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技術依據DNA分子雜交原理的是( 。
①用DNA分子探針診斷疾病               
②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的雜交
③快速靈敏地檢測飲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形成重組DNA分子.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考點: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專題:
分析:DNA分子雜交原理是具有互補堿基序列的DNA分子,通過堿基對之間形成氫鍵,形成穩(wěn)定的雙鏈區(qū).
解答: 解:①用DNA分子探針診斷疾病,即基因診斷,原理是DNA分子雜交,具有快速、靈敏、簡便等優(yōu)點,故①正確;
②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雜交是動物細胞融合,體現(xiàn)細胞膜的流動性,故②錯誤;
③檢測飲用水中病毒的含量依據DNA分子雜交原理來進行,故③正確;
④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是用DNA連接酶是在兩個DNA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故④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要求學生識記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相關知識,了解DNA分子雜交原理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哺乳動物胚胎發(fā)育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腸胚
B、受精卵  卵裂    囊胚    桑椹胚     原腸胚
C、受精卵   卵裂     桑椹胚   囊胚     原腸胚
D、卵裂   受精卵    囊胚    桑椹胚    原腸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從溫度為55~65°C的泉水中篩選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細菌,并從該細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問題:
(1)測定脂肪酶活性時,應選擇
 
作為該酶作用的物質,反應液中應加入
 
溶液以維持其酸堿度穩(wěn)定.
(2)要鑒定該酶的化學本質,可將該酶液與雙縮脲試劑混合,若反應液呈紫色,則該酶的化學本質為
 

(3)根據該細菌的生活環(huán)境,簡要寫出測定該酶催化作用最適溫度的實驗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動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導入馬鈴薯制成植物疫苗,飼喂轉基因馬鈴薯可使動物獲得免疫力.以下是與植物疫苗制備過程相關的圖和表.

請根據以上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1)在采用常規(guī)PCR方法擴增目的基因的過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體內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點是
 

(2)PCR過程中退火(復性)溫度必須根據引物的堿基數(shù)量和種類來設定.表1為根據模板設計的兩對引物序列,圖2為引物對與模板結合示意圖.請判斷哪一對引物可采用較高的退火溫度?
 

(3)圖1步驟③所用的DNA連接酶對所連接的DNA兩端堿基序列是否有專一性要求?
 

(4)為將外源基因轉入馬鈴薯,圖1步驟⑥轉基因所用的細菌B通常為
 

(5)對符合設計要求的重組質粒T進行酶切,.假設所用的酶均可將識別位點完全切開,請根據圖1中標示的酶切位點和表2所列的識別序列,對以下酶切結果作出判斷.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
 
種DNA片斷.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
 
種DNA片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數(shù)量與種類十分龐大,下列關于微生物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莢膜是細菌的休眠體,能抗不良環(huán)境
B、酵母菌通過芽孢體進行繁殖
C、黏菌與乳酸菌都屬于真核生物
D、古細菌通常對利福平不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蔗糖、奶粉和經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過乳酸菌發(fā)酵可生產新型酸奶,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蔗糖消耗量與乳酸生成量呈正相關
B、酸奶出現(xiàn)明顯氣泡說明有雜菌污染
C、乳酸菌是異養(yǎng)厭氧菌
D、只有奶粉為乳酸發(fā)酵提供氮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運用轉基因技術培養(yǎng)的單細胞“工程硅藻”,可把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以脂質形式儲存起來.科學家計劃在海水中大量培養(yǎng)“工程硅藻”,捕撈后從中提煉“生物柴油”.與礦物柴油相比,使用這種“生物柴油”的優(yōu)點是(  )
①可再生  
②不顯著增加碳排放 
③不排放含硫廢氣 
④不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環(huán)境污染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環(huán)境中也有繼續(xù)保持正常生命活動的特性,這種特性稱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對篩選具有凈化環(huán)境的植物種類和保護環(huán)境有積極意義.
(1)一項研究表明,植物對SO2的抗性與葉片上氣孔密度和氣孔大小等有關.所得數(shù)據如下表
被測植物 平均受害面積
(%)
氣孔
氣孔密度
(個/mm2
每個氣孔面積
(mm2
甲植物 13.5 218 272
乙植物 33.4 162 426
丙植物 57.7 136 556
①該研究說明,植物對SO2的抗性與氣孔的密度呈
 
關系,和每個氣孔的面積呈
 
關系.
②在SO2污染嚴重的地區(qū),最好選擇表中
 
植物為行道樹種.
(2)工業(yè)生產中產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設計實驗研究酸雨對植物的毒害作用.實驗過程如圖所示(除圖中特別說明的外,其他條件甲、乙均相同):
實驗結果表明,“酸雨”使植物葉片變黃,而對照實驗中的植物沒有變黃.該實驗說明“酸雨”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影響.
參照上述裝置和試劑以小麥種子為實驗材料嘗試設計實驗,探究2種不同pH的酸雨對種子萌發(fā)率的影響.
①探究的問題:不同pH的酸雨對小麥種子萌發(fā)率的影響.
②作出的假設:
 

③實驗步驟(簡要敘述):
 

④實驗預期結果與分析(實驗預期結果多種多樣,寫出其中3種并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臨床試用抗生素前,有時需要做細菌耐藥實驗.實驗時,首先要從病人身上獲取少量樣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操作,以確定某致病菌對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從樣本中獲取致病菌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將樣本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過選擇培養(yǎng)、鑒別等步驟獲得.
(2)取該單菌落適當稀釋,用
 
法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在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使其均勻生長,布滿平板.
(3)為了檢測該致病菌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將分別含有A,B,C,D四種抗生素的濾紙片均勻置于該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含A的濾紙片周圍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A
 
;含B的濾紙片周圍沒有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該致病菌對抗生素B
 
;含C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說明
 
;含D的濾紙片周圍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現(xiàn)了一個菌落,在排除雜菌污染的情況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據上述實驗結果,為達到抗菌目的,最好應選擇抗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