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種群在理想環(huán)境中呈“J”型增長,在有環(huán)境阻力的條件下呈“S”型增長,下列有關種群數(shù)量增長曲線及其應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當種群數(shù)量到達e點后,增長速率為0
B.種群增長過程中d點開始出現(xiàn)環(huán)境阻力
C.防治蝗災應在害蟲數(shù)量達到c點時進行
D.漁業(yè)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點獲量最多;漁業(yè)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時,即c點
【答案】A
【解析】解:A、到達e點后,種群達到K值,此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增長率為0,A正確;B、從圖中可以看出陰影部分代表環(huán)境阻力,所以“S”型曲線的環(huán)境阻力出現(xiàn)在b點之后,B錯誤;
C、防治蝗蟲數(shù)量應在種群數(shù)量及增長率較低時,所以應在b點之前進行,C錯誤;
D、e點為K值,種群增長率為0,在K值時捕撈魚類得到的日捕量最大,但一般撈漁業(yè)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時,即c點,種群增長率最大,D錯誤.
故選:A.
【考點精析】關于本題考查的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曲線,需要了解“J”型增長曲線:無限增長曲線,呈指數(shù)增長的曲線,時間的增長率為常數(shù);“S”型曲線:種群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后,數(shù)量趨于穩(wěn)定的增長曲線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
A. DNA是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的
B. 磷酸和脫氧核糖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
C. DNA具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
D. DNA的脫氧核苷酸有很多種不同的排列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盆栽天竺葵是一種常用的實驗植物,圖1中的Ⅰ、Ⅱ表示其細胞內(nèi)的兩項生理過程;圖2為利用密閉的透明裝置測定其一晝夜CO2濃度變化結果;圖3表示其在某光照強度和最適溫度下,光合作用強度增長速率隨CO2濃度變化的情況.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1中的物質(zhì)a是 , 過程Ⅰ發(fā)生的場所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 .
(2)分析圖2可知,一晝夜中天竺葵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時間約為點鐘;B點時刻迅速提高裝置中CO2濃度,葉綠體內(nèi)C3化合物含量將(增多、減少或基本不變).
(3)圖3中在點時光合作用速率達到最大,此時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
(4)從氣體進出細胞的情況分析,圖1所示生理狀態(tài)與圖2中兩點之間的曲線段的含義相同.若處于圖3中A點之前的環(huán)境條件,天竺葵葉肉細胞在光下可發(fā)生圖1中的生理過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表示病原體侵入人體后機體發(fā)生的特異性免疫過程,圖乙為細胞e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甲中所示的是免疫過程,圖甲中c是細胞.
(2)預防接種后,當相同病原體再次侵入時,機體產(chǎn)生抗體的速度更快、抗體濃度更高,此免疫過程的主要途徑是(用圖甲中數(shù)字表示).
(3)圖乙中與物質(zhì)X合成、分泌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有(用圖乙中數(shù)字表示).
(4)若該抗原為HIV,侵入人體后,攻擊的主要對象是細胞(填寫圖甲中字母),該細胞在內(nèi)分化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一個轉運RNA一端的三個堿基是CGA,那么此RNA轉運的氨基酸是
A. 丙氨酸(GCU) B. 谷氨酸(GAG) C. 精氨酸(CGA) D. 酪氨酸(U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適宜反應條件下,用白光照射離體的新鮮葉綠體一段時間后,突然改用光照強度與白光相同的紅光或綠光照射。下列是光源與瞬間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組合正確的是
A. 紅光,ATP下降
B. 紅光,未被還原的C3上升
C. 綠光,[H]下降
D. 綠光,C5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下圖已知的4個堿基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含有8種堿基
B. 圖中含有5種堿基
C. 圖中含有4種核苷酸
D. 圖中a鏈和b鏈中的A表示同一種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平放置的盆栽蠶豆幼苗,一段時間后根仍向下彎曲生長,莖則向上彎曲生長。這是因為
①重力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
②光線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
③莖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
④根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模擬赫爾希和蔡斯做了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部分實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上述實驗過程能證明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B.細菌與噬菌體屬于寄生關系,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外殼留在細菌外面
C.35S分布在噬菌體的外殼上,攪拌后,位于上淸液中
D.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與②過程中攪拌是否充分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