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關于基因工程的問題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偶蹄動物傳染病,目前常用接種弱毒疫苗的方法預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該病毒的一種結構蛋白VP1.科學家嘗試利用轉(zhuǎn)基因番茄來生產(chǎn)口蹄疫疫苗,過程如圖所示.

(1)口蹄疫病毒的VP1蛋白進入動物體內(nèi),能引起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VP1蛋白在免疫反應中稱為
 

(2)口蹄疫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為RNA,要獲得VP1基因可用
 
的方法合成DNA,再用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將VP1基因片段切下.

(3)如圖所示,若用2種識別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從合成的DNA上切下VPI目的基因,并將之取代質(zhì)粒pZHZ1(3.7kb,1kb=1000對堿基)上相應的E-F區(qū)域 (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組質(zhì)粒pZHZ2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開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開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開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開
(4)已知在質(zhì)粒pZHZl中,限制酶G切割位點距限制酶E切割位點0.8kb,限制酶H切割位點距限制酶F切割位點O.5kb.若分別用限制酶G和H酶切兩份重組質(zhì)粒pZHZ2樣品,據(jù)下表所列酶切結果判斷VPI目的基因的大小為
 
kb;并將目的基因內(nèi)部的限制酶G和H切割位點標注在圖中.
G H
1.6kb 1.2kb
3.1kb 3.5kb
(5)上述目的基因模板鏈中的TGA序列對應1個密碼子,翻譯時識別該密碼子的tRNA上相應的堿基序列是
 

(6)過程⑥的培養(yǎng)基中除了加入各種必需營養(yǎng)物質(zhì)和
 
等激素外,還需要添加
 
 篩選出含有重組質(zhì)粒的葉片小段.
(7)獲得表達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進行免疫效力的測定.具體方法是:將轉(zhuǎn)基因番茄葉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體內(nèi),每半個月注射1次,3次后檢測豚鼠血液內(nèi)產(chǎn)生的
 
的數(shù)量.為了使結果可信,應設2組對照,分別注射
 
 和
 
考點:基因工程的應用
專題:
分析:圖1表示利用轉(zhuǎn)基因番茄來生產(chǎn)口蹄疫疫苗,而口蹄疫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為RNA,因此要獲得目的基因必須使用逆轉(zhuǎn)錄的方法獲得.一種限制性內(nèi)切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從合成的DNA上切下VPI目的基因,并將之取代質(zhì)粒pZHZ1上相應的E-F區(qū)域.計算VPI基因大小關鍵要能獲取題圖和題干中的有效信息.
解答: 解:(1)抗原是指能夠引起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zhì).因此口蹄疫病毒的VP1蛋白在免疫反應中稱為抗原.
(2)口蹄疫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為RNA,可以以RNA為模板逆轉(zhuǎn)錄獲得VPI基因.
(3)一種限制性內(nèi)切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從合成的DNA上切下VPI目的基因,并將之取代質(zhì)粒pZHZ1上相應的E-F區(qū)域 (0.2kb),所以重組質(zhì)粒中同時含有EF切割位點,答案選A.
(4)由酶切結果可推測目的基因內(nèi)部也有限制酶G和H的識別位點,設限制酶G的識別位點距E點有a kb,距F點有bkb;限制酶H的識別位點距E點有c kb,距F點有dkb;則有0.8+a=1.6,d+0.5=1.2;GH大半環(huán)之間距離為3.7-0.2-0.8-0.5=2.2,有b+0.5+2.2=3.1,c+0.8+2.2=3.5,a=0.8、b=0.4、c=0.5、d=0.7,a+b=c+d=1.2.
(5)根據(jù)堿基配對原則,TGA序列對應的密碼子是ACU,密碼子ACU對應的tRNA上的反密碼子是UGA.
(6)過程⑥為植物組織培養(yǎng),需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
(7)本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注射含有VP1蛋白的提取液;未轉(zhuǎn)基因的番茄葉片提取液不含VP1蛋白.要證明VP1蛋白起疫苗的作用,可設置注射弱毒疫苗的對照組做比較.
故答案為:
(1)抗原   
(2)逆轉(zhuǎn)錄   
(3)A    
(4)1.2  
(5)UGA    
(6)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卡那霉素
(7)特異性抗體     未轉(zhuǎn)基因的番茄葉片提取液       弱毒疫苗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工程、免疫預防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識圖能力和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用數(shù)學方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nèi)容、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酶的固定化是20世紀60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技術.科研人員用海藻酸鈉作為包埋劑來固定小麥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關性質(zhì)和最佳固定條件.酶活力為固定化酶催化化學反應的總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數(shù)量.如圖甲、乙、丙為部分研究結果.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由甲圖可知,固定化酶比游離酶對溫度變化適應性更強
B、由乙圖可知,濃度為3%的海藻酸鈉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圖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復使用3次,之后若繼續(xù)使用則酶活力明顯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與底物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概念間的關系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關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問題
下面甲、乙圖為水稻葉肉細胞內(nèi)進行的兩個生理過程,其中編號表示物質(zhì).

