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6955  126963  126969  126973  126979  126981  126985  126991  126993  126999  127005  127009  127011  127015  127021  127023  127029  127033  127035  127039  127041  127045  127047  127049  127050  127051  127053  127054  127055  127057  127059  127063  127065  127069  127071  127075  127081  127083  127089  127093  127095  127099  127105  127111  127113  127119  127123  127125  127131  127135  127141  127149  203614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的是

A.圖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線,圖中a點所示的溶液是80℃時KNO3的不飽和溶液

B.圖2表示某放熱反應分別在有、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C.圖3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得到滴定曲線

D.圖4 表示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隨著Ba(OH)2溶液體積V的變化,沉淀總物質(zhì)的量n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部分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電離平衡常數(shù)(25 ℃)

K1=1.77×10-4

K1=4.9×10-10

Ki1=4.3×10-7

Ki2=5.6×10-11

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中和等體積、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B.相同溫度時,等濃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

C.2CN-+H2O+CO2 = 2HCN+CO32-

D.2HCOOH+CO32-= 2HCOO-+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溶液中有關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NaHSO3溶液呈酸性,則有:c(Na+)>c(HSO3-)>c(SO32-)>c(H+)>c(OH-)

B.pH相等的CH3COONa和Na2CO3兩種溶液:c(CH3COONa)<c(Na2CO3)

C.強酸HA溶液與弱堿M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有:c(M+)=c(A-)

D.0.1 mol·L-1的 NaHA 溶液pH=1則有c(Na+)=c(H2A)+c(HA-)+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方程式可簡明地體現(xiàn)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已知:氧化還原反應:

FeCl3+H2S=FeCl2+S;PbO2+4HCl=PbCl2+Cl2↑+2H2O

2Fe(OH)2+Cl2+2KOH=2Fe(OH)3+2KCl;Cl2+2KOH=KCl+KClO+H2O

水溶液中的復分解反應:(Se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34)

CuSO4+H2S=CuS↓+H2SO4;H2SeO4+2NaN3=Na2SeO4+2HN3;HN3+Na2S=NaN3+H2S

熱分解反應:

BaCO3BaO+CO2↑;MgCO3MgO+ CO2↑;CuCO3CuO+ CO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PbO2>Fe3+>S

B.還原性(堿性溶液):Fe(OH)2>KCl>Cl2

C.酸性(水溶液):H2S>H2SO4>H2SeO4>HN3

D.熱穩(wěn)定性:CaCO3>FeCO3>Ag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8g Fe全部溶于一定濃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1.12L,測得反應后溶液的pH為1。若反應前后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反應后溶液中存在Fe3+和Fe2+ B.1.12L氣體是NO、NO2的混合氣體

C.反應后溶液中c(NO3-)=0.85mol/L D.反應后的溶液最多還能溶解1.4g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7分)實驗室中有一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某學生用0.10 mol·L-1 NaOH標準溶液進行測定鹽酸的濃度的實驗。請完成下列填空:

取20.00 mL待測鹽酸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劑,用自己配制的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重復上述滴定操作2~3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

編號

NaOH溶液的濃度

(mol·L-1)

滴定完成時,NaOH溶液滴入的體積(mL)

待測鹽酸的體積(mL)

1

0.10

22.50

20.00

2

0.10

25.80

20.00

3

0.10

22.62

20.00

(1)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 。

(2)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鹽酸的濃度約為___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如圖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然后輕輕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

(4)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確)會造成測定結(jié)果偏高的有_______(填選項字母)。

A.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潤洗

C.錐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稱量NaOH固體中混有Na2CO3固體

E.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共12分)原子序數(shù)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種短周期元素X、Y、Z、W,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鄰,Z、W位于同主族。

(1)Z原子的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為 ;

(2)化合物甲由元素X與Y組成,1mol甲含18mol電子,請寫出甲的電子式: ;

