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有機物燃燒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質的量相等,則此有機物的C:H=1:2
B.一種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的產(chǎn)物通過堿石灰,減少的體積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溫度>100℃)
C.某氣態(tài)烴CxHy與足量O2完全反應,如果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溫度<100℃),則y=4;若體積減少,則y<4;否則y>4
D.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消耗O2越多,烴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越大
【答案】A
【解析】解:A、有機物燃燒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質的量相等,則根據(jù)原子守恒知此有機物的C:H=1:2,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A確;
B、一種烴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的產(chǎn)物通過堿石灰,減少的體積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體積(溫度>100℃),故B錯誤;
C、根據(jù)烴燃燒方程式:CxHy+(x+ )O2 xCO2+ H2O,溫度<100℃,反應物和產(chǎn)物二氧化碳都是氣體,水是液態(tài),反應前后氣體體積變化量x+1+ ﹣x=1+ ,y取整數(shù)值時,氣體體積一定是減小的,故C錯誤;
D、根據(jù)反應關系式:4H~O2~2H2O,C~O2~CO2 , 則有4gH消耗1molO2 , 12gC消耗1molO2 , 可知等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時,烴分子中的含H量越大,耗氧量越大,即相同質量的烴,完全燃燒,消耗O2越多,H%越大,故D錯誤.
故選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3.2g Cu跟30.0mL 10.0molL﹣1的HNO3充分反應,還原產(chǎn)物有NO和NO2 , 若反應后溶液中有a mol H+ , 則此時溶液中含NO3﹣的物質的量為( 。
A.0.5a mol
B.(0.1+a)mol
C.0.1a mol
D.2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制氯水與久置的氯水相比較,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
A. 顏色相同 B. 前者能使有色布條褪色
C. 都含有H+ D. 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質的微型實驗裝置,F(xiàn)用60%硫酸溶液和亞硫酸鈉晶體反應制取SO2氣體,實驗現(xiàn)象很明顯,且不污染空氣。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變藍色
B.品紅溶液褪色
C.溴水的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紅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水稀釋0.1 mol·L-1氨水時,溶液中隨水量的增加而減小的是 ( )。
A.c(OH-)/c(NH3·H2O)
B.c(NH3·H2O)/c(OH-)
C.n(OH-)和c(H+)
D.c(H+)和c(OH-)的乘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你認為減少酸雨產(chǎn)生的途徑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減少煤作燃料 ②造高工廠煙囪 ③燃料脫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開發(fā)新能源
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常溫下某非金屬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氣體的成分,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持續(xù)通入發(fā)現(xiàn)渾濁又變澄清,由此該小組成員對氣體的成分提出猜想。
(1)[提出猜想]
猜想1:該氣體為CO2。
猜想2:該氣體為SO2。
猜想3:。
(2)為了驗證猜測,該小組設計實驗加以探究。
[實驗探究]
該小組同學按如圖所示裝置,將氣體從a端通入。
B中應該裝下列________試劑(填編號)。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鹽酸
D.澄清石灰水
(3)A中品紅溶液的作用是。
(4)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通過該實驗,該小組同學觀察到以下三個實驗現(xiàn)象:
①A中品紅溶液褪色 ②C中品紅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得出結論]
由上述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確認該氣體的成分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最多的是( )
A.分子式為C5H10O2的酯類
B.分子式為C5H10的烯烴
C.分子式為C5H12O的醇類
D.分子式為C5H12的所有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