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請分析回答有關實驗問題:
(一)下列是酶促反應的實驗操作(表中“+”為加入,“-”為未加入).
實驗操作試    管
ABCDEF
1.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2.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2%的蔗糖溶液1mL--++-+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
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
5.加入蒸餾水1mL----++
6.酶促水解反應搖勻,37℃水浴中保溫10min
7.向每個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2mL搖勻,沸水浴中加熱1~2min
8.觀察并記錄各試管內的變化
1制備淀粉溶液時需加熱煮沸,但制備好以后必須冷卻到室溫才能使用,這是為了防止溫度過高破壞酶的活性.
2上述實驗中,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的試管有AD.
3實驗過程中,如果E、F號試管也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下列有關可能有很多原因分析中,正確的是(用序號表示)①②③④.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純,混有還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時間太長,其中的微生物將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還原性糖.③試管不干凈、上面留有還原性糖.④實驗操作過程中,膠頭滴管混用、錯用.
(4)本實驗中,不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理由是碘液不能檢測蔗糖是否被分解產(chǎn)生還原性糖(蔗糖不與碘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蔗糖水解產(chǎn)物也不與碘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二)某同學在探究不同條件下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用潔凈的裝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兩裝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實驗措施如下圖:

(5)裝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CO2 ,實驗的自變量是是否通入氧氣(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氣),從實驗的結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并兼性厭氧.
(三)從55~65°C的溫泉中篩選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細菌,并從該細菌中提取到了脂肪酶.
(6)測定脂肪酶活性時,應選擇脂肪作為該酶作用的物質.將該酶液與雙縮脲試劑混合,若反應液呈紫色,則該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

分析 1、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酶是 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
2、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是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其中甲裝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一錐形瓶中是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CO2;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檢測有氧呼吸過程中CO2的產(chǎn)生.乙裝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檢測無氧呼吸過程中CO2的產(chǎn)生.

解答 解:(一)(1)淀粉酶和蔗糖酶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溫度過高會破壞酶的活性,所以加熱煮沸后必須冷卻到室溫才能使用.
(2)斐林試劑與還原性糖會發(fā)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從表中發(fā)現(xiàn)只有A、D試管中出現(xiàn)了磚紅色沉淀,說明酶具有專一性.
(3)實驗過程中,E、F號試管內加入的是蒸餾水,所以起對照作用.如果E、F號試管也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有還原性糖,因此列舉的4個原因都有可能.
(4)因為碘液遇淀粉會變藍色,但蔗糖不與碘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蔗糖水解產(chǎn)物也不與碘液發(fā)生顯色反應,所以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試劑.
(二)(5)根據(jù)題意可知:瓶中所加液體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對實驗現(xiàn)象的干擾.甲組連接氣泵,代表有氧條件下的實驗裝置;則無氧條件下的裝置是乙組.實驗的自變量是否通入氧氣(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氣).酵母菌有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產(chǎn)生CO2,有氧呼吸產(chǎn)生CO2量較多,應該一段時間后比較甲乙兩裝置的實驗結果:甲乙兩裝置中石灰水均變渾濁,甲中渾濁程度高且快.從實驗的結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并兼性厭氧.
(三)酶具有專一性,測定脂肪酶活性時,應選擇脂肪作為該酶作用的物質.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混合呈現(xiàn)紫色反應,將該酶液與雙縮脲試劑混合,若反應液呈紫色,則該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
故答案為:
(一)(1)防止溫度過高破壞酶的活性   
(2)A、D   
(3)①②③④
(4)碘液不能檢測蔗糖是否被分解產(chǎn)生還原性糖(蔗糖不與碘液發(fā)生顯色反應,蔗糖水解產(chǎn)物也不與碘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二)(5)吸收空氣中的CO2 是否通入氧氣(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氣)   需氧并兼性厭氧  
(三)(6)脂肪    蛋白質

點評 本題考查酶的特性、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分析圖表的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有機物的鑒定實驗中,正確的是

A.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A液與B液要先混合均勻

B.通過高倍顯微鏡可以看到花生切片中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C.西瓜汁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作鑒定還原糖的材料

