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課外學習小組進行實驗研究:在淺綠色的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2O2,得到黃色溶液A.他們對其中的氧化產(chǎn)物進行研究.
(1)查閱資料表明
①有關物質(zhì)的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H2O2>Br2>Fe3+
②Br2可以將SCN-氧化成(SCN)2         
③H2O2 的還原產(chǎn)物為H2O
(2)提出假設
假設1:H2O2僅將Br-氧化成Br2,黃色溶液是由Br2溶于水形成的.
假設2:H2O2僅將Fe2+氧化成Fe3+,黃色溶液是由Fe3+溶于水形成的.
假設3:H2O2同時將Br-、Fe2+氧化成Br2、Fe3+,黃色溶液是由Br2、Fe3+溶于水形成的.
參照查閱的資料,上述假設1、2中不成立的是
 
 (填序號).理由是
 

(3)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3成立.進行實驗.請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限選實驗試劑:3mol?L-1H2SO4、1mol?L-1NaOH、0.1mol?L-1KSCN、淀粉-KI溶液、CCl4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步驟1:取1mLA溶液于一試管中,加入約2mL的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
 
步驟2:
 
 
(4)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寫出在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中加入H2O2 使FeBr2完全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考點:性質(zhì)實驗方案的設計
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2)根據(jù)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H2O2>Br2>Fe3+,則還原性的順序為Fe2+>Br-,所以在淺綠色的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2O2,先氧化二價鐵后氧化溴離子來分析;
(3)根據(jù)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與稀H2O2反應,生成Br2、Fe3+,步驟1:取1mL溶液于一試管中,加入約2mL的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根據(jù)CCl4層的顏色來分析有無溴單質(zhì)生成;步驟2:滴加KSCN觀察溶液顏色是否變血紅色判斷是否有三價鐵離子生成;
(4)根據(jù)以上分析,F(xiàn)eBr2(經(jīng)酸化)溶液中加入H2O2 使FeBr2完全反應生成溴單質(zhì)、三價鐵和水結(jié)合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配平;
解答: 解:(2)根據(jù)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H2O2>Br2>Fe3+,則還原性的順序為Fe2+>Br-,所以在淺綠色的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2O2,先氧化二價鐵后氧化溴離子,則不會出現(xiàn)H2O2僅將Br-氧化成Br2,黃色溶液是由Br2溶于水形成的,
故答案為:1; 如果溶液中含有Br2和Fe2+,則Br2能將Fe2+氧化為Fe3+;
(3)根據(jù)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與稀H2O2反應,生成Br2、Fe3+,步驟1:取1mLA溶液于一試管中,加入約2mL的CCl4,充分振蕩后靜置,則溶液分層,下層液體CCl4呈紅棕色說明原A溶液中有Br2;步驟2:滴加KSCN,溶液變血紅色,說明原A溶液中有三價鐵離子,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溶液分層,下層液體呈紅棕色
說明原A溶液中有Br2
步驟2:用滴管取出上層溶液于另一試管中,滴加幾滴0.1molL-1KSCN溶液變血紅色
說明原溶液A中有Fe3+
結(jié)合兩現(xiàn)象,證明假設3成立
(4)根據(jù)以上分析,H2O2 完全將FeBr2氧化生成溴單質(zhì)、三價鐵和水,離子方程式為2Fe2++4Br-+3H2O2+6H+=2Fe3++2Br2+6H2O,
故答案為:2Fe2++4Br-+3H2O2+6H+=2Fe3++2Br2+6H2O.
點評:本題主要通過實驗探究FeBr2(經(jīng)酸化)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2O2溶液反應后的產(chǎn)物并且對生成物的檢驗,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設計、分析實驗的能力,難度一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區(qū)分晶體和非晶體的最可靠的科學方法是( �。�
A、測定熔沸點的高低
B、對固體進行X射線衍射
C、看是否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
D、比較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說法正確的組合是(  )
①標準狀況下,22.4L氯氣與足量的熱NaOH溶液反應,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目為NA
②25℃時,pH=13的1.0L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
③電解精煉銅時,若陽極質(zhì)量減少64g,則轉(zhuǎn)移到陰極的電子數(shù)不一定等于2NA
④標準狀況下,33.6L氟化氫含有氟原子的數(shù)目為1.5NA
⑤2.24LCO2和2.8gN2組成的混合物中質(zhì)子數(shù)為2.8NA
⑥14gN60(分子空間結(jié)構類似C60)中含有的N-N鍵數(shù)目為1.5NA
A、③⑥B、①③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NH4HCO3溶液與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熱:NH4++HCO3-+2OH-
  △  
.
 
