ的濾液需要經(jīng)過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初步得到碘化鉀;由于碘化鉀混有可溶性雜質,需要經(jīng)過洗滌才能得到較純凈的產品,故用冰水洗滌,洗滌除去表面可溶性雜質,同時減少KI的溶解損失,
故答案是: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洗滌除去表面可溶性雜質,同時減少KI的溶解損失;
(2)①.由于碘酸鉀的熱穩(wěn)定性較差,在較高溫度下K1O3易分解,烹飪時含KIO3的食鹽常在出鍋前加入,
故答案是:在較高溫度下K1O3易分解;
②.氧化時發(fā)生反應:5H2O2+I2=2HIO3+4H2O,
設需要質量分數(shù)為30%的雙氧水x kg,則:
2KIO3~~~~~5H2O2
2×214        170
1284kg        xkg×30%
所以2×214:170=1284kg:xkg×30%
解得x=1700
故答案為:1700;
③.電解時,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碘離子失去電子變成碘酸根離子,陽極電極反應式為:I-+6OH-+6e-═IO3-+3H2O,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水中的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同時有堿生成,陰極有氣泡生成,電解結束后陰極區(qū)的pH增大,
故答案是:I-+3H2O═IO3-+3H2↑;有氣泡產生;增大.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制備,涉及物質分離提純、氧化還原反應、電解原理應用,注意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注重學生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FeSO4•7H2O廣泛用于醫(yī)藥和工業(yè)領域.如圖1是FeSO4•7H2O的實驗室制備流程圖.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鈉溶液能除去酯類油污,是因為CO32-+H2O?HCO3-+OH-(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反應Ⅰ需要加熱數(shù)分鐘,其原因是升溫,促進水解,溶液堿性增強,使反應充分進行
(2)廢鐵屑中含氧化鐵,無需在制備前除去,理由是(用離子方程式回答)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
如圖2是測定某補血劑(FeSO4•7H2O)中鐵元素含量的流程圖.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填空:

(3)步驟Ⅲ需要100mL1mol/L的稀硫酸,用98%,ρ=1.84g/cm3的濃硫酸配制,需量取濃硫酸體積為5.4mL,所用的儀器有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及100mL容量瓶.寫出步驟Ⅳ的離子方程式:Fe3++3OH-=Fe(OH)3↓.
(4)步驟Ⅴ一系列操作依次是:①過濾②灼燒(加熱)③灼燒④冷卻⑤稱量⑥恒重.操作⑥的目的是確保氫氧化鐵完全分解成了氧化鐵.
(5)假設實驗無損耗,則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量0.07ag(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鹽泥是氯堿工業(yè)中的廢渣,主要成分是鎂的硅酸鹽和碳酸鹽(含少量鐵、鋁、鈣的鹽).實驗室以鹽泥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實驗過程如下:

已知:①室溫下Ksp[Mg(OH)2]=6.0×10-12.②在溶液中,F(xiàn)e2+、Fe3+、Al3+從開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圍依次為7.1~9.6、2.0~3.7、3.1~4.7.③三種化合物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1)在鹽泥中加入稀硫酸調pH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Mg2+的浸取率.
(2)若室溫下的溶液中Mg2+的濃度為6.0mol•L-1,則溶液pH≥8才可能產生Mg(OH)2沉淀.
(3)由濾液Ⅰ到濾液Ⅱ需先加入NaClO調溶液pH約為5,再趁熱過濾,則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高溫下CaSO4•2H2O溶解度小,濾渣的主要成分是Al(OH)3、Fe(OH)3、CaSO4•2H2O.
(4)從濾液Ⅱ中獲得MgSO4•7H2O晶體的實驗步驟依次為①向濾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②過濾,得沉淀;③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④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⑤過濾、洗滌得產品.
(5)若獲得的MgSO4•7H2O的質量為24.6g,則該鹽泥中鎂[以Mg(OH)2計]的百分含量約為20.0%(MgSO4•7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化學小組進行Na2SO3的性質實驗探究.
(1)在白色點滴板的a、b、c三個凹槽中滴有Na2SO3溶液,再分別滴加圖所示的試劑:
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
編號實驗現(xiàn)象
a溴水褪色
b產生淡黃色沉淀
c滴入酚酞溶液變紅,再加入BaCl2溶液后產生沉淀且紅色褪去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
①a中實驗現(xiàn)象證明Na2SO3具有還原性性.
②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SO32-+2S2-+6H+=3S↓+3H2O.
③應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c中現(xiàn)象(用化學用語及簡單文字表述)在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顯堿性:SO32-+H2O?HSO3-+OH-,所以滴入酚酞后溶液變紅;在該溶液中加入BaCl2后,Ba2++SO32-═BaSO3↓(白色),由于c(SO32-)減小,SO32-水解平衡左移,c(OH-)減小,紅色褪去
(2)在用NaOH溶液吸收SO2的過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溶液pH隨n(SO${\;}_{3}^{2-}$):n(HSO${\;}_{3}^{-}$)變化關系如下表:
n(SO${\;}_{3}^{2-}$ ):n(HSO${\;}_{3}^{-}$)91:91:19:91
pH8.27.26.2
①當吸收液中n(SO32-):n(HSO3-)=10:1 時,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AC(填字母).
A.c(Na+)+c(H+)=2c(SO32-)+c(HSO3-)+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②若n(SO32-):n(HSO3-)=3:2,則0.8mol NaOH溶液吸收了標準狀況下的SO211.2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有機物A(C4H6O5)廣泛存在于許多水果內,尤以蘋果、葡萄、西瓜、山楂內為多,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該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質:
(i) 在25℃時,電離平衡常數(shù)K1=3.9×10-4,K2=5.5×10-6
(ii) A+RCOOH(或ROH)$→_{△}^{濃硫酸}$有香味的產物
(iii)1mol$\stackrel{足量的鈉}{→}$慢慢產生1.5 mol氣體
(iv) 核磁共振氫譜表明A分子中有5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與A相關的反應框圖如下:

