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農(nóng)田開始使用殺蟲劑時,對某種害蟲效果顯著,但隨著殺蟲劑的繼續(xù)使用,該種害蟲表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片農(nóng)田中全部的該種害蟲的總和稱為種群,這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害蟲抗藥性變異的來源屬于基因突變,盡管害蟲中天然存在抗藥性基因,但是開始使用殺蟲劑時,對害蟲殺滅效果仍然非常顯著,原因在于害蟲中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占極少數(shù)(抗藥性基因頻率極低).
(3)上述事實說明,種群中產(chǎn)生的變異是不定向的(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經(jīng)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其中不利變異被不斷淘汰,有利變異則逐漸積累,從而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緩慢地進化,因此,生物進化的方向是自然選擇決定的.

分析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其主要內(nèi)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現(xiàn)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解答 解:(1)這片農(nóng)田中全部的該種害蟲的總和稱為種群,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2)抗藥性變異的來源是基因突變,由于基因突變是不定向性和低頻性,所以抗藥性基因頻率很低,在開始使用殺蟲劑時,對害蟲殺滅效果仍然非常顯著.
(3)變異是不定向的,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其中不利變異被不斷淘汰,有利變異逐漸積累,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所以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故答案為:
(1)種群       基本單位
(2)基因突變        害蟲中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占極少數(shù)(抗藥性基因頻率極低)
(3)不定向的         基因頻率         自然選擇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了受體DNA中,需要用基因探針,這里的基因探針是指( 。
A.用于檢測疾病的醫(yī)療器械
B.帶標記的與目的基因互補的核酸序列
C.帶標記的蛋白質(zhì)分子
D.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高等動物體內(nèi)細胞的生命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在癌變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B.冬天手上生的凍瘡屬于細胞凋亡
C.細胞凋亡的過程中有新蛋白質(zhì)的合成
D.衰老細胞內(nèi)染色質(zhì)收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為某蛋白質(zhì)的合成與細胞核的關系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結構②的名稱是核糖體,決定氨基酸①的密碼子是AAA,圖中物質(zhì)④的名稱
是多肽鏈(或多肽或五肽),在物質(zhì)③合成過程中,與其DNA模板鏈上堿基A配對的堿基是尿嘧啶(U).
(2)在連續(xù)分裂的細胞中,過程a發(fā)生在(分裂)間(或有絲分裂間期,答減數(shù)分裂間期不給分)期,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ATP等物質(zhì)從細胞質(zhì)進入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圖甲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圖乙是一個家族中該病的遺傳系普圖(控制基因為B與b),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已知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GAG).

(1)圖中①過程發(fā)生的時間是細胞分裂間期.
(2)α鏈堿基組成為CAT.
(3)Ⅱ8基因型是BB或Bb,Ⅱ6和Ⅱ7再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frac{1}{8}$,要保證Ⅱ9結婚后子代不患此病,從理論上說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須為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遺傳信息和遺傳密碼分別位于( 。
A.DNA和mRNA 上B.DNA 和tRNA上C.DNA和rRNA上D.染色體和基因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這幾年,市場上銷售的有些豆芽在生產(chǎn)時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類似物,如生長素類、乙烯利(乙烯類)等物質(zhì),如果處理得當,對人體危害并不大.
(1)某興趣小組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實驗一)、乙烯利(實驗二)分別處理剛開始發(fā)芽的大豆芽(初始長度為8mm),三天后觀察到的胚軸生長情況依次如下表所示(“一”表示未用激素處理,“+”表示用相應的激素處理,“+”越多激素濃度越高).
實驗一
組別生長素的量大豆芽長度
A-16mm
B+24mm
C++33mm
D+++23mm
實驗二
組別乙烯利的量大豆芽長度
a-16mm
b+14mm
c++12mm
d+++10mm
①從實驗一的A組結果來看,植物自身也產(chǎn)生生長素,促進了胚軸的伸長.在植物體內(nèi),生長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的種子.若實驗一是探究生長素促進胚軸伸長的最適濃度的預實驗,則在正式實驗時,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設計不添加生長素的空白對照組. 通過實驗-  
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該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②由實驗二可以得出:乙烯利能夠抑制胚軸生長.
(2)一般來說,兒童食用用生長素處理的“激素豆芽”不能(填“能”或“不能”)促進其長高,原因是動植物激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不同的,動物的生長激素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而植物生長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吲哚乙酸,另外在人體細胞表面沒有植物生長素的特異性受體,因此無法識別發(fā)揮作用.但若在實際生產(chǎn)中使用不當,植物激素或其類似物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過多的乙烯利會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膽堿酯酶是分解乙酰膽堿的酶.在右圖丙中,乙酰膽堿酯酶的作用部位是④(序號),乙烯利的抑制會造成突觸后神經(jīng)元持續(xù)興奮(填“持續(xù)興奮”、“不能興奮”或“不受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體內(nèi)某種T細胞過度激活為效應T細胞后,選擇性地與胰島B細胞密切接觸,導致胰島B細胞死亡而發(fā)。R床上可通過注射免疫抑制劑緩解糖尿病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病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屬于同一類免疫失調(diào)疾病
B.患者癥狀緩解的檢測指標是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胰島B細胞死亡的原因是效應T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與之結合
D.治療該病的過程不會導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植物所結子粒顏色由兩對自由組合的基因(A、a,C、c)控制,只有兩對基因都含有顯性基因時才表現(xiàn)出有色,其他情況均為無色.回答下列問題:
(1)等位基因A、a的出現(xiàn)一般是由于基因突變的結果,這種變化一般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
(2)同時僅考慮兩對基因,無色純合子的基因型有3種.
(3)AACC與aacc雜交,F(xiàn)1自交,F(xiàn)2的子粒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有色:無色=9:7,F(xiàn)1與aacc雜交,后代子粒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有色:無色=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