NH3↑+CO32-+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與雙氧水反應:2MnO4-+H2O2+6H+═2Mn2++3O2↑+4H2O
D、碳酸氫鈣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利用C、N、0三種原子拼接成了一種新型分子TetranitiBtoxycarbon(結(jié)構如圖所示),科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分子具有良好的貯能特性,一旦被合成完全可用于制造新的炸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分子的分子式為CNO3
B、分子中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
C、C、N的化合價分別為+4、+3
D、C、N、0的第一電離能依次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用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吸收含有SO2的尾氣,實驗結(jié)束后燒杯中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現(xiàn)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1)燒杯中溶液可能僅為NaHSO3溶液,寫出生成NaHSO3的離子方程式:
 

(2)假設溶液中同時存在Na2SO3和NaOH,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成分檢驗.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儀器任選,限選試劑:
稀鹽酸、稀硝酸、鐵絲、銅絲、CaCl2溶液、品紅溶液、酚酞、甲基橙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步驟1:
 

 
火焰呈黃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Na+
步驟2:
 

 

 
 
,證明原溶液中存在OH-
步驟3: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試管中,
 

 

 
品紅溶液褪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SO32-
(3)若溶液中同時存在Na2SO3和NaHSO3,為了準確測定溶液的濃度,實驗如下:
①原理:SO32-+I2+H2O═SO42-+2I-+2H+
HSO3-+I2+H2O═SO42-+2I-+3H+
②步驟:準確量取10.00mL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加幾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碘液滴定至終點,消耗碘液20.00mL;再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酸,消耗NaOH溶液23,00mL.
③計算:c(Na2SO3)=
 
mol/L,c(NaHSO3)=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B的陰離子和C的陽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兩元素的單質(zhì)反應,生成一種淡黃色的固體甲;D的L層電子數(shù)等于K、M兩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shù)之和.
(1)寫出下列元素的名稱:A
 
,B
 
,C
 
,D
 

(2)D的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相等,D的原子組成符號為
 
,它的最高價為
 
價.
(3)用電子式表示A、D兩元素形成AD2的過程:
 
;寫出C2B2的電子式
 

(4)氫元素與B、D 均可以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2:1的化合物,H2B的熔沸點高于H2D的原因是
 

(5)寫出甲和A的最高價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H2C2O4、KMnO4、H2SO4混合發(fā)生反應: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某同學根據(jù)上述原理和溶液褪色時間,設計實驗測定反應速率,實驗記錄如下表(各實驗均在室溫下進行):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實驗編號燒杯中所加的試劑及其用量(mL)加入少
量固體
溶液褪色
時間(s)
0.6mol/L H2C2O4溶液H2O0.2mol/L KMnO4溶液3mol/L
稀硫酸
130.020.030.020.01.8
215.015.010.03.6
330.020.030.020.0K2SO41.8
430.020.030.020.0MnSO40.6
A、實驗3、4說明K+對該反應有催化作用
B、實驗2中x=10
C、實驗1、2說明反應速率只與KMnO4濃度有關
D、實驗1、4可推出實驗1中反應速率變化:起初較小,后明顯變大,又逐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E、F,其中A、B的陰離子與C、D的陽離子的電子排布式均為ls22s22p6,A原子核外有2個未成對電子,C單質(zhì)可與熱水反應但不能與冷水反應;E、F原子在基態(tài)時填充電子的軌道有9個,且E原子核外有3個未成對電子,F(xiàn)能形成與A相同價態(tài)的陰離子,且A離子半徑小于F離子.回答:
(1)B元素的名稱為
 

(2)A與F可形成兩種中學化學常見的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別為
 
 
;分子空間構型分別為
 

(3)請寫出基態(tài)原子E的價電子排布式
 

(4)上述六種元素按電負性從大到小的排列是
 
(寫元素符號表示).
(5)C、D、E、F元素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的排列是
 
(寫元素符號).
(6)A、B、C、D四種元素的簡單離子按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用離子符號表示)
 

(7)C與A形成的化合物屬于
 
晶體,此化合物和NaCl固體相比較熔點的高低關系為
 
.(用化學式表示大小關系),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