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酵母菌生長的最適宜溫度在2030℃之間,能在pH值為37.5的范圍內生長,在氧氣充足的環(huán)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約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據(jù)此探究酵母菌種群在不同條件下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配制無菌馬鈴薯葡萄糖培養(yǎng)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裝置,按下表步驟操作。

裝置編號

A

B

C

D

裝置容器內

的溶液

無菌馬鈴薯葡萄糖培養(yǎng)液/mL

10

1O

5

5

無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溫度()

5

25

5

25

?

?

?

?

?

?

第三步: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裝置中起始酵母菌數(shù)目,做好記錄。

第四步:將各裝置放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

第五步:連續(xù)7d,在不同時間取樣計數(shù),做好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1)改正實驗操作步驟中的一處錯誤____________。

2)本實驗的具體課題名稱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學第5d在使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時做法如下:

①振蕩搖勻試管,取1mL培養(yǎng)液并適當稀釋,稀釋樣液的無菌水中加入了幾滴臺盼藍染液(臺盼藍是一種大分子染料)。

②先將___________放在計數(shù)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釋后的培養(yǎng)液滴于其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yǎng)液_____________,制作好臨時裝片。若先將培養(yǎng)液滴在計數(shù)板上,再蓋上蓋玻片,則實驗結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假如酵母菌沒有全部沉降到計數(shù)室的底部,就觀察計數(shù),則實驗結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③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在觀察計數(shù)時只統(tǒng)計______(被、不被)染成藍色的酵母菌。

4)已知血球計數(shù)板的大方格為1mm×1mm,若蓋玻片下經(jīng)稀釋10倍的培養(yǎng)液厚度為0.1mm,計數(shù)時一個大方格觀察值為M,則10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shù)約為____個。

【答案】第五步中應每天同一時間(定時)取樣??? 探究酵母菌種群在不同的培養(yǎng)液濃度和溫度條件下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 ②蓋玻片??? 用濾紙(吸水紙)吸去??? 偏大??? 偏小??? ③不被??? M×106???

【解析】

通過建立反映種群動態(tài)變化的數(shù)學模型,分別說明種群個體數(shù)量的增長規(guī)律以及種群外部環(huán)境因素和種群內部因素對種群個體數(shù)量的制約。

血球計數(shù)板有16個中方格,每l中方格中有25個小方格,即總共有16×25=400個小方格.計數(shù)室的容積為0.1mm3,每個小方格的體積為0.1/400mm3因此酵母細胞個數(shù)/1mL=平均每個小方格的酵母菌數(shù)÷每1個小方格容積×稀釋倍數(shù)=平均每個小方格的酵母菌數(shù)×400×104×稀釋倍數(shù)。

1)第五步中每天隨機抽時間取樣計數(shù)應改為每天同一時間(定時)取樣,這樣每天取樣時間間隔相同,是所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畫出的變化曲線更加具有參考價值。

2)分析實驗表格可知,實驗中的自變量包括:溫度和無菌馬鈴薯葡萄糖培養(yǎng)液的濃度,因此可以確定本實驗的具體課題名稱是探究酵母菌種群在不同的培養(yǎng)液濃度和溫度條件下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

3)②在對酵母菌數(shù)量進行抽樣檢測時,首先振蕩搖勻試管,取1mL培養(yǎng)液并適當稀釋,然后將蓋玻片放在計數(shù)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釋后的培養(yǎng)液,滴于其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yǎng)液用濾紙(吸水紙)吸去,制作好臨時裝片,若先將培養(yǎng)液滴在計數(shù)板上,再蓋上蓋玻片,則小室內可能不能裝滿培養(yǎng)液,造成實驗結果偏大;酵母菌沒有全部沉降到計數(shù)室的底部,就觀察計數(shù),可能不能將酵母菌計數(shù)完,造成實驗結果偏小。

③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時,由于死的酵母菌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因此被染成藍色,而活的酵母菌不會被染色,因此計數(shù)時只記不被染成藍色的酵母菌。

