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下列條件下,兩種氣體的分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
A.同溫度、同體積的N2和O2B.同壓強、同體積的H2和CH4
C.同質(zhì)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D.同體積、同密度的CO2和N2

分析 A.由于氣體的壓強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
B.溫度不同,則氣體分子之間的距離可能不同,其分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
C.CO、N2摩爾質(zhì)量相同,則等質(zhì)量的兩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
D.同體積、同密度的二氧化碳和氮氣其質(zhì)量相同,因為摩爾質(zhì)量不同,二者物質(zhì)的量不相同.

解答 解:A.影響氣體體積的外因是溫度和壓強,由于氣體的壓強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故A錯誤;
B.溫度不同,則氣體分子之間的距離可能不同,因此其分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故B錯誤;
C.CO、N2摩爾質(zhì)量相同,則等質(zhì)量的兩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因此分子數(shù)一定相同,故C正確;
D.同體積、同密度的二氧化碳和氮氣其質(zhì)量相同,因為摩爾質(zhì)量不同,二者物質(zhì)的量不相同,所以其分子數(shù)一定不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應用,難度不大,注意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影響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列有關(guān)裝置對SO2的性質(zhì)及空氣中SO2的含量進行探究(裝置的氣密性已檢查):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2)滴加濃硫酸之前,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N2,再關(guān)閉彈簧夾.此操作的目的是排除裝置中氧氣對實驗的干擾.
(3)實驗過程裝置B中沒有明顯變化.實驗結(jié)束取下裝置B,從中分別取少量溶液于兩支潔凈試管中.向第1支試管中滴加適量氨水出現(xiàn)白色沉淀BaSO3(填化學式);向第2支試管中滴加適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現(xiàn)白色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裝置C中的溶液中出現(xiàn)淡黃色渾濁,該實驗證明SO2具有氧化 性.
(5)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6)實驗后,測定裝置D中溶液呈堿性.溶液為什么呈堿性呢?大家有兩種不同的假設(shè):①是生成的Na2SO3水解;②是氫氧化鈉剩余.請設(shè)計實驗方案證明哪種假設(shè)成立.可任選下列試劑進行實驗: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與結(jié)論
1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變紅
2
(7)另一小組利用裝置E進行實驗:SO2性質(zhì)實驗之后,用注射器對實驗室內(nèi)空氣進行取樣.并向裝置E中共注入V mL(已折算為標況下體積)的空氣,當溶液剛好褪色時,停止實驗.請計算該空氣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用含V的代數(shù)式表示)$\frac{2.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一種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種或幾種離子,向該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單質(zhì)被還原,則以下推測中不正確的是(  )
A.一定有I-B.可能含F(xiàn)e3+C.可能有Cl-D.不含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哪種物質(zhì)所含原子數(shù)與0.3molH2O2所含原子數(shù)相等( 。
A.0.6molCaOB.0.2molH2SO4C.0.15molH3PO4D.0.4mol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1)相同質(zhì)量的SO2氣體和SO3氣體,其分子數(shù)之比為5:4,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5:6,相同條件下(同溫同壓)的體積之比為5:4,密度之比為4:5.
(2)SO2與O2的混合氣體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則SO2與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3:4,這種混合氣體的密度是同溫同壓下氧氣密度的$\frac{10}{7}$倍.
(3)含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質(zhì)的量是0.6mol.
(4)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04mol C和 31.76gD,則C的摩爾質(zhì)量為106g/mol.
(5)如果某金屬氯化物MCl3 13.35g,含有Cl- 0.3mol,則該氯化物的摩爾質(zhì)量是133.5g/mol,金屬M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某化學反應2A(g)?B(g)+C(g)在三種不同條件下進行,其中實驗Ⅰ、Ⅱ在800℃,實驗Ⅲ在820℃,B、C的起始濃度都為0,反應物A的濃度(mol•L-1)隨時間(min)變化如圖所示.
請回答:
(1)在實驗Ⅰ中,反應在20min至30min內(nèi)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5mol•L-1•min-1
(2)把實驗Ⅱ和實驗Ⅰ比較,可能隱含的條件是使用了催化劑.
(3)根據(jù)實驗Ⅲ和實驗Ⅰ比較,可推測該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該正反應是吸熱(“放熱”或“吸熱”)反應.
(4)與實驗Ⅰ比較,若將實驗Ⅰ中A的起始濃度改為1.2mol•L-1,其他條件不變,則達到平衡時,所用時間<實驗Ⅰ(填“>”“<”或“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1.00L 1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16.8L標準狀況下的CO2氣體,所得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 。
A.Na2CO3B.NaHCO3
C.Na2CO3和NaHCO3D.NaOH、Na2CO3和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guān)實驗操作與結(jié)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A向某鈉鹽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說明該鹽一定是碳酸鹽
B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過量的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無色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熱后,產(chǎn)生是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說明溶液液中含有NH4+
D某無色氣體通過灼熱的CuO,CuO變?yōu)榧t色該氣體一定為氫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現(xiàn)有金屬單質(zhì)A、B 和氣體甲、乙、丙、丁及物質(zhì)C、D、E、F、G.其中B是地殼中含量第一的金屬,E、F、G中均含有同一種金屬元素,氣體丁溶于水呈堿性.他們之間能發(fā)生如下反應(圖中有些反應的產(chǎn)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②③④⑤⑥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①②③⑥;(填序號)
(2)寫出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2K+2H2O=2KOH+H2↑;
(3)寫出E與G的水溶液混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lCl3+3KAlO2+6H2O═4Al(OH)3↓+3KCl;
(4)向100mLFeBr2的溶液中通入1.12L標準狀況下黃綠色氣體乙,最后知溶液中有四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則原FeBr2的溶液中FeBr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67mol/L.(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