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小麥的四種不同育種方法示意圖,分析回答:

(1)圖中 A→D方向所示的途徑稱為________育種,其育種原理是________,其中從F1到F2再到Fn連續(xù)多代自交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后代__________的比例。圖中A→B→C 的途徑表示______________育種,其育種原理是______________,比較兩種育種方式,后者的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E育種方法獲得優(yōu)良性狀品種是不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F過程中最常采用的藥劑是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加倍。

【答案】雜交 基因重組 純合子 單倍體 染色體變異 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花藥離體培養(yǎng)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低頻性,多害性) 秋水仙素 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解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D為雜交育種,A、B、C為單倍體育種,E為誘變育種,F(xiàn)為多倍體育種。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分析題圖,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1)A為雜交,D為自交,所以A→D方向所示的途徑稱為雜交育種,其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其中從F1到F2再到Fn連續(xù)多代自交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后代純合子的比例。根據(jù)分析可知,圖中B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C為秋水仙素加倍處理,故A→B→C的途徑表示單倍體育種,其育種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的年限。

(2)單倍體育種中B常用的方法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

(3)E為誘變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由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且突變的頻率低,所以通過誘變育種不易獲得優(yōu)良性狀的品種。

(4)C和F均為染色體加倍處理的過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由于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加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蝗蟲(雄性2n=23,XO;雌性2n=24,XX)染色體數(shù)目較少而大,且多為端部著絲點,易于觀察,故常利用雄蝗蟲的精巢壓片法制作細胞分裂時相觀察的標本。圖1~3是從多個顯微圖像中選出的三個處于不同的分裂中期圖像。請分析回答:

(1)將采集的蝗蟲精巢適當處理后移入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中固定,一段時問后取出,用解剖針挑破曲細精管,使細胞溢出,然后經(jīng)________→制片后,觀察分析染色體的________。

(2)圖2中X染色體并未像常染色體一樣正常排列在赤道面上,推測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圖1是處于________(填細胞分裂方式)中期細胞的染色體。與圖3處于同一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可能有________種形態(tài)。

(4)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化學因素的刺激可以影響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完成。在采集精巢前對蝗蟲活體適量注射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抑制________,使細胞停留在分裂中期,從而獲得較多的中期分裂相。

(5)為了解一天中蝗蟲減數(shù)分裂是否存在分裂最旺盛的時段,研究小組應在______________捕獲同種蝗蟲并采集精巢,規(guī)范制作臨時裝片,對每個裝片選取多個視野進行觀察,比較不同裝片中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倍體動物某個精原細胞形成精細胞過程中,依次形成四個不同時期的細胞,其染色體組數(shù)和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形成乙過程中,DNA復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質

B. 乙形成丙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著絲粒不分裂

C. 丙細胞中,性染色體只有一條X染色體或Y染色體

D. 丙形成丁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染色體組數(shù)減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漁民將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和鳙魚)混合立體放養(yǎng)、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合理解釋是

A. 它們的食性幾乎完全相同 B. 它們生活水層不相同

C. 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結構理論 D. 充分利用了群落的水平結構理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乙酰膽堿(Ach)是一種神經(jīng)遞質。實驗人員欲研究Ach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簡圖如圖),在除去突觸小泡的前提下自①處注入不同濃度的Ach,②處給予恒定刺激,③、④兩處分別為感應測量點。測得不同濃度Ach條件下③、④兩處感受到信號所用時間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Ach濃度(mmol·L-1)

③處感受到信號的時間(ms)

④處感受到信號的時間(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A. 圖中的⑤、⑥與⑦共同構成一個突觸

B. 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高濃度的Ach能促進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

C. 實驗中除去突觸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實驗結果受到相關因素的干擾

D. 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Ach濃度的增加對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無明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酶的固定化是20世紀60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技術?蒲腥藛T用海藻酸鈉作為包埋劑來固定小麥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關性質和最佳固定條件。酶活力為固定化酶催化化學反應的總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數(shù)量。如圖甲、乙、丙為部分研究結果。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由甲圖可知,固定化酶比游離酶對溫度變化適應性更強

B. 由乙圖可知,濃度為3%的海藻酸鈉包埋效果最好

C. 由丙圖可知,固定化酶一般可重復使用3次,之后若繼續(xù)使用則酶活力明顯下降

D. 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與底物的接觸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葡萄汁發(fā)酵生產(chǎn)葡萄酒,當酒精含量達到12%~16%時,發(fā)酵就停止了。下列有關解釋錯誤的是

A. 高濃度酒精對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B. 葡萄汁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不足

C. 發(fā)酵液中pH逐漸降低影響酶活性

D. 氧氣過少導致酵母菌無法進行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轉移至不同濃度(Ⅰ、Ⅱ、Ⅲ)的三種鹽溶液中,結果如下圖所示,這三種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  )

A. Ⅰ>Ⅱ>Ⅲ

B. Ⅰ<Ⅲ<Ⅱ

C. Ⅰ<Ⅱ<Ⅲ

D. Ⅱ>Ⅰ>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有關ADP轉化成ATP時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示意圖,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

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個高能磷酸鍵。

2)圖中的a、b分別代表_____、_____。

3c_____。

4)在動物肌細胞中,進行②反應時,能量來自_____

5)①②反應進行時所需要的酶一樣嗎?________ 。

6)進行①反應時能量用于_____,進行②反應時能量用于_____,由此可見能量是_____,物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