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一定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通過測量反應前后C、D裝置質(zhì)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實驗時,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裝置D中盛放的試劑分別為:D堿石灰(供選試劑為:濃硫酸、無水CaCl2、堿石灰)
(3)E在該實驗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影響測定結果
(4)若將A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測得的NaCl含量將偏。ㄌ睢捌摺薄ⅰ捌汀被颉盁o影響”).
(5)若樣品的質(zhì)量為m g,反應后C、D的質(zhì)量差分別為m1g、m2g,則該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286×({m}_{1}-\frac{18{m}_{2}}{44})}{180m}$×100%(結果用分數(shù)表示,可不化簡).

分析 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通過測量反應前后C、D裝置質(zhì)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實驗裝置可知,A中應為堿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二氧化碳,B中加熱發(fā)生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打開彈簧夾,C中可吸收水,D中堿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反應后C、D的質(zhì)量差分別為m1g、m2g,即分別為B中反應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E中堿石灰可防止空氣中的水、二氧化碳進入D中,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通過測量反應前后C、D裝置質(zhì)量的變化,測定該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實驗裝置可知,A中應為堿石灰吸收空氣中的水、二氧化碳,B中加熱發(fā)生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打開彈簧夾,C中可吸收水,D中堿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反應后C、D的質(zhì)量差分別為m1g、m2g,即分別為B中反應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E中堿石灰可防止空氣中的水、二氧化碳進入D中,
(1)由上述分析可知,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故答案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D裝置吸收二氧化碳,盛放固體干燥劑,則為堿石灰,故答案為:堿石灰;
(3)E為球形干燥管,盛放堿石灰,堿石灰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影響測定結果,
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影響測定結果;
(4)若將A裝置換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氣瓶,則C吸收的水的質(zhì)量偏大,即碳酸氫鈉、Na2CO3•10H2O含量均偏大,導致測得的NaCl含量將偏小,故答案為:偏。
(5)由上述分析可知,m1g、m2g,即分別為B中反應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則
設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水為xg,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8  44
                   x   m2g
x=$\frac{18{m}_{2}}{44}$g,
Na2CO3•10H2O分解生成的水為m1g-$\frac{18{m}_{2}}{44}$g,設Na2CO3•10H2O的質(zhì)量為y,則
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86                    180
 y                     m1g-$\frac{18{m}_{2}}{44}$g,
y=$\frac{286×({m}_{1}-\frac{18{m}_{2}}{44})}{180}$g,
樣品的質(zhì)量為m g,則該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286×({m}_{1}-\frac{18{m}_{2}}{44})}{180m}$×100%,
故答案為:$\frac{286×({m}_{1}-\frac{18{m}_{2}}{44})}{180m}$×100%.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含量的測定,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發(fā)生的反應、實驗裝置的作用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鈉的化合物的性質(zhì),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實驗室中某實驗小組同學關于硫酸銅的制取和應用,設計了以下實驗:
(1)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上圖裝置中導管B的作用你認為可能是(寫出一種)平衡試管內(nèi)外的壓強、若C的導管堵塞時防止裝置爆炸、拆除裝置前從B管口向A鼓氣使二氧化硫被全部吸收.
(2)為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某同學進行如下設計:將銅粉在坩堝(填儀器名稱)中反復灼燒,使銅與 空氣充分反應生成氧化銅,再將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反應后溶液經(jīng)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即可得到產(chǎn)品CuSO4•5H2O晶體,干燥需要控制溫度小于100℃,若溫度過高,則會導致CuSO4•5H2O失去部分結晶水.
(3)將空氣或氧氣直接通入到銅粉與稀硫酸的混合物中,發(fā)現(xiàn)在常溫下幾乎不反應.向反應液中加少量:FeSO4作催化劑,即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銅.其反應過程的第2步是:2Fe3++Cu=2Fe2++Cu2+,請寫出其第l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
(4)制取的CuSO4溶液和“另一物質(zhì)”在40-50℃混合時生成了一種難溶物質(zhì)氫化亞銅(CuH).將CuH溶解在稀鹽酸中時生成了一種氣體,這種氣體是H2,經(jīng)收集測定生成的該氣體為標況下11.2L,則被還原的離子得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0.5mol(已知Cu+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Cu+=Cu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25℃時,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0mol/L 的兩種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CH3COONa溶液.
(1)溶液①的pH>1(填“>”、“<”或“=”).
(2)溶液②顯堿性的原因是CH3COO-+H2O?CH3COOH+OH-(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填字母序號).
a.CH3COOH和CH3COONa都是弱電解質(zhì)
b.CH3COOH能抑制水的電離,CH3COONa能促進水的電離
c.水垢中的CaCO3用CH3COOH溶液充分浸泡后除去,是因為CaCO3在水中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動的結果
(4)用石墨作電極電解CH3COONa溶液時,陰極電極反應式是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某溫度時,在VL密閉容器中,A、B、C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由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
(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2B?3C.
(2)從開始到t1 min末時,用物質(zhì)C表示的反應速率為$\frac{6}{V{t}_{1}}$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T℃時,將一定量的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A(g)+bB(g)?cC(g)+dD(g),平衡后測得B氣體的濃度為0.6mol/L,恒溫下,將密閉容器中的容積擴大1倍,重新達到平衡后,測得B氣體的濃度為0.4mol/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重新達到平衡時,D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B.a+b<c+d
C.平衡向右移動D.重新達到平衡時,A氣體濃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溫度為T時,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應PCl5(g)?PCl3(g)+Cl2(g)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n(PCl3)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5)=0.0032 mol•L-1•s-1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0.025
C.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 和0.20mol Cl2,反應達到平衡前v(正)>v(逆)
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mol•L-1,則反應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銀鋅電池廣泛用作各種電子儀器的電源,其電極分別為Ag2O、Zn,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溶液,總反應為Ag2O+Zn+H2O═2Ag+Zn(OH)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電池放電時,負極上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是Zn
B.負極上發(fā)生的反應是Zn+2OH--2e-═Zn(OH)2
C.工作時,負極區(qū)溶液pH減小,正極區(qū)pH增大
D.溶液中OH-向正極移動,K+、H+向負極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在1.0L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1mol CO2和2.75mol H2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實驗測得不同溫度及壓強下,平衡時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壓強大小關系為p1<p2<p3
C.M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的值約為1.04×10-2
D.在p2及512K時,圖中N點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汽車尾氣里含有的NO氣體是由于內(nèi)燃機燃燒的高溫引起氮氣和氧氣反應所致:N2(g)+O2(g)?2NO(g)△H>0,已知該反應在2404℃時,平衡常數(shù)K=64×10-4.請回答:
(1)某溫度下,向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鐘后O2的物質(zhì)的量為0.5mol,則NO表示的反應速率0.1mol/(L•min).
(2)將N2、O2的混合氣體充入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下列變化趨勢正確的是AC(填字母序號).

(3)向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N2和O2,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與原平衡狀態(tài)相比,此時平衡混合氣中NO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該溫度下,某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N2、O2、NO的濃度分別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填“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或“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理由是$\frac{(3×1{0}^{-3})^{2}}{(2.5×1{0}^{-1})(4×1{0}^{-2})}$=9×10-4<K=64×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