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植物生長素具有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的特性。以下哪一現象或應用不能說明生長素調節(jié)具有“兩重性”
A. 在自然狀況下,大型喬木的樹冠多呈圓錐形
B. 被大風刮倒的樹木,其露出地面的根總是向地生長
C. 置于窗臺上的盆栽植物總是朝窗外生長
D. 用生長素或其類似物除去稻田雙子葉雜草時要使用較高的藥劑濃度
【答案】C
【解析】
生長素的作用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圓錐型樹冠是頂芽產生生長素運輸到側芽,抑制側芽的生長;莖背地性生長是由于生長素由于重力作用,使背地側生長素濃度高而生長快;除去稻田雙子葉雜草是利用高濃度的生長素或其類似物抑制雙子葉雜草的生長。
在自然狀況下,大型喬木的頂端產生較多的生長素,生長素高,由于頂端向下運輸,導致側芽處的生長素濃度升高,離頂端越近的芽生長素的濃度越高,這種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了側芽的生長,而頂芽處則由于生長素向下運輸,生長素的濃度較低,所以生長的較快,使樹冠多呈圓錐形,A錯誤;由于重力作用,生長素橫向運輸,使刮倒的樹木露出地面的根處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遠地側濃度低;又根對生長素濃度最敏感,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所以根總是向地生長能說明生長素調節(jié)具有“兩重性”,B錯誤;置于窗臺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單側光的影響,背光的一側生長素濃度高,促進作用大,生長快,所以總是朝窗外生長,只體現了促進作用,C正確;由于雙子葉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高于單子葉植物,所以可用高濃度的生長素或其類似物抑制雙子葉雜草的生長,D錯誤;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對人群中的眼色性狀進行調查(設基因為B、b),調查結果如下表。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
婚配方式 | 調查的家庭個數 | 子女藍眼 | 子女褐眼 | ||
男 | 女 | 男 | 女 | ||
一、藍眼×藍眼 | 150 | 78 | 82 | 0 | 0 |
二、藍眼×褐眼 | 158 | 49 | 47 | 63 | 61 |
三、褐眼×褐眼 | 142 | 14 | 17 | 72 | 69 |
A. 眼色性狀中顯性性狀是褐眼
B. 婚配方式二中親本基因型組合類型一定為Bb×bb
C. 婚配方式三中親本基因型組合類型可能為Bb×Bb、BB×BB、BB×Bb
D. 婚配方式一中親本基因型組合類型一定為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tài)學家對某棄耕農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進行調查。下表是此生態(tài)系統三個營 養(yǎng)級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單位:J/hm2·a)
營養(yǎng)級 | 同化量 | 未被利用量 | 分解者分解量 | 呼吸釋放量 |
A | 2.48×1011 | 2.00×109 | 1.20×1010 | 3.60×1010 |
B | 2.40×107 | 6.00×105 | 4.00×105 | 2.30×107 |
C | 7.50×108 | 2.40×107 | 6.00×106 | 7.16×108 |
(1)輸入該生態(tài)系統生物群落的總能量是_____J/hm2·a,這部分能量是指_____。
(2)該生態(tài)系統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
(3)該棄耕農田上進行的演替類型為_________。若該地區(qū)氣候條件適宜、雨量豐富,在數十 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棄耕農田可能會變成森林,此過程的演替趨勢應該是: 棄耕農田→(_______)→(_______)→喬木林(森林)
(4)生態(tài)學家為了監(jiān)測和預報該生態(tài)系統鼠害的發(fā)生情況,對棄耕后田鼠種群數量的變化 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法估算該地區(qū)田鼠的種群數量。若調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標 志物脫落,所得調查數值比實際數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員根據最初的一個月內_____構建的田鼠種群增長模型為 N t =N0·λt,由此 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的生存環(huán)境條件是_____。 Ⅲ.若研究人員對此棄耕農田進行長期研究,并進行數據統計,將會發(fā)現田鼠的種群增長 模型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位正常的女子,她的雙親正常,但有一位同時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弟弟,如該女子與一位患白化病但色覺正常的男子婚配,則生出一個正常兒子的機率是( 。
A. 1/24B. 1/12C. 1/8D.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中“依據”和“能做出的判斷”相匹配的是
選項 | 依據 | 能做出的判斷 |
A | 核糖體的形成是否與核仁有關 | 真核細胞或原核細胞 |
B | 細胞呼吸是否產生二氧化碳 | 有氧呼吸或無氧呼吸 |
C | 細胞中是否含有葉綠體 | 植物細胞或動物細胞 |
D | 分子中是否含有氫鍵 | DNA或RNA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為了調查湖水中細菌的污染情況而進行了實驗。實驗包括制備培養(yǎng)基、滅菌、接種及培養(yǎng)、菌落觀察計數。請回答與此實驗相關的問題。
(1)培養(yǎng)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別為細菌培養(yǎng)提供了_______和______。除此之外,培養(yǎng)基還必須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應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為了盡快觀察到細菌培養(yǎng)的實驗結果,應將接種了湖水樣品的培養(yǎng)基置于__________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溫度設定在37℃。要證明培養(yǎng)基未被雜菌污染,還應該將一個______的培養(yǎng)基同時培養(yǎng)作為對照。
(4)培養(yǎng)20小時后,觀察到培養(yǎng)基上有形態(tài)和顏色不同的菌落,這說明湖水樣品中有_____種細菌。一般說來,菌落總數越多,湖水遭受細菌污染的程度越_______。
(5)如果提高培養(yǎng)基中NaCl的濃度,可以用于篩選耐_______細菌,這種培養(yǎng)基被稱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磷農藥是用于防治植物害蟲的含磷有機化合物,廣泛應用于農業(yè)生產中,有時會造成瓜果蔬菜等食品農藥殘留超標,不少品種對人、畜的毒性很強,人誤食后如不及時醫(yī)治就會危及生命。某班同學欲從土壤中分離高效降解有機磷農藥的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獲得能降解有機磷農藥的微生物菌種,可在被有機磷農藥污染的土壤中取樣,并在含有碳源、氮源及_________等的選擇培養(yǎng)基上添加適量的_____________進行選擇培養(yǎng)。
(2)在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時需加入的常用凝固劑是__________。若培養(yǎng)基需要調節(jié)pH,則應在滅菌之_____________(填“前”或“后”)調節(jié)。
(3)該小組在接種前,隨機取若干滅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養(yǎng)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測定培養(yǎng)液中選定菌種的菌體數,既可在顯微鏡下用 ____________直接計數,也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統計活菌數目。
(5)將獲得的3種待選微生物菌種甲、乙、丙分別接種在1L含20mg有機磷農藥的相同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液中其他營養(yǎng)物質充裕、條件適宜),觀察從實驗開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長所用的時間,甲、乙、丙分別為32小時、45小時、16小時,則應選擇微生物_____(填“甲”、“乙”或“丙”)作為菌種進行后續(xù)培養(yǎng),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為測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學習小組從菠菜葉中提取該酶,用其催化C5與14 CO2的反應,并檢測產物14 C3的放射性強度。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菠菜葉肉細胞內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B. 測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過程中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C.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應需要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D. 單位時間內14C3生成量越多說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