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32571  32579  32585  32589  32595  32597  32601  32607  32609  32615  32621  32625  32627  32631  32637  32639  32645  32649  32651  32655  32657  32661  32663  32665  32666  32667  32669  32670  32671  32673  32675  32679  32681  32685  32687  32691  32697  32699  32705  32709  32711  32715  32721  32727  32729  32735  32739  32741  32747  32751  32757  32765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下有甲、乙兩容積相等的容器。

(1)向甲容器中通入3 mol N2和4 mol H2,反應(yīng)達(dá)到平衡時,生成NH3 a mol。此時,NH3的物質(zhì)的量分?jǐn)?shù)是__________。若在達(dá)到平衡狀態(tài)的甲容器中通入少量的N2,則達(dá)到新平衡時,體系中N2的體積分?jǐn)?shù)將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向乙中通入2 mol NH3,欲使反應(yīng)達(dá)到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與(1)中第一次平衡相同,則起始時還需通入__________mol N2和__________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實驗者設(shè)計的驗證銀圓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濃硝酸后生成NO2氣體中含有NO的實驗裝置圖。常溫時,NO2與N2O4同時存在;在低于0 ℃時,幾乎只有無色的N2O4晶體存在。

(1)反應(yīng)前先打開A中的活塞K1,持續(xù)通一段時間N2,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裝置中缺B,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yīng)結(jié)束后,打開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氣,D瓶內(nèi)氣體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通入的是熱氧氣,則瓶內(nèi)氣體的顏色比以前更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

(4)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a儀器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測定該銀圓中銀的質(zhì)量分?jǐn)?shù),還需進行的主要實驗操作是:將A中溶液倒入燒杯中,然后加入過量的NaCl溶液,隨后進行的操作為____________(用ABCD字母排序),最后測定溶液中Ag+的質(zhì)量。

A.洗滌          B.過濾          C.稱量          D.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A為酸式鹽,B為某二價主族金屬元素的化合物,C、D、F、G、I在常溫常壓下均呈氣態(tài),且D燃燒時產(chǎn)生的氧炔焰常用來焊接或切割金屬。等物質(zhì)的量A、B與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應(yīng)。圖中反應(yīng)條件(除高溫外)均已略去。

(1)寫出B的電子式___________,D的結(jié)構(gòu)簡式___________。

(2)寫出A與B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I氣體通入溶有飽和C氣體的NaCl溶液,是侯氏制堿法的一步關(guān)鍵反應(yīng),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并加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Fe3O4能溶于M溶液并產(chǎn)生F氣體,該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機物A為食品包裝紙的常用防腐劑。A難溶于水,但在酸性條件下會水解,且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C4H4O4)和2 mol甲醇。通常狀況下,B為無色晶體,可使溴水褪色,且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

(1)B分子所含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是無支鏈的直鏈分子,下列關(guān)于B分子空間結(jié)構(gòu)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①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②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③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④所有的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3)A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pH=2的H3IO5(高碘酸)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混合溶液呈酸性,0.01 mol·L-1的HIO3(碘酸)或HMnO4(高錳酸)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混合溶液均呈中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高碘酸是____________(填寫“強酸”或“弱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高碘酸和硫酸錳在溶液中反應(yīng)生成高錳酸、碘酸及硫酸,此反應(yīng)的氧化劑是____________,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或?qū)嶒炈贸龅慕Y(jié)論一定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代號)。

A.用98%的濃硫酸配制100 g 10%的稀硫酸溶液時,除使用量筒外還需用到容量瓶

B.用滲析法分離淀粉中混有的NaNO3雜質(zhì)

C.無法用分液漏斗將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體分離

D.某無色溶液中加入鹽酸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則溶液中一定含

E.SO2、乙烯、乙炔通入溴水都能被氧化而使溴水褪色

F.用堿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 0 mol·L-1的KMnO4溶液

H.在中學(xué)“硫酸銅晶體里結(jié)晶水含量測定”的實驗中,稱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A是農(nóng)藥生產(chǎn)中的一種中間體,其結(jié)構(gòu)簡式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有機物A屬于芳香烴

B.有機物A可以和Br2的CCl4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

C.有機物A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可以發(fā)生消去反應(yīng)

D.1 mol 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yīng),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K2CO3樣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種雜質(zhì)中的一種或兩種,現(xiàn)將13.8 g樣品加入足量水中,樣品全部溶解,再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得到9 g沉淀。下列對樣品所含雜質(zhì)的正確判斷是

A.肯定沒有KNO3                                       B.肯定有KNO3,可能還有Na2CO3

C.肯定沒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沒有Na2CO3和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向甲乙兩個容積均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別充入2 mol A、4 mol B和1 mol A、2 mol B。相同條件下,發(fā)生下列反應(yīng):A(g)+2B(g)xC(g);ΔH<0。測得兩容器c(A)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氣可使A的轉(zhuǎn)化率降低

C.將乙容器單獨升溫,c(A)可達(dá)到0.78 mol·L-1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4 mol B,平衡時甲容器中c(A)大于1.56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高鐵酸鈉(Na2FeO4)對河水、湖水消毒是城市飲水處理的新技術(shù)。已知反應(yīng):

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B.Na2FeO4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C.3 mol Na2O2發(fā)生反應(yīng),有12 mol 電子轉(zhuǎn)移

D.在Na2FeO4中Fe為+4價,具有強氧化性,能消毒殺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