D.將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與斐林試劑混合,靜置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人體免疫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免疫調節(jié)是依靠免疫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而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
B.抗體和淋巴因子是兩類主要的免疫物質,機體內所有的免疫細胞都能產(chǎn)生這些物質
C.免疫系統(tǒng)的防衛(wèi)功能并不是越強大越好,自身免疫病和過敏反應就是證明
D.艾滋病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大大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表示細胞的有氧呼吸,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的過程⑤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
(2)若用18O標記C6H12O6,最終在[④]CO2中出現(xiàn)標記的18O;將一只實驗小鼠放入含放射性18O2氣體的容器內,18O2進入細胞參與有氧呼吸后,最先出現(xiàn)的放射性化合物是[③]H2O;
(3)有氧呼吸的本質是完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形成ATP;
(4)影響有氧呼吸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溫度、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寫出兩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表是某地區(qū)新引入的一種魚1-7年間種群的增長速度.據(jù)表分析該種群,錯誤的是( 。
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
增長速度0.361.252.583.922.331.120.12
A.種群數(shù)量增長受種群密度制約B.第7年種類斗爭最激烈
C.第4年種群數(shù)量達到$\frac{K}{2}$D.第5年開始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中能正確表示唾液淀粉酶對淀粉分解速度和溫度關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選用松軟的創(chuàng)可貼包扎傷口,有利于皮膚表皮細胞從空氣吸收利用O2
B.人體骨骼肌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細胞呼吸產(chǎn)生的CO2體積多于吸收的O2體積
C.無氧呼吸第二階段釋放少量的能量,都以熱能形式散失,不形成ATP
D.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為物質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方括號內填圖中的代號,橫線上填文字):

(1)圖中甲表示磷脂雙分子層(或磷脂分子).
(2)研究發(fā)現(xiàn),對某動物細胞施加某種毒素后Ca2+的吸收明顯減少,但K+、葡萄糖的吸收不受影響,最可能的原因是該毒素抑制了動物細胞膜上轉運Ca2+的[乙]載體(蛋白)的活性.
(3)圖中屬于被動運輸?shù)奈镔|有bcd.
(4)檉柳是一種強耐鹽植物,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試圖探究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還是被動運輸,請將實驗補充完整.(說明:如果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需要消耗能量的話,則能量主要是通過細胞的有氧呼吸提供.)
①實驗步驟:
a.取A、B兩組生長發(fā)育相同的檉柳幼苗,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A組給予正常的呼吸條件,B組抑制有氧呼吸.
c.一段時間后測定A、B兩組植株根系對Ca2+、K+的吸收速率.
②實驗結論:
a.若A、B兩組植株對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的方式是被動運輸;
b.若若B組吸收速率明顯小于A組吸收速率,說明檉柳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種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種突變體,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含量均低,其葉片呈現(xiàn)黃化色澤.野生型和突變體的成熟葉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關指標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
指標

類型
類胡蘿卜素/葉綠素葉綠素a/b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間CO2濃度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野生型0.286.948.13210.864.07
突變體0.329.305.66239.073.60
(1)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分布于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欲測定色素含量,可先用無水乙醇(或有機溶劑)(溶劑)提取葉片中的色素.
(2)據(jù)測定,突變體處于發(fā)育初期的葉片,類胡蘿卜素與葉綠素的比值為0.48,可以推測,葉綠素在色素組成中所占的比例隨葉片發(fā)育逐漸增加.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中發(fā)生的改變可能抑制(促進/抑制)葉綠素a向葉綠素b的轉化.
(3)突變體成熟葉片中葉綠體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2.94μmolCO2•m-2•s-1.經(jīng)分析,研究人員認為CO2濃度不是導致突變體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據(jù)是突變體葉片中胞間CO2濃度較高.
(4)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野生型油菜葉片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向種子有兩條代謝途徑(見如圖).已知基因與其反義基因分別轉錄出的RNA可相互結合,從而阻斷該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結合已知并據(jù)圖分析研究人員設計了PEPcase酶Ⅱ(酶)基因的反義基因,并將其導入野生型油菜從而抑制種子中該酶的合成,最終培育出產(chǎn)油率提高的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