(3)由X、Y、Z、W四種元素組成的一種正鹽,該鹽的水溶液呈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4)已知離子化合物乙由X、Y、Z、W四種元素組成,乙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氯水反應,1mol 乙能與過量NaOH濃溶液反應,最多可生成22.4L氣體(標準狀況)。寫出加熱條件下乙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5)用亞硝酸氧化化合物甲,可生成氮的另一種氫化物,該氫化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43,其中氮原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7.7%,該氫化物的分子式為 。該氫化物受撞擊時完全分解為氮氣和氫氣,則2.15g該氫化物受撞擊后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5分)CO2和CH4是兩種重要的溫室氣體,通過CH4和CO2反應制造更高價值化學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標。

(1)250℃時,以鎳合金為催化劑,向4 L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發(fā)生如下反應:

CO2 (g)+CH4(g) 2CO(g)+2H2(g)。平衡體系中各組分體積分數(shù)如下表:

物質(zhì)

CH4

CO2

CO

H2

體積分數(shù)

0.1

0.1

0.4

0.4

①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

②已知: 《1》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2》CO(g)+H2O (g)=CO2(g)+H2 (g) △H=+2.8 kJ·mol-1

《3》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

反應CO2(g)+CH4(g)2CO(g)+2H2(g) 的△H=________________

(2)以二氧化鈦表面覆蓋Cu2Al2O4為催化劑,可以將CO2和CH4直接轉(zhuǎn)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圖所示。250~300℃時,溫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

②為了提高該反應中CH4的轉(zhuǎn)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③將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離子方程式為 。

(3)①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①如果尋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質(zhì),下列建議合理的是_____。

A.可在堿性氧化物中尋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尋找

C.可在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zhì)中尋找

②Li2O吸收CO2后,產(chǎn)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釋放CO2。原理是:在500℃,CO2與Li4SiO4接觸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熱至700℃,反應逆向進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說明該原理的化學方程式是 。

(4)利用反應A可將釋放的CO2轉(zhuǎn)化為具有工業(yè)利用價值的產(chǎn)品。

反應A:CO2+H2OCO+H2+O2

高溫電解技術能高效實現(xiàn)(3)中反應A,工作原理示意圖如下:

CO2在電極a放電的反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建人高復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4分)某同學利用下列裝置實現(xiàn)銅與濃硝酸、稀硝酸反應,過程如下:

I.取一段銅絲,用稀硫酸除去銅銹[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Ⅱ.將洗滌后的銅絲做成匝數(shù)較多的螺旋狀。

III.按如圖所示裝置連接儀器、檢查氣密性、裝入化學試劑。

(1)過程I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寫出過程III中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

(3)過程III的后續(xù)操作如下:

①打開止水夾a和b,輕推注射器,使?jié)庀跛崤c銅絲接觸,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一段時間后使反應停止的操作是 ,關閉a,取下注射器。

②打開b和分液漏斗活塞,當玻璃管充滿稀硝酸后,關閉b和分液漏斗活塞,打開a,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稀硝酸充滿玻璃管的實驗目是 ,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4)另取3支盛滿NO2氣體的小試管分別倒置在盛有常溫水、熱水和冰水的3只燒杯中,發(fā)現(xiàn)液面上升的高度明顯不一致。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忽略溫度對氣體體積的影響):

實驗編號

水溫/℃

液面上升高度

1

25

超過試管的2/3

2

50

不足試管的2/3

3

0

液面上升超過實驗1

①根據(jù)上表得出的結(jié)論是溫度越 (填“高”或“低”),進入試管中的溶液越多。

②查閱資料:a.NO2與水反應的實際過程為:2NO2+H2O=HNO3+HNO2 3HNO2 =HNO3+2NO+H2O;

b.HNO2不穩(wěn)定。

則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河北省高一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元素的單質(zhì)一定是由還原該元素的化合物來制得

B.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強的氧化性

C.陽離子只能得到電子被還原,陰離子只能失去電子被氧化

D.在化學反應中,得電子越多的氧化劑,其氧化性就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