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請回答下列有關生物技術方面的問題.
(1)醋酸桿菌是生產蘋果醋必用的菌種,可以從食醋中分離得到純化的醋酸桿菌.擴大培養(yǎng)醋酸桿菌時,一般將平板倒置進行培養(yǎng),原因是防止培養(yǎng)皿上凝結的水珠落入培養(yǎng)基造成污染.在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中,果醋的制作往往是在果酒的基礎上進行的.請用相關反應式表示:C2H5OH+O2$\stackrel{酶}{→}$CH3COOH+H2O.
(2)腐乳是豆腐經微生物發(fā)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該發(fā)酵過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產生的脂肪酶能將豆腐中的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加鹵湯裝瓶后,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封瓶時,最好先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3)生物興趣小組利用植物組培技術,用離體的菊花幼莖經脫分化(去分化)和再分化過程,培育出了大量的菊花幼苗.其中,在對外植體進行消毒時,先用70%的酒精進行處理,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進行消毒,這樣既考慮了藥劑的消毒效果,又考慮了植物的耐受能力.

分析 1、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賹⒁胰┳優(yōu)榇姿幔?br />2、參與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外植體$\stackrel{脫分化}{→}$愈傷組織$\stackrel{再分化}{→}$胚狀體→新植體.

解答 解:(1)倒平板的目的是防止培養(yǎng)皿上凝結的水珠落入培養(yǎng)基造成污染.在果酒的基礎上進行果醋發(fā)酵的反應式為:C2H5OH+O2$\stackrel{酶}{→}$CH3COOH+H2O.
(2)參與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產生的脂肪酶能將豆腐中的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加鹵湯裝瓶后,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封瓶時,最好先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3)植物組織培養(yǎng)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階段.在對外植體進行消毒時,先用70%的酒精進行處理,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進行消毒,這樣既考慮了藥劑的消毒效果,又考慮了植物的耐受能力.
故答案為:
(1)防止培養(yǎng)皿上凝結的水珠落入培養(yǎng)基造成污染    C2H5OH+O2$\stackrel{酶}{→}$CH3COOH+H2O
(2)脂肪酶   脂肪酸      通過酒精燈的火焰
(3)脫分化(去分化)和再分化       0.1%的氯化汞溶液    植物的耐受能力

點評 本題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植物組織培養(yǎng)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參與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識記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識記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及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人血清蛋白在臨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從人血中提取,可利用轉基因技術將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轉人奶牛體內后,從轉基因奶牛的乳汁中提取川血清白蛋白,回答下列問題:
(1)對獲得的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常用PCR技術擴增其數量,該過程中用到的DNA聚合酶區(qū)別于其他酶的顯著特點是耐高溫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其中啟動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將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導人受精卵的常用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3)體外受精前需要對奶牛的精子進行獲能處理.通常用激素處理代孕母奶牛和供體母奶牛,使其生理條件達到同步,稱為同期發(fā)情處理.
(4)早期胚胎發(fā)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階段即可移植到代孕奶牛體內,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體子宮內存活的生理基礎是子宮不對外來胚胎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二上11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進入寒冷環(huán)境時,身體不會發(fā)生的變化是( )

A.皮膚血管收縮 B.皮膚的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活動減弱 D.代謝活動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TP分子中的化學鍵都儲存著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稱為高能磷酸化合物
B.細胞中的吸能反應常伴隨ATP的合成,放能反應常伴隨ATP的水解
C.ATP中的A稱為腺嘌呤
D.ATP可以為細胞內RNA的合成提供原料及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若如圖所示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看圖回答以下問題,說法錯誤的是( 。
A.這個細胞正在進行減數分裂,因為該細胞中出現了同源染色體
B.該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
C.這個細胞在分裂完成后,子細胞中有2條染色體
D.該細胞中有2對同源染色體,其中染色體A與C、A與D、B與C、B與D是非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在( 。
A.生物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都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B.體細胞不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和生殖細胞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C.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都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D.DNA復制、轉錄、翻譯都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PCR技術(多聚酶鏈式反應)是分子生物學實驗的一種常規(guī)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復制,在PCR儀中進行DNA的人工復制(如圖),在很短的時間內,將DNA擴增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使實驗室所需要的遺傳物質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體.

(1)加熱使DNA雙鏈打開,這一步是打開氫鍵,稱為解旋,細胞中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使此鍵斷裂的.
(2)當溫度降低時,引物與模板3′端結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終合成2個DNA分子,此過程中原料是四種脫氧核苷酸,遵循的原則是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3)PCR技術的必要條件,除了模板、原料、引物、酶以外,至少還需要三個條件,即液體環(huán)境、適宜的溫度和酸堿度.
(4)如果把模板DNA的兩條鏈用15N標記,游離的脫氧核苷酸不做標記,控制“95℃→55℃→72℃”溫度循環(huán)3次,則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標記的DNA占25%.
(5)PCR中由堿基錯配引起的變異屬于基因突變.假設對一個DNA進行擴增,第一次循環(huán)時某一條模板鏈上發(fā)生堿基錯配,則擴增若干次后檢測所有DNA的擴增片段,與原DNA相應片段相同的占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
A.C、H、OB.C、HC.H、OD.C、H、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1958年,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將胡蘿卜韌皮部的一些細胞進行培養(yǎng),培育出新植株,證明了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保持著全能性.下列哪一動物的培育進程,可以證明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也具有全能性( 。
A.試管牛的培育過程B.轉基因牛滔滔的培育
C.多利羊的培育過程D.用胚胎干細胞培育成的克隆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