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內因是遺傳變異,下列哪個過程為自然選擇提供了這一基礎(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質
D、tRNA攜帶氨基酸
考點:自然選擇學說的要點
專題:
分析:自然選擇學說:
(1)內容:過度繁殖(基礎)、生存斗爭(動力)、遺傳變異(內因)和適者生存(結果).
(2)意義: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和物種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解答: 解:A、DNA→DNA表示DNA復制,進而傳遞遺傳信息,基因突變能產(chǎn)生新基因,形成新的性狀,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而基因突變發(fā)生在間期DNA的復制過程中;故A正確.
B、DNA→RNA表示轉錄,進而控制蛋白質合成,不發(fā)生遺傳變異;故B錯誤.
C、mRNA→蛋白質表示翻譯過程,控制生物性狀,不會發(fā)生遺傳變異;故C錯誤.
D、轉運RNA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內合成蛋白質,不會發(fā)生遺傳變異;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自然選擇學說和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中 a、b和c構成了化合物m.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c為腺嘌呤,則m一定是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禽流感病原體和幽門螺桿菌體內的m都為4種
C、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形成m中的一種
D、b和c交替連接,構成遺傳物質的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一個有8條染色體的細胞,發(fā)生了兩次有絲分裂和一次減數(shù)分裂,且有一個子細胞受精了,下列能代表上述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高中生物有關實驗過程,其中操作和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要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應選擇圖甲部位3的細胞
B、圖乙所示為2 m×2 m樣方調查的結果,該種群密度為3.25株/m2(圓圈表示個體)
C、圖丙是在高倍顯微鏡下黑藻細胞中葉綠體的移動方向,其實際移動方向是順時針的
D、圖丁是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操作過程,最好選用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各曲線所代表的生物學含義及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可表示人的成熟紅細胞中ATP生成速率與氧氣濃度的關系
B、乙圖所示物質運輸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劑的影響
C、丙圖表示酵母菌的細胞呼吸,圖中a點時產(chǎn)生的CO2全都來自有氧呼吸
D、丁圖表示小鼠體內酶活性與環(huán)境溫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復等位基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復等位基因的形成是由于一個基因內部不同位置發(fā)生突變而引起的
B、復等位基因的形成是由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發(fā)生改變而引起的
C、基因突變往往具有多方向性,因此能夠形成復等位基因
D、人類 ABO 血型有三種復等位基因,而每個人只有其中的兩個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如圖一(其中甲性狀由A、a,乙性狀由B、b基因控制),甲病在人群中患病純合體約占
1
10000
,圖二為人類性染色體X和Y中不同區(qū)域示意圖,如表為①~④個群體樣本對乙病調查的結果,請分析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據(jù)圖一分析,甲病的遺傳方式為
 
,根據(jù)表1調查結果判斷乙病的遺傳方式為
 
,判斷乙病的遺傳方式主要根據(jù)表1中的
 
群體.
表1   乙病遺傳情況調查表
類別
父親 + - + -
母親 - + + -
兒子 +- + + -
女兒 +- - + -
注:每類家庭人數(shù)近200人,表中“+”為發(fā)現(xiàn)該病癥表現(xiàn)者,“-”為正常表現(xiàn)者
(2)決定乙性狀的基因位于圖二中的
 
區(qū)域.
(3)Ⅱ3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4)如果Ⅲ1和Ⅲ8結婚,則后代中患有一種病的概率為
 

(5)如果Ⅲ8和一個人群中患有甲病但沒有乙病的男性婚配,則生出一個正常小孩的概率為
 
.(請保留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可由產(chǎn)氫菌群無氧發(fā)酵產(chǎn)生.科研人員從厭氧活性污泥中獲得產(chǎn)氫菌群,并利用硫酸纖維素鈉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能形成中空微膠囊的特性將其固定化.在此基礎上比較固定化產(chǎn)氫菌和游離產(chǎn)氫菌的菌體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不同溫度下條件下氫氣產(chǎn)率的變化,結果如下圖.請分析回答:

(1)本實驗中,固定化產(chǎn)氫菌采用的方法稱為
 

(2)由圖1可知,與游離的產(chǎn)氫菌相比,固定化的產(chǎn)氫菌培養(yǎng)后菌體濃度增加較
 
,其主要原因是
 

(3)由圖2可知,固定化產(chǎn)氫菌生產(chǎn)氫氣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氫氣產(chǎn)率高、
 

(4)實驗中使用的發(fā)酵培養(yǎng)液成分如下表:
培養(yǎng)液成分 葡萄糖 蛋白胨 牛肉膏 酵母汁 NaCl K2HPO4 半胱氨酸 微量元素
含量(g/L) 20 4 2 1 2 1.5 0.5 適量
其中為產(chǎn)氫菌群提供氮源的成分有
 
.培養(yǎng)基配制時,培養(yǎng)基滅菌采用的最適方法是
 
,滅菌與調pH的先后順序是
 

(5)在生產(chǎn)實踐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固定化產(chǎn)氫菌的優(yōu)勢,除了探究固定化產(chǎn)氫菌發(fā)酵所需的適宜條件外,還需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現(xiàn)采用如圖所示方法測定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將對稱葉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適當?shù)姆椒?nbsp;阻止A、B間物質和能量的轉移.在適宜光照和溫度下照射一段時間,在A、B中截取對應部分相等面積的葉片,烘干稱重,分別記作m1和m2,單位mg/(dm2?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方法在未測出呼吸作用強度的條件下,能測出實際光合作用的強度
B、(m2-m1)表示B葉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時間內有機物的積累量
C、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時間內凈光合作用的大小
D、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時間內呼吸作用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