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某實驗組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一定條件下,向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0.30molX、0.10molY和一定量的Z三種氣體,甲圖表示發(fā)生反應后各物質(zhì)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其中t0~t1階段c(Z)未畫出〕.乙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v)隨時間(t)的變化,四個階段都只改變一種條件(催化劑、溫度、濃度、壓強,每次改變條件均不同),已知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

回答下列問題:
(1)若t1=5min,則t0~t1階段以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v(X)=0.018mol•L-1•min-1
(2)在t2~t3階段Y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則此階段開始時v<v(填“>”、“=”或“<”).
(3)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此階段的平衡常數(shù)K=2.8.
(4)t5~t6階段容器內(nèi)Z的物質(zhì)的量共增加0.10mol,在反應中熱量變化總量為a 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3X(g)?2Y(g)+Z(g)△H=-10akJ/mol.
在乙圖Ⅰ~Ⅴ處平衡中,平衡常數(shù)最大的是Ⅴ.
(5)若起始實驗條件不變,重新向該容器中加入0.60mol X、0.20mol Y和0.080mol Z,反應至平衡狀態(tài)后X的轉(zhuǎn)化率=60%.

分析 (1)由圖象計算X的濃度變化,根據(jù)反應速率v(X)=$\frac{△c(X)}{△t}$計算;
(2)t4~t5階段正逆反應速率減小且相等,如果是降低溫度,平衡移動發(fā)生移動,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根據(jù)Y、X濃度的變化判斷二者計量數(shù)關系,根據(jù)t4~t5階段判斷化學方程式;由圖乙可知t2時增大了某一物質(zhì)的濃度,已知t2-t3階段,Y的體積分數(shù)變小,則增大了Z的濃度,根據(jù)平衡移動來判斷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
(3)由(2)分析可知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此時平衡常數(shù)不變;
(4)計算生成1molZ反應的熱量變化,結(jié)合方程式書寫熱化學方程式;降溫時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5)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不變計算重新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計算X的減小量,即可計算X的轉(zhuǎn)化率.

解答 解:(1)圖甲中t0~t1階段X濃度變化為0.15mol/L-0.06mol/L=0.09mol/L,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v(X)=$\frac{△c(X)}{△t}$=$\frac{0.09mol/L}{5min}$=0.018 mol•L-1•min-1,
故答案為:0.018 mol•L-1•min-1
(2)t3~t4階段與t4~t5階段正逆反應速率都相等,而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如果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降低反應溫度,平衡移動發(fā)生移動,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則t4~t5階段應為減小壓強;反應中X的濃度變化為0.15mol/L-0.06mol/L=0.09mol/L,Y的濃度變化為0.11mol/L-0.05mol/L=0.06mol/L,反應中X與Y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0.09:0.06=3:2,則該反應中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前后相等,則有:3X(g)?Z(g)+2Y(g),
由圖乙可知t2時增大了某一物質(zhì)的濃度,已知t2-t3階段,Y的體積分數(shù)變小,則增大了Z的濃度,增大Z的濃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動,所以v正小于v逆;
故答案為:<;
(3)由(2)分析知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t2~t3階段為增加組分濃度,t5~t6階段正逆反應速率均有突變,為改變溫度,所以t4~t5階段的平衡常數(shù)等于t2~t3階段的平衡常數(shù)K=$\frac{c(Z)•c(Y)^{2}}{c(X)^{3}}$=$\frac{0.05mol/L×(0.11mol/L)^{2}}{(0.06mol/L)^{3}}$=2.8,
故答案為:減小壓強;2.8;
(4)t5~t6階段容器內(nèi)Z的物質(zhì)的量共增加0.10mol,在反應中熱量變化總量為a kJ,則生成1molZ,熱量變化為10a kJ,由于降溫Z的量增加,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所以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3X(g)?2Y(g)+Z(g)△H=-10a kJ/mol.降溫時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所以Ⅴ時平衡常數(shù)最大,
故答案為:3X(g)?2Y(g)+Z(g)△H=-10a kJ/mol;Ⅴ;
(5)3X(g)?2Y(g)+Z(g)
起始量(mol)0.6          0.2     0.08
變化量(mol)3a           2a       a
平衡量(mol)0.6-3a       0.2+2a   0.08+a
則平衡常數(shù)K=$\frac{(\frac{0.2+2a}{V})^{2}×(\frac{0.08+a}{V})}{(\frac{0.6-3a}{V})^{3}}$=2.8,a=0.12,反應至平衡狀態(tài)后X的轉(zhuǎn)化率=$\frac{3×0.12mol}{0.6mol}×100%$=60%,
故答案為:60%.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計算,為高頻考點,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難度較大,注意從乙圖判斷各階段的影響因素,此為解答該題的關鍵,易錯點為各階段影響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裝置中,金屬鎂、鋁和電流表通過導線相連:
(1)若燒杯中溶液為稀硫酸,兩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負極Mg-2e-=Mg2+;
正極2H++2e-=H2↑.
(2)若燒杯中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兩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負極Al+4OH--3e-=AlO2-+2H2O;
正極2H2O+2e-=H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亞氯酸鈉(NaClO2)是重要漂白劑,探究小組按如圖裝置進行NaClO2的制取.