(1)甲、乙圖分別是水稻葉肉細胞的
 
 
過程.
(2)③的功能是
 
,⑩形成的場所是
 

(3)若用放射性標記⑤中的碳,則該標記的元素最終會出現(xiàn)在乙圖中的
 
(填編號).
在一定光照和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測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濃度的CO2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外界CO2的濃度(mg/L) CO2飽和時外界CO2的濃度(mg/L) CO2飽和時植物吸收CO2的量(mg/100cm2葉?小時) 黑暗條件下植物釋放CO2的量(mg/100cm2葉?小時)
A植物 4 10 6 4
B植物 8 18 10 8
(4)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下面方框內(nèi)畫出A、B兩種植物在不同濃度CO2條件下的光合速率坐標曲線圖.
(5)若A、B植物的受光總面積分別是1.2m2、2.5m2,在CO2濃度為20mg/L的環(huán)境中光照13小時,則1天中B植物比A植物多增重
 
g葡萄糖 (取小數(shù)點后2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有關細胞分裂的問題.
不同的細胞周期長短不一.先利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某種細胞一段時間后再移至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不同間隔時間取樣,進行放射顯影,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統(tǒng)計標記細胞的百分數(shù).A:細胞核開始被標記;B:被標記細胞X開始進入分裂期;C:細胞X著絲點開始分裂;D:細胞X分裂成兩個子細胞,被標記細胞數(shù)目在增加;E:標記細胞第二次進入分裂期;F:被標記細胞的比例在減少;G:被標記細胞的數(shù)目在減少.試回答:

(1)該細胞分裂一次平均經(jīng)歷的時間為
 
h.實驗開始時細胞核中被標記的物質(zhì)是
 
,圖1中
 
期(用圖中字母表示)DNA分子穩(wěn)定性最低,適于進行誘發(fā)突變.
(2)被標記的細胞比例減少的原因
 
;
被標記的細胞數(shù)目減少的原因
 

(3)圖2分裂狀態(tài)位于圖甲的
 
(用圖中字母表示)期的前段,細胞內(nèi)含有
 
個染色體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有關免疫的問題
如圖為艾滋病病毒(HIV)通過人體T淋巴細胞膜上的CD4受體識別并侵染T淋巴細胞的,其中①~⑧表示相關的生理過程.
(1)CD4受體的化學本質(zhì)是
 

(2)HIV以
 
的方式進入T細胞,并在
 
(細胞器)的作用下脫去衣殼,釋放出
 
(物質(zhì)).
(3)過程②、⑤、⑥依次稱為
 

(4)與③過程相比,②過程中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
 

(5)H7N9是感染人的
 
病毒,侵染細胞后它與HIV都具有圖中的過程是
 
(用數(shù)字表示)
(6)從H7N9與HIV侵染人體的靶系統(tǒng)看,前者是
 
,后者是
 
,由此說明
 

(7)為防止病毒增殖,研究者用CD4受體修飾過的成熟紅細胞引誘病毒識別并侵染,取得了滅活的效果.敘述其機理是
 

(8)實踐表明通過
 
來保護易感人群是目前預防微生物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實驗探究的問題.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有人做了如下的實驗:
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培養(yǎng)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fā)現(xiàn)在這些培養(yǎng)液中出現(xiàn)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yǎng)液中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1)此實驗中的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需要嚴格控制的無關變量有
 
(至少舉出兩種).
(2)為使實驗更嚴謹,還需將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中,作為對照組.
(3)據(jù)此實驗結果,推測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同種植物在高原地區(qū)長得較為矮小,原因是紫外光可促進生長素氧化分解,進而抑制植物生長.為驗證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長,請補充下列實驗設計并完成相關的實驗分析.
材料用具:燕麥幼苗,適宜濃度的完全培養(yǎng)液,蒸餾水,瓊脂塊,刀片若干,40W白熾燈和紫外燈管等.
(4)實驗步驟
步驟一:準備2個配有培養(yǎng)支架的燒杯,分別標記為A、B.向A、B兩燒杯中加入等量且適量的完全培養(yǎng)液.
步驟二:
 
,隨機平均分成2組,分別放在A、B兩燒杯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
其中A為對照組,B為實驗組.
步驟三:在培養(yǎng)過程中,A組用40W白熾燈照射,B組
 

步驟四:切下A、兩組B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別用瓊脂塊收集生長素,并對應標記為a、b.將a、b置于
 
兩側,觀察胚芽鞘的彎曲情況.
(5)結果預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卵細胞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正確的是(  )
A、提取出來的卵細胞與精子相遇即可結合形成受精卵
B、直接進行細胞培養(yǎng)可形成試管動物
C、去核后可作為核移植的受體細胞
D、作為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但不能直接培育成轉(zhuǎn)基因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斯坦曼因發(fā)現(xiàn)能夠激活并調(diào)節(jié)適應性免疫的樹突狀細胞(DC)而分享了2011年諾貝爾獎.DC能高效地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還能有效地激發(fā)T細胞應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DC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
B、DC呈遞抗原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C、DC只參與細胞免疫而不參與體液免疫
D、若培育出能識別癌細胞的DC,則可用于癌癥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