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根據以下探究影響酶活性因素的實驗,回答問題.
Ⅰ.為驗證pH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在1~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0.5%的唾液1mL.
②加完唾液后,向各試管中加入相應的緩沖液3mL.使各試管中的pH依次穩(wěn)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別向1~5號試管中加入0.5%的淀粉液2mL,然后放入37℃溫水中恒溫水。
④反應過程中,每隔1min從第3號試管中取出一滴反應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顯色.待呈橙黃色時,立即取出5支試管,加碘液顯色并比色,記錄結果如表所示:
項目12345
pH5.006.206.807.408.00
顏色+++橙黃色+++
注:“+”表示藍色程度.
(1)實驗設計中,因變量是顏色變化.實驗過程中選擇37℃恒溫的理由是保證溫度恒定,排除溫度對實驗過程的干擾;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適催化溫度.
(2)3號試管加碘液后出現橙黃色,說明淀粉已經完全分解.
(3)如果反應速率過快,應當對唾液進行怎樣的處理?適當稀釋唾液.
(4)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適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會降低.
Ⅱ.為探究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與結果:
(1)①取兩支潔凈的試管,編號為1和2.
②在1號試管中加入2mL 3%的新鮮過氧化氫溶液,2號試管中加入1mL 20%的新鮮肝臟研磨液,分別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
③將2號試管中的肝臟研磨液加入1號試管,振蕩搖勻,再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結果未觀察到氣泡產生.
(2)結果分析:推斷觀察不到氣泡產生的可能原因:高溫使過氧化氫酶變性,失去活性、高溫使底物過氧化氫全部分解.

分析 1、實驗課題為“驗證pH值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因此自變量為pH值,因變量為淀粉分解的速度,溫度、淀粉液的量、唾液的量等均屬于無關變量,實驗過程中無關變量要保持相同且適宜.
2、實驗課題為探究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因此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酶的活性,其余為無關變量.

解答 解:Ⅰ.(1)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pH值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因此自變量為pH值,因變量是顏色變化,則溫度為無關變量,無關變量要保持相同且適宜,因此實驗過程選擇37℃恒溫是為了排除溫度因素對結果的干擾,而且37℃是人體正常的體溫,也是人體內酶的最適溫度.
(2)由于淀粉遇碘液變藍,而3號試管加碘液后出現橙黃色,說明淀粉已被完全分解.
(3)反應速率較快時,可對唾液加水進行適當稀釋,從而減慢反應速率.
(4)實驗結論:唾液淀粉酶最適pH值是6.8,高于或低于此pH時,酶活性逐漸降低.
Ⅱ.(2)新鮮的肝臟研磨液中含有過氧化氫酶,但放置在100℃恒溫水浴5分鐘,酶有可能已經失活,故不會產生氣泡.過氧化氫自身在高溫下會分解較快,因此也有可能是在高溫下已經分解完,故加入酶后看不到氣泡.
故答案為:
Ⅰ.(1)顏色變化       保證溫度恒定,排除溫度對實驗過程的干擾; 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適催化溫度
(2)淀粉已經完全分解      
(3)適當稀釋唾液
(4)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適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會降低
Ⅱ.(2)高溫使過氧化氫酶變性,失去活性;高溫使底物過氧化氫全部分解(或過氧化氫酶變性  底物被全部分解)

