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是家兔的突觸結構,據(jù)圖回答:
(1)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圖中,a、b兩神經(jīng)元細胞間,興奮的傳遞方向是單向(單向或雙向),在傳遞過程中,信號變化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3)圖中的③通常中下一個神經(jīng)元的樹突或(細)胞體膜.

分析 分析題圖:①表示突觸小泡,②表示突觸間隙,③表示突觸后膜.由于神經(jīng)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解答 解:(1)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
(2)由于神經(jīng)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在突觸處信號的變化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3)圖中的③突觸后膜,通常中下一個神經(jīng)元的樹突或(細)胞體膜.
故答案為:
(1)突觸前膜  突觸間隙  突觸后膜
(2)單向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3)樹突或(細)胞體

點評 本題考查突觸的結構和功能,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圖形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神經(jīng)沖動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過程及神經(jīng)沖動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過程,明確突觸處的信息轉換模式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再根據(jù)題干要求給出相應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圖1是有關物質擴散的圖解.
(1)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圖2解是成立的.(要求直接在上面的裝置Ⅰ和裝置Ⅱ的括號內,填上適當?shù)娜芤夯蛟噭┑拇,以表明你的設計,透析袋是有活性的動物膀胱膜制成).
可供選擇的溶液及試劑:①淀粉溶液  ②葡萄糖溶液  ③蒸餾水  ④I2-KI溶液  ⑤少量班氏試劑(班氏試劑能跨膜擴散,葡萄糖遇班氏試劑形成磚紅色沉淀)
(2)根據(jù)你的設計方案,預測一段時間后,兩個透析袋內的顏色變化:裝置Ⅰ變藍;裝置Ⅱ變磚紅.
(3)不同物質穿過細胞膜的方式不同,圖3表示在一定范圍內細胞膜外物質進入細胞膜內的三種不同情況,在加入呼吸抑制劑后C曲線會發(fā)生變化,這是因為主動運輸需要由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才能進行.
(4)上述實驗可以證明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蛋白質是生物體內極為重要的有機物,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B.蛋白質分子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蛋白質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D.蛋白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根據(jù)如表所列實驗材料、實驗條件、觀察內容,分析并回答問題:
組別材料實驗條件觀察內容
1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清水、適宜濃度的蔗糖溶液質壁分離及復原
2菠菜二氧化硅、無水乙醇、層析液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離
3酵母菌澄清石灰水和重鉻酸鉀
4洋蔥根尖解離液、龍膽紫溶液等細胞的有絲分裂
(1)上述實驗中,需要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是1、4(填實驗組別).
(2)一般情況下,第1組實驗中觀察到的質壁分離是由于原生質層和細胞壁分離形成的.
(3)第2組實驗中,表格中缺少的物品是碳酸鈣,其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壞.
(4)第3組實驗中,可以通過觀察澄清石灰水的渾濁程度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5)第4組實驗中,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若視野中很多細胞重疊在一起,其原因可能是解離不充分或壓片不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人骨骼肌內的白肌細胞含少量線粒體,適合無氧呼吸、進行劇烈運動.白肌細胞內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產(chǎn)物有( 。
A.酒精B.乳酸C.ATP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生態(tài)學的說法,合理的是(  )
A.恢復生態(tài)學主要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的原理,強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與生物的適應性
B.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分解者是厭氧型生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
C.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D.人工授精、組織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不屬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探究酵母菌在氧氣充足條件下不能進行酒精發(fā)酵的原因是氧氣抑制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還是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的實驗:
材料用具:錐形瓶、含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試劑1)、酵母菌破碎后經(jīng)離心處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細胞質基質的上清液(試劑2)和只含有酵母菌細胞器的沉淀物(試劑3)、質量分數(shù)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餾水、橡皮管夾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試劑.
實驗步驟:
(1)現(xiàn)有錐形瓶等連接成如圖所示的裝置三套,依次編號為A、B、C,設定A套為對照組.在A、B、C三套裝置的錐形瓶1中都加入等量的質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錐形瓶3中都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2)A裝置的錐形瓶2中加入10mL的試劑2、10mL質量分數(shù)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餾水;B裝置的錐形瓶2中加入10mL試劑2、10mL質量分數(shù)5%的葡萄糖溶液、2mL ATP溶液;C裝置的錐形瓶2中加入10mL試劑2、10mL質量分數(shù)5%的葡萄糖溶液、2mL蒸餾水.
(3)A、B、C三套裝置均先持續(xù)通入氮氣1min,除去錐形瓶中的氧氣,再將A、B、C三套裝置分別作如下處理:A套持續(xù)通入氮氣,B套持續(xù)通入氮氣,C套持續(xù)通入空氣.
(4)將三套裝置放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10h.
(5)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判斷酵母菌是否進行無氧呼吸.根據(jù)結論描述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6)若A套變渾濁,B套不變渾濁,C套變渾濁,則無氧呼吸受ATP抑制,不受氧氣抑制.
(7)若A套變渾濁,B套變渾濁,C套不變渾濁,則無氧呼吸不受ATP抑制,受氧氣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種田時,要不斷地往農(nóng)田中施加氮肥.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農(nóng)田中的含氮量不足以使農(nóng)作物高產(chǎn)
B.農(nóng)產(chǎn)品中的氮不能都歸還農(nóng)田
C.提高作物產(chǎn)量
D.氮元素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不能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表示真核生物體內DNA傳遞遺傳信息的某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圖示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有C、H、O、N、P.
(2)該圖所示的是遺傳信息傳遞的轉錄過程,若在小麥根細胞中發(fā)生該過程的場所有細胞核和線粒體.
(3)③是以①、②中的哪一條鏈為模板形成的?①.在形成③的過程中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③中的C與②中的C是同種物質嗎?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