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敘述,合理的是(  )

A.腐乳制作時需要的溫度最高

B.條件適宜時醋酸菌可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發(fā)酵過程中發(fā)酵液密度會逐漸減小

D.將長滿毛霉的豆腐裝瓶腌制時,底層和近瓶口處需加大用鹽量

【答案】BC

【解析】

果酒、果醋制作原理與發(fā)酵條件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種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種
來源

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變酸酒表面的菌膜

發(fā)酵
過程

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通過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無氧條件下,酵母菌通過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氣、糖源充足時: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氣充足時:
C2H5OHO2CH3COOHH2O

溫度

一般酒精發(fā)酵1825 ℃,
繁殖最適為20 ℃左右

最適為3035

氣體

前期:需氧,后期:無氧

需要充足的氧氣

A、果醋制作最適為3035 ℃,需要的溫度最高,A錯誤;

B、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可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確;

C、果酒發(fā)酵過程中因為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有氧呼吸過程中也有水的產(chǎn)生,故發(fā)酵液的密度減小,C正確;

D、制作腐乳時是逐層加鹽,瓶口處需加大用鹽量,以減小被雜菌污染的可能性,D錯誤。故選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同一高等動物精巢內兩個正在分裂細胞示意圖,不考慮交叉互換、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I一共含有8條染色體,其中12、34組成-一個染色體組

B.I2上有一個M基因,則圖IY染色體上有2M基因

C.I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不可以繼續(xù)分裂形成圖II

D.II細胞中含4DNA分子,其中分別是Y染色體的兩條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科研小組為獲得既抗蟲又抗草銨膦(一種除草劑)的油菜植株,進行實驗,過程如下圖,請回答。

1)過程①所用的工具酶有______。

2)進行過程②前,常用Ca2+處理農桿菌,其目的是______

3)過程③中,農桿菌的Ti質粒上的_____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且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的DNA上。

4)過程④為_____,該過程中細胞的分化程度會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在⑤過程中,當培養(yǎng)基中生長素含量高于細胞分裂素時,主要誘導______(填“根”或“芽”)的形成。

5)從個體水平如何鑒定轉基因油菜既抗蟲又抗草銨膦?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發(fā)生的變化,圖中依次表示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確順序是(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植株高大,葉窄長,需氮肥多;大豆株矮,葉小而平展,需磷肥多。二者對CO2的響應存在差異(如圖1),生產(chǎn)上往往將二者間作種植(如圖2)。為探究在大氣CO2濃度(體積分數(shù)為003%)條件下,玉米大豆間作對產(chǎn)量的影響,科研人員將玉米和大豆分別單獨種植(單作)或兩種作物隔行種植(間作),測得:玉米產(chǎn)量間作時比單作時有顯著提高,而大豆產(chǎn)量間作時比單作時略有下降。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表明,玉米與大豆間作,玉米能從大豆的根際環(huán)境中獲得部分氮,這種對氮元素競爭的結果,可刺激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玉米菌根所形成的菌絲橋也有利于大豆對磷的吸收。作物吸收的氮能使與光合作用相關的含氮化合物如_________(答出兩個即可)增加,從而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2)玉米和大豆株高存在差異,與玉米單作相比,間作可降低玉米對_________的爭奪。結合圖1、圖2分析(僅考慮地上部分),大豆間作時產(chǎn)量略低于單作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田間作物的生產(chǎn)過程中,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而間作能全面改善田間作物的通風條件。請從白天和晚上兩個角度闡述通風條件的改善能提高作物產(chǎn)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分離提純在生產(chǎn)中有廣泛應用。其中酶技術具有反應效率高、條件溫和、專一性強和有效成分破壞少等優(yōu)點,受到廣泛關注。有科研小組對纖維素酶輔助提取青蒿素的條件進行研究,分析各因素對提取率的影響。進行了有關實驗,結果如圖:

1)根據(jù)結果分析,纖維素酶的處理時間、處理溫度、纖維素酶用量,對提取率影響較大,為進一步找到有纖維素酶使用的最優(yōu)條件組合,根據(jù)之前的實驗結果進行條件組合試驗,實驗條件組合及結果如下表。

因素

處理時間(h

纖維素酶用量(g

處理溫度(℃)

青蒿素含量(mg

試驗1

2

0.2

40

2.84

試驗2

3

0.3

40

2.30

試驗3

2

0.3

45

3.34

試驗4

3

0.2

45

2.22

據(jù)上表分析,纖維素酶輔助提取青蒿素最佳條件為A___h)、B_____g)、C__(℃)。

2)植物芳香油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常用的提取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從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為了增加培養(yǎng)液中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需加入碳源是_________,篩選高產(chǎn)纖維素分解菌用______________染料,篩選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塘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模式圖,據(jù)圖回答:

1)該生態(tài)工程屬于農村綜合發(fā)展型生態(tài)工程應用的實例,體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態(tài)工程的基本原理。

2)通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可提高傳統(tǒng)生態(tài)工程的效益,如要通過基因工程培養(yǎng)抗病甘蔗,核心的步驟是__________。若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相應的蛋白質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技術進行檢測。

3)為大量繁殖良種豬,首先要對母豬進行_______處理,以獲得更多的良種豬卵母細胞,與經(jīng)過____處理的良種豬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再將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豬體內發(fā)育成小豬。

4)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建立既能使人們獲得了經(jīng)濟效益,又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A、B兩婦女從1月到5月血漿中人乳頭瘤狀病毒抗體的相對含量(其中婦女A1月份接種了相應的疫苗,兩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頭瘤狀病毒),下列對曲線的解釋不成立的是(

A.婦女A在接種疫苗后,體內產(chǎn)生了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B.兩人體內的B細胞可以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C.兩人在5月份抗體含量的差異源于婦女A體內記憶細胞活動的結果

D.兩人體內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夠攻擊被人乳頭瘤狀病毒入侵的靶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秸稈是一種產(chǎn)量巨大的農業(yè)廢料,可通過培養(yǎng)特定微生物發(fā)酵技術來降解秸稈。現(xiàn)將玉米秸稈充分粉碎,加水煮沸一定時間,粗過濾得到秸稈粉末勻漿。以此勻漿作為基礎材料制作培養(yǎng)基并分離適合微生物,實驗過程如下,請根據(jù)所學回答下面問題。

1)用于分離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需要在勻漿中加入___________以便冷卻后形成固體,之后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法進行滅菌。如果篩選目標是真菌類微生物,為了保證培養(yǎng)過程中不會有大量細菌污染,還應加入鏈霉素,這種培養(yǎng)基屬于__________。

2)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微生物生長普遍不好,原因是秸稈勻漿中缺少N源。這可能導致微生物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機物時原料不足(答兩種即可)。

3)為了分離培養(yǎng)液中的菌株,采用如圖的______法,在圖中_________(填圖中序號)區(qū)域更易獲得單菌落。

4)另有甲乙兩個小組,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分離菌落。在同一稀釋倍數(shù)下得到以下結果:

甲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分別是110、140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分別是27169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認為這兩位同學的結果中,_____同學的結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