(1)根據(jù)化合物A的性質,對A的結構可作出的判斷是bc.
(a)肯定有碳碳雙鍵  (b)有兩個羧基  (c)肯定有羥基  (d)有-COOR官能團
(2)寫出A、F的結構簡式:A:HOOCCH(OH)CH2COOH、F:HOOC-C≡C-COOH.
(3)寫出A→B、B→E的反應類型:A→B消去反應、B→E加成反應.
(4)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條件:E→F第①步反應NaOH/醇溶液(或KOH/醇溶液)、加熱.
(5)在催化劑作用下,B與乙二醇可發(fā)生縮聚反應,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制造玻璃鋼.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HOOC-CH═CH-COOH+nHOCH2CH2OH$→_{△}^{催化劑}$+(2n-1)H2O.
(6)寫出與A具有相同官能團的A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研究物質的合成或制備是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1)某實驗小組探究實驗室制備無水氯化鎂的方法,設計了圖1裝置
①分液漏斗中的A物質是濃硫酸(填試劑名稱).
②利用中學常見的儀器,空白方框內補充完整實驗裝置
可選擇的試劑有:A.稀NaOH溶液  B.無水氯化鈣  C.稀硫酸  D.濃硫酸
③假設實驗過程中 MgCl2•6H2O 未水解,不用任何試劑用最簡單的方法檢驗MgCl2•6H2O 是否完全轉化為MgCl2.寫出實驗方法稱量所得產物質量,若質量為$\frac{95m}{203}$g,說明MgCl2?6H2O完全轉化為MgCl2,否則未完全
(2)實驗室制備并收集純凈乙烯
①有的同學通過乙醇制備乙烯,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該實驗除乙醇外,所需的試劑或用品(不包括儀器)有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沸石.
②有的同學探究其它制備乙烯的方法,他設計了圖2裝置制備乙烯.實驗結果是量筒內壁附著較多無色油狀液體,且得到很少量的氣體.
請分析氣體產率很低的原因主要是加熱溫度過高,溴乙烷大量揮發(fā),也可能是溴乙烷發(fā)生副反應等.
為增大氣體產率,在右圖裝置的基礎上,提出一點改進措施:增加冷凝回流裝置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下,0.1mol/L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
B.0.1mol/LNaHCO3溶液與0.1mol/L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 )>c(OH-)>c(H+
C.pH相同的①CH3 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種溶液的c(Na+):①>②>③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銨固體,則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現(xiàn)擬分離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圖所示的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圖中圓括號內為加入的適當試劑,中括號內為采取的適當分離方法,方框內字母代表分離得到的有關物質的名稱.

請?zhí)顚懀?br />(1)試劑:a.飽和的Na2CO3溶液,b.稀H2SO4
(2)操作:①分液;②蒸餾;③蒸餾.
(3)分離所得物質的名稱:
A乙酸乙酯,B乙醇、乙酸鈉及過量的碳酸鈉溶液,C乙酸鈉溶液和Na2CO3溶液,D乙酸和硫酸鈉溶液(及H2SO4),E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研究CO2的利用對促進低碳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1)已知拆開1molH2、1molO2和液態(tài)水中1molO-H鍵使之成為氣態(tài)原子所需的能量分別為436kJ、496kJ和462kJ;CH3OH(g)的燃燒熱為627kJ•mol-1則CO2(g)+3H2(g)═CH3OH(g)+H2O(l)△H=-93kJ•mol-1
(2)將燃煤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2CO2(g)+6H2(g)═CH3OCH3(g)+3H2O(l)
①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H}_{3}OC{H}_{3})}{{c}^{2}(C{O}_{2})×{c}^{2}({H}_{2})}$;
②已知在某壓強下,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不同投料比時,CO2的轉化率如圖所示.該反應的△H<0(填“>”或“<”),若溫度不變,減小反應投料比[$\frac{n({H}_{2})}{n(C{O}_{2})}$],則K將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某溫度下,向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通入CO2(g)與H2(g)發(fā)生上述反應,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能表明上述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的是ABC;
A.二氧化碳的濃度         B.容器中的壓強
C.氣體的密度            D.CH3OCH3與H2O的物質的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