已知:NaClO2飽和溶液在低于38℃時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時析出NaClO2,高于60℃時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已知裝置A中反應產(chǎn)生ClO2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反應結(jié)束后通入適量的空氣,其目的是將ClO2吹入到裝置B進行反應.
(2)裝置B中反應生成NaClO2,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2ClO2+H2O2=2ClO2-+2H2O+O2;
反應后的溶液中陰離子除了ClO${\;}_{2}^{-}$、ClO${\;}_{3}^{-}$、Cl-、ClO-、OH-外還可能含有的一種陰離子是SO42-;檢驗該離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鹽酸,再加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SO42-;
(3)請補充從裝置B反應后的溶液中獲得NaClO2晶體的操作步驟.
①減壓,55℃蒸發(fā)結(jié)晶;②趁熱過濾;③用38℃~60℃熱水洗滌;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B中的冷水浴,可能導致產(chǎn)品中混有的NaClO3和NaCl雜質(zhì)含量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苯乙酸是有機合成的中間產(chǎn)物,下面是它的一種實驗室合成路線:
+H2O+H2SO4$\stackrel{100~130℃}{→}$+NH4HSO4
制備苯乙酸的裝置示意圖如下(加熱和夾持裝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點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問題:
(1)在250mL三口瓶a中加入70mL 70%的足量的硫酸.配制此硫酸時,加入蒸餾水與濃硫酸的先后順序是先加水、再加入濃硫酸.
(2)將a中的溶液加熱至100℃,緩緩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然后升溫至130℃繼續(xù)反應.在裝置中,儀器B的作用是滴加苯乙腈;儀器c的名稱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回流.
(3)反應結(jié)束后加適量冷水,再分離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便于苯乙酸析出.
下列儀器中可用于分離苯乙酸粗品的是BCE(填標號).
A.分液漏斗B.漏斗C.燒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4)提純粗苯乙酸的方法是重結(jié)晶,最終得到44g純品,則苯乙酸的產(chǎn)率是9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向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在溫度為T時發(fā)生如下反應PCl5(g)?PCl3(g)+Cl2(g)△H=+124kJ•mol-1.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表:
時間t/s050150250350
n(PCl3)/mol00.160.190.20.2
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5)=0.0016mol/(L•s)
(2)溫度為T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0.025
(3)上述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時,PCl3的體積分數(shù)為16.7%
要提高平衡時PCl3的體積分數(shù),可采取的措施有CD
A.溫度不變,壓縮容器體積增大壓強       B.使用高效催化劑
C.溫度和體積不變,減小PCl5的起始量     D.體積不變,提高反應溫度
(4)在溫度為T時,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5mol PCl5和a mol Cl2平衡時PCl5的轉(zhuǎn)化率仍為20%,則a=0.1
(5)在熱水中,五氯化磷完全水解,生成磷酸(H3P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PCl5+4H2O=H3PO4+5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圖為實驗室制溴苯的實驗裝置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室制溴苯的化學方程式
(2)雙球U型管中盛放的試劑是CCl4,目的是吸收溴蒸氣,防止HBr的檢驗.
(3)試管中盛放的硝酸銀溶液,則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有淡黃色沉淀生成,離子方程式為Ag++Br-=AgBr
(4)試管上方的導管為什么不能伸入溶液中?
