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圖1中,B、C分別屬于初級消費者、生產者 | |
B. | 圖1中表示呼吸作用過程的是2、4、5 | |
C. | 如果A發(fā)生瘟疫,D的數量將先增加后減少最后趨于穩(wěn)定 | |
D. | 在圖2的食物鏈中,$\frac{②}{①}$的比值代表兔與狼(生物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
分析 分析圖1:圖1是某生態(tài)系統碳循環(huán)示意圖,首先根據雙向箭頭可判斷出C是生產者;其次判斷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個箭頭指向無機環(huán)境外,其他箭頭都指進來,因此B為分解者;其余均為消費者,即A和D均為消費者.圖中1表示光合作用;2、3、4和5表示呼吸作用.
分析圖2:為該生態(tài)系統中某一食物鏈及部分能量流動情況.①表示兔的同化量;②表示狼的同化量;③表示兔未同化的能量;④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B屬于分解者,C屬于生產者,A錯誤;
B、由以上分析可知,2、3、4和5表示呼吸作用,B錯誤;
C、該圖的食物鏈為:C→D→A,如果A發(fā)生瘟疫,D的天敵會減少,D數量會增加,然而生存條件有限,隨著D數量的增加,種內斗爭加劇,D的數量會減少,最后趨于穩(wěn)定,C正確;
D、在圖2的食物鏈中,①表示兔的同化量,②表示狼的同化量,③是兔未同化的能量,仍屬于其上一個營養(yǎng)級(草),④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frac{②}{①}$的比值代表兔與狼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圖結合某生態(tài)系統碳循環(huán)示意圖及該生態(tài)系統中某一食物鏈及部分能量流動情況圖解,考查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重點考查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要求考生識記碳循環(huán)的過程,能準確判斷圖1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各生理活動的名稱;識記能量流動的概念,掌握某一營養(yǎng)級能量的輸入、流動、轉化和散失,再結合圖2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圖1、圖3所示的生理過程可知,伴隨H+的運輸有ATP生成 | |
B. | 圖2特定受體蛋白與特定信號分子結合,說明細胞間可進行信息交流 | |
C. | 圖示表明決定生物膜不同功能的主因是蛋白質的種類 | |
D. | 圖1、圖3所示生理過程的發(fā)生場所分別是線粒體內膜和葉綠體內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森林生態(tài)系統 | B. | 草原生態(tài)系統 | C. | 農田生態(tài)系統 | D. | 荒漠生態(tài)系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風干脫水后,種子的呼吸強度減弱 | |
B. | 土壤淹水可導致根系無氧呼吸增強 | |
C. | 在冷藏時,蘋果的呼吸強度增強 | |
D. | 在萌發(fā)過程中,水稻種子的有氧呼吸逐漸減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碳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 | |
B. | 物質和能量都是循環(huán)流動的 | |
C. | 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互不相關 | |
D. | 無機環(huán)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親本 | F1表現 | F2表現 |
Ⅰ | 突變品系1×野生型 | 有色素 | $\frac{3}{4}$有色素,$\frac{1}{4}$無色素 |
Ⅱ | 突變品系2×野生型 | 無色素 | $\frac{1}{4}$有色素,$\frac{3}{4}$無色素 |
Ⅲ | 突變品系1×突變品系2 | 無色素 | $\frac{3}{16}$有色素,$\frac{13}{16}$無色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河南三模)在植物體的細胞中,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反應( )
A.既可以在線粒體中進行,也可以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B.既可以在葉肉細胞中進行,也可以在根細胞中進行
C.只能在有氧條件下進行,不能在無氧條件下進行
D.只能在有光條件下進行,不能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