4)已知血球計數(shù)板的大方格為1mm×1mm,若蓋玻片下經(jīng)稀釋10倍的培養(yǎng)液厚度為0.1mm,計數(shù)時一個大方格觀察值為M,則10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shù)=一個大方格觀察值÷1個大方格容積×稀釋倍數(shù)×溶液體積=M÷1mm×1mm×0.1mm×10-3×10×10=M×106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孟德爾探索遺傳規(guī)律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對該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

A.純合的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F2中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的分離比為3∶1”屬于推理內容

B.測交實驗是通過實驗檢驗推理的結論

C.生物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屬于假說內容

D.“F1(高莖)的遺傳因子組成為Dd”屬于假說內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活動中,可采用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紙片分別代表脫氧核糖、磷酸和不同堿基,用訂書針作為連接物,F(xiàn)要制作一個包含4種堿基、12個堿基對的DNA分子片段模型。下列敘述最不確切的是

A.通過該活動,可以加深對DNA分子功能特點的理解和認識

B.選取作為支架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

C.制作時用到相同形狀和顏色的紙片最少的為1

D.若該模型中有4個腺嘌呤,則需要102個訂書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化學試劑W能使基因中的堿基G烷基化后與堿基T配對。某植物體細胞核中的Q基因控制合成葉綠素水解酶。研究人員利用W處理野生型大白菜(葉片淺綠色)種子,獲得Q基因突變的植株甲(葉片深綠色)和乙(葉片黃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植株乙葉片呈黃色,說明其葉綠素水解酶失去活性

B.獲得植株甲和乙,說明W可決定Q基因突變的方向

C.W處理后,Q基因復制一次可出現(xiàn)G—C替換為A—T的現(xiàn)象

D.若甲自交獲得有淺綠色葉片的植株,則深綠色性狀為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第4對染色體某位點上有甜質胚乳基因(A、a),第9對染色體某位點上有籽粒的粒色基因(Bb),第9對染色體另一位點上有糯質胚乳基因(D、d),aa純合時D不能表達。將紫冠、非糯質、非甜質玉米(AABBDD)與非紫冠、糯質、甜質玉米(aabbdd)雜交得F1。若將F1測交(不考慮交叉互換),下列對測交后代的分析錯誤的是(???

A.統(tǒng)計測交后代胚乳甜質性狀的比例可以驗證基因分離定律

B.籽粒的粒色基因與糯質胚乳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C.測交后代有4種表現(xiàn)型

D.測交后代中非糯質:糯質=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多樣性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種類多種多樣

B.生物多樣性是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相互作用共同進化的結果

C.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環(huán)境,防止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

D.江蘇地區(qū)棄耕農田演替過程中,生物多樣性指數(shù)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豌豆(閉花受粉)和玉米(雌雄同株異花,在某些基因型下有雌株、雄株之分)均為二倍體生物,是遺傳學研究的理想實驗材料。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兩者具有生長周期短、相對性狀易于區(qū)分、產(chǎn)生的后代數(shù)量多等優(yōu)點

B.從操作流程方面考量,玉米雜交實驗比豌豆更容易進行

C.從交配方式看,在自然情況下,玉米可能比豌豆有更大的變異性

D.豌豆不能用來研究伴性遺傳,而玉米可以用來研究伴性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由于免疫系統(tǒng)過度活化而形成淋巴因子風暴,引起器官損傷而出現(xiàn)高燒、呼吸窘迫和多器官衰竭等癥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皮膚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B.記憶細胞可產(chǎn)生抗體清除外來抗原

C.對重癥患者需抑制T細胞的過度活化

D.患者癥狀的出現(xiàn)與下丘腦和腦干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某一細胞后,欲換用高倍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將要觀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

B.將小光圈調整為大光圈

C.轉換到高倍物鏡前,需要先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

D.轉換到高倍物鏡后,應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至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