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請據(jù)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為高等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判斷的依據(jù)是圖中細胞含有葉綠體、液泡和細胞壁,不含中心體.
(2)用該細胞進行質(zhì)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是由2、3、13(填編號)構成的原生質(zhì)層.
(3)圖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有4、7、9(填編號).
(4)如果圖中6被破壞了,會使核糖體不能形成而導致蛋白質(zhì)不能合成.

分析 分析題圖:圖中1為細胞壁,2為細胞膜,3為細胞質(zhì)基質(zhì),4為葉綠體,5為高爾基體,6為核仁,7為核膜,8為核孔,9為線粒體,10為內(nèi)質(zhì)網(wǎng),11為核糖體,12為液泡,13為液泡膜.

解答 解:(1)圖中細胞含有葉綠體、液泡和細胞壁,不含中心體,為高等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2)2細胞膜、3細胞質(zhì)、13液泡膜構成原生質(zhì)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3)圖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有4葉綠體、7核膜、9線粒體.
(4)結構6為核仁,其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如果該結構被破壞了,會使核糖體不能形成而導致蛋白質(zhì)不能合成.
故答案為:
(1)圖中細胞含有葉綠體、液泡和細胞壁,不含中心體
(2)2、3、13    原生質(zhì)層
(3)4、7、9
(4)核糖體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重點考查細胞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結構的圖象,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分布和功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表示細胞內(nèi)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圖中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是葡萄糖(或單糖),Ⅰ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指淀粉.
(2)圖中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現(xiàn)紅色.
物質(zhì)Ⅲ徹底水解后,產(chǎn)生的物質(zhì)是核糖、磷酸、(含氮)堿基.
(3)圖中P物質(zhì)在生物體內(nèi)約有20種,結構通式為,由P形成Ⅳ是通過脫水縮合反應而形成的.Ⅳ具有多樣性,其原因是:從P分析是由于P(或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或目)、排列順序不同.
(4)某分子Ⅳ經(jīng)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個片段結構如圖:

該片段的名稱是五肽(寫出具體是幾肽).若將該片段水解,能產(chǎn)生4種氨基酸,其水解產(chǎn)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和比該物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多了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圖1表示細胞內(nèi)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請依據(jù)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E在動物肝細胞中的是指肝糖原,在植物塊莖細胞中主要是指淀粉.
(2)除F外,脂質(zhì)還包括磷脂和固醇.
(3)圖2是H的組成示意圖,已知圖中b表示五碳糖,c表示堿基.據(jù)圖回答問題:
如果f具有雙螺旋結構,那么b為脫氧核糖,c的種類包括AGCT(用字母表示),如果f是單鏈結構,那么e是核糖核苷酸.若要判斷f在細胞中的分布可用吡羅紅試劑.用結構簡圖示表示一分子e組成成分的連接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請回答以下實驗問題:
Ⅰ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用于研究其結構與功能.請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分析有關問題.
(1)應選取人體下列哪種細胞做實驗A
A.成熟紅細胞 B.神經(jīng)細胞 C.白細胞 D.口腔上皮細胞
(2)選用該材料的理由是成熟的紅細胞中則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3)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蒸餾水中,一段時間后細胞將破裂.
(4)經(jīng)過(3)的實驗步驟后,可用下列哪一方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C
A.靜置      B.加熱        C.離心       D.過濾
Ⅱ為進一步確定來源不同的A、B、C、D、E五種物質(zhì)(或結構)的具體類型,進行了下列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如下:
①各種物質(zhì)(或結構)的性質(zhì)、染色反應的結果,見表:
ABCDE
來源豬血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
水溶性+-+-+
灰分+-+--
染色反應甲基綠溶液--+--
斐林試劑-----
蘇丹Ⅲ溶液-+---
雙縮脈試劑+-+-+
碘液-----
注:+:有(溶解);一:無(不溶解);灰分指物質(zhì)充分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A為紅色,檢測A的灰分后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Fe元素.
將適量的E溶液加人盛有D的試管中,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推斷出:
A、血紅蛋白;B、脂肪;C、染色質(zhì)(體);D、纖維素(半纖維素);E、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觀察線粒體,把口腔上皮細胞涂抹在健那綠染液中染色
B.觀察葉綠體時,換用高倍鏡后視野會變暗,這時應該使用較小光圈或換平面鏡采光
C.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步驟:制片-水解染色-沖洗-觀察
D.觀察細胞中的脂肪,蘇丹III染液染色后,用清水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哪些糖類物質(zhì)能分別對應:( 。
①屬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試劑鑒定的糖類;②存在于DNA中不存在于RNA 中的糖類;③存在于植物細胞中而不存在于動物細胞中的糖類.
A.葡萄糖、核糖、纖維素B.麥芽糖、核糖、淀粉
C.麥芽糖、脫氧核糖、淀粉D.葡萄糖、脫氧核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生物種群數(shù)量調(diào)查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A.調(diào)查蝗蟲幼蟲跳蝻,用標志重捕法
B.調(diào)查馬尾松,小樣方劃分為1 m2左右
C.調(diào)查蒲公英,常采用五點取樣法或等距取樣法取樣,計數(shù)時只計小樣方內(nèi)的個體數(shù)
D.調(diào)查趨光性農(nóng)業(yè)害蟲,可用定位設置燈光誘捕,定時計數(sh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附著在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的核糖體主要合成某些專供輸送到細胞外面的分泌物質(zhì),叫做分泌蛋白,下列哪種物質(zhì)不是由內(nèi)質(zhì)網(wǎng)上的核糖體合成的( 。
A.血紅蛋白B.抗體C.唾液淀粉酶D.胰島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雌雄同株植物中的復等位基因(S1、S2、S3…)與該種植物不能自交的現(xiàn)象有關,其機理是若花粉與母本含有相同的S基因,則它們分別合成的S受體與S蛋白能特異性結合,導致花粉細胞質(zhì)內(nèi)Ca2+濃度增加,激活相應核基因而導致花粉凋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S1,S2,S3…不同的遺傳信息取決于堿基排列順序

B.這種植物的自交不親和的現(xiàn)象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C.該現(xiàn)象實現(xiàn)了細胞之間、細胞質(zhì)與細胞核間的信息傳遞

D.基因型為S1S2 ,S2S3的植物隨機傳粉,子代有4種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