(5)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餾、②水洗、③用干燥劑干燥、④10%NaOH溶液潤洗、⑤水洗.正確的操作順序是B.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②④①⑤③
(6)1866年凱庫勒提出了苯的單、雙鍵交替的正六邊形平面結(jié)構,解釋了苯的部分性質(zhì),但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它不能解釋下列ad事實(填入編號).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溴苯?jīng)]有同分異構體           d.鄰二溴苯只有一種
(7)現(xiàn)代化學認為苯分子碳碳之間的鍵是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特殊的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低碳經(jīng)濟”已成為科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1)已知:H2O(g)═H2O(l)△H=-44.0kJ/mol
2CO(g)+O2(g)═2CO2(g)△H=-566.0kJ/mol             
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2)用惰性電極電解強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乙烯,其原理如圖所示,b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2CO2+12H++12e-=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在實驗室制取乙烯的裝置圖(如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燒瓶.A中除了需要加入的兩種反應試劑外,還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其作用為避免混和液在受熱沸騰時劇烈跳動(暴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_{170℃}^{濃硫酸}$CH2=CH2↑+H2O.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和脫水劑.實驗后期當A中溶液顏色變?yōu)楹谏珪r,將制得的乙烯氣體直接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能否證明乙烯發(fā)生了加成反應?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雜質(zhì)氣體中混有SO2氣體,SO2有還原性,也能使Br2水褪色,因而不能確定是乙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為了獲得乙烯氣體(可含水蒸氣),應該在發(fā)生裝置與性質(zhì)檢驗裝置之間安裝洗氣瓶,瓶內(nèi)裝入NaOH 溶液 (填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鉻是用途廣泛的金屬,但在生產(chǎn)過程中易產(chǎn)生有害的含鉻工業(yè)廢水.
I、還原沉淀法是處理含Cr2O42- 和CrO72-工業(yè)廢水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工藝流程如下: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黃色)+2H+?Cr2O72- (橙色)+H2O
(1)若平衡體系中,pH=0時溶液顯橙色.
(2)以石墨為電極,電解Na2CrO4制備Na2Cr2O7的裝置如圖1所示.

a極的名稱是負極;b極直接相連一極的反應式為2H2O-4e-=4H++O2↑.
(3)第②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第②步反應后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燒堿,若溶液中c(Fe3+)=2.0×10-12mol•L-1,則溶液中c(Cr3+)=3×10-5mol•L-1.(已知Ksp[Fe(OH)3]=4.0×10-38 mol•L-1,Ksp[Cr(OH)3]=6.0×10-31 mol•L-1).
II、探究CrO3的強氧化性和熱穩(wěn)定性
(4)CrO3遇有機物(如酒精)時猛烈反應以至著火.若該過程中乙醇被氧化成乙酸,CrO3被還原成綠色的Cr2(SO43.補充并配平下列反應式:
aCrO3+bC2H5OH+cH2SO4=dCr2(SO43+eCH3COOH+fR
b:c:f=1:2:3.
(5)CrO3的熱穩(wěn)定性差,加熱時逐步分解,其固定殘留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B點時生成固體的化學式為Cr2O3.(固體殘留率=$\frac{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原始固體的質(zhì)量}$×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