點評 本題考查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的相關探究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明確實驗的目的,能正確區(qū)分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能根據探究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完善實驗步驟,并能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科研人員從一些荒漠植物中成功克隆抗旱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鹽減和耐貧瘠能力明顯的轉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它的研究成功對改良與利用大面積鹽荒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促進農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現實意義.結合所學知回答下列問題:
(1)題目中說的“克隆”實際上指的是PCR技術.
(2)獲取目的基因后需要進行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構建完成的表達載體中需含有啟動子、終止子、復制原點、標記基因和目的基因.
(3)紫花苜蓿為雙子葉植物,常用的導入目的基因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
(4)對于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可以進行分子水平的檢測,三種檢測方法分別有DNA分子雜交、DNA-mRNA雜交、抗原一抗體雜交;若進行個體水平的檢測,需將該植株栽培于干旱、鹽堿和貧瘠環(huán)境中,以觀察其生長狀況.
(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個步驟: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是不同生物細胞有絲分裂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C圖表示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植物.理由是a有細胞壁,b無中心體.
(2)C圖細胞所處的細胞期是有絲分裂前期,該期的主要變化是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染色體和紡錘體.
(3)C圖細胞染色體數目是4條,DNA分子8個,該細胞有絲分裂的結果是形成2個子細胞,每個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有4條.
(4)A圖細胞處于分裂后期.A 該圖中共有染色體8個,DNA分子8個,染色單體0個,該種類的生物細胞中含有染色體4個.
(5)B圖表示的是動物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后期,此期細胞內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均勻地移向兩極.
B此圖代表的生物細胞內有染色體4條,該圖下一時期細胞的變化是核膜和核仁重建,染色體和紡錘體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圖甲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測得的該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乙表示某綠色植物的細胞代謝狀況;圖丙是某生物興趣小組將植物栽培在密閉玻璃溫室中,用紅外線測量儀測得室內的CO2濃度與時間關系的曲線.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a點表示細胞呼吸強度(細胞呼吸釋放的CO2的量),c點時,根據細胞中產生ATP的非細胞器有細胞質基質.
(2)圖乙所示的該植物細胞代謝情況,可用圖甲中a-d四點中的d來表示,也可用圖丙中e-j六個點中的g表示.
(3)若光照一直存在且不變,則在光照強度大于2klx時,植物才會表現出生長現象.在相同溫度下,將該植物的葉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時,然后移到黑暗處15小時,則該24小時每100cm2葉片光合作用所消耗CO2的量為$\frac{3}{22}$mmol.(用分數表示)
(4)若圖甲曲線表示該植物在30℃時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并且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那么在原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提高到25℃,理論上分析c點將左移(左移、右移、不變).
(5)由圖丙可推知,密閉玻璃溫室中氧氣濃度最大的是h點,據圖所知經過24h后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減少(增加、減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蛋白質功能的舉例合理的是( 。
A.免疫-抗原B.運輸-脂肪酶C.調節(jié)-胰島素D.催化-血紅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假定在30℃和適當的CO2濃度條件下,將某植物的葉片在不同光照強度下處理,測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結果如下表.
光照強度(千勒克司)01.02.03.04.05.06.07.08.09.0
CO2變化量(㎎/100cm2葉•小時)-4-202468101212
表中正值表示CO2的吸收量,負值表示CO2的釋放量.
(1)將該植物葉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時,黑暗中14小時,則每100cm2葉片共吸收的CO2量是64mg.
(2)將該植物葉片處以35℃以上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測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

圖一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圖二在黑暗條件下測定.另有對照實驗,在30℃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以每一溫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與30℃時的數據比較所得的百分率表達.研究結果如圖所示.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開始受抑制的溫度分別是40℃、50℃.該植物受熱致死的臨界溫度是52℃左右.你應用的實驗依據是在這一溫度呼吸作用速率降至零,顯示細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與細胞呼吸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的研磨、攪拌、加壓過濾后得到的提取液仍可以進行呼吸作用
B.缺氧時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無法進行,但是第一、第二階段不受影響
C.細胞呼吸包括一系列的放能反應,但僅有少部分能量存儲到ATP中
D.細胞無線粒體時只能進行無氧呼吸,有線粒體時仍可進行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阜陽紅旗中學高一下學期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豌豆黃粒對綠粒為顯性,現有一株黃粒豌豆,欲知其是純合體還是雜合體,最簡單的方法是( )

A.雜交 B.測交 C.自交 D.雜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淮北一中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土地或其他環(huán)境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會對種群和群落產生一定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人類活動只能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

B. 對于趨光性的昆蟲,可以用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捕的方法調查種群密度

C. 煤礦塌陷區(qū)發(fā)生的群落演替屬于初生演替

D. 一塊玉米田中的玉米高矮不齊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