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回答下列有關神經調節(jié)的問題.
科學家發(fā)現人體中有一種與肥胖有關的物質--瘦素.通過小鼠實驗發(fā)現,瘦素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然后與下丘腦特異性受體結合,把人體儲量大小的信號傳遞給下丘腦的體重調節(jié)中樞,調節(jié)攝食行為.如圖示瘦素通過下丘腦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局部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瘦素通過血腦屏障到達下丘腦,下丘腦神經元合成和分泌的神經遞質,一方面使飽中樞的興奮性
 
(增強/減弱);同時又使攝食中樞的興奮性
 
(增強/減弱),從而抑制食欲,減少能量的攝取,達到減重的效果.若圖中c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抑制,則此時突觸后膜接受這種遞質后的膜電位是
 
,g神經元不能將信息傳遞到大腦皮層而無飽感,機體不斷攝食而導致肥胖.
(2)瘦素導致下丘腦體重調節(jié)中樞興奮性增加,增強
 
(交感/副交感)神經活動,啟動脂肪細胞膜上的腎上腺素受體,使其活性增高,最終使脂肪分解、產熱,消耗能量.
(3)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遞方向是
 
的.圖中共有
 
條反射弧,原因是
 
 
考點: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和調節(jié)過程
專題:
分析:在神經調節(jié)中,大腦皮層是最高級的神經中樞,由它可以產生相應的餓覺、渴覺、痛覺等感覺.反射的發(fā)生依賴于完整的反射弧,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在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可以是雙向的,但是在兩個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導只能是單向的.
解答: 解:(1)由題攝食中樞的興奮性減弱,從而抑制食欲,所以飽中樞的興奮性增強,減少能量的攝取,c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抑制,所以此時突觸后膜的膜電位是靜息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g神經元不能將信息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飽感;
(2)瘦素導致下丘腦體重調節(jié)中樞興奮性增加,增強交感神經活動,啟動脂肪細胞膜上的腎上腺素受體,使其活性增高,最終使脂肪分解、產熱,消耗能量.
(3)興奮在神經元間是單向傳遞,原因是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到突觸后膜;圖中無感受器和效應器,所以圖中沒有完整的反射。
故答案為:
(1)增強   減弱  外正內負
(2)交感
(3)單向  0  缺少感受器和效應器,反射弧不完整(只答感受器或效應器也給分)
點評:本題考查了神經調節(jié)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核糖核酸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參與染色質的組成
B、參與蛋白質的合成
C、可作為生物催化劑
D、作為一些病毒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
為探究植物形態(tài)學上、下端在空間的位置對扦插枝條成活是否有影響,特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假設】植物形態(tài)學上、下端在空間的位置對扦插枝條成活無影響.
【實驗設計】方法一:插條僅正插處理(如圖1);方法二:先倒插處理(如圖2),一段時間后,再作正插處理.然后統(tǒng)計枝條的成活率.實驗連續(xù)進行2年.

(1)通常選取一年生且?guī)в醒亢陀兹~的枝條進行扦插,其目的是
 

(2)枝條成活的判斷依據之一是根的生長狀況,你可以記錄的實驗現象是
 
(寫出兩個觀察指標).
實施實驗,獲得如下數據.
2008年,各取長勢一致的同種植物枝條1000株試驗,其中方法一的成活數量為663株,方法二的成活數量為752株.
2009年,各取長勢一致的同種植物枝條2000株試驗,其中方法一的成活數量為1351株,方法二的成活數量為1580株.
(3)將以上數據整理、設計一張實驗數據記錄表,并在表中計算出成活率.
(4)根據表中數據,你得出的結論是
 
.針對上述實驗,有人增加方法三,先將枝條如圖3處理,一段時間后再將枝條正插處理,并統(tǒng)計成活率.
(5)你認為該處理方法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方面的問題請仔細觀察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在[]中填編號,在橫線里填文字)
(1)如果圖1細胞是植物細胞,則圖中沒顯現出的細胞結構還有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這些功能與圖1中結構
 
(填數字)有關,圖1中[]
 
可以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如
 
(物質)可以通過該結構.(舉一例即可)
(2)如果圖1是一個漿細胞,其中明顯發(fā)達的細胞器是[]
 
;細胞核內何種結構被破壞,合成抗體最后階段將不能正常進行?
 
(填序號),原因是
 

(3)當人體出現發(fā)燒現象時,圖1細胞中[]
 
(細胞器)產生的能量除了使體溫上升,還能
 

(4)假如圖2是體細胞的分裂圖象,該體細胞分裂圖中的染色體組數為
 

(5)假設某動物控制某性狀的基因型為AaBb,在圖2中2號染色體上有A基因,4號染色體上有B基因,正常情況下,該細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五)回答有關人體免疫的問題.(括號中填標號橫線上填文字) 如圖甲乙丙表示免疫反應;圖中ABC分別表示免疫細胞.

(1)圖中屬于人體免疫第二道防線參與免疫活動的細胞是[]
 
;僅屬于體液免疫的細胞是[]
 
;僅屬于細胞免疫的細胞是[]
 

(2)圖甲顯示,A細胞的細胞膜形成偽足將①包圍,形成吞噬泡進入細胞質,這種吞噬作用與細胞膜結構的
 
特性有關.吞噬泡與
 
(結構名稱)融合,其殺滅病原體的物質是
 

(3)圖乙中⑤表示
 
,若④為某種細菌毒素,當④與B細胞上的⑤結合后引起的免疫反應過程是:
 

(4)圖丙中宿主細胞從被感染到裂解消滅,免疫細胞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三)回答下列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問題.
如圖一的實驗裝置用以測定種子萌發(fā)時因呼吸作用引起的密閉容器中氣體容積的變化.每隔一段時間,調節(jié)X管和Y管內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過Y管上的刻度尺量出氣體的容積.容積變化與時間之間關系如下圖二所示.
(1)每次測量氣體容積前要調整X、Y管的液面至同一水平,目的是
 
;
(2)在6h內氣體容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3)在種子始終保持活力的情況下,圖二曲線在10h以后仍保持穩(wěn)定,原因是
 
;
呼吸商(RQ=
釋放的CO2量(mo/h)
吸收的O2量(mol/h)
)可作為描述細胞呼吸過程中氧氣供應狀態(tài)的一種指標,如圖三.
(4)由圖三推斷,在實驗開始時,容器中氧分壓大小是
 
(用符號和字母表示)
(5)根據圖二的容積變化曲線,推測容器中10小時內種子RQ值的變化趨勢,在下面坐標軸上畫出RQ變化曲線.(假設呼吸作用底物為葡萄糖)
(6)有人認為該實驗不足以證明氣體的變化就是由萌發(fā)種子引起的,請你對該實驗進行改進,改進的具體方法是
 
;
(7)如果采用帶葉的幼苗來代替萌發(fā)的種子做上述實驗,試管應放在
 
環(huán)境中,其目的是
 

(8)利用上述裝置用帶葉的幼苗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為提供幼苗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應對實驗試劑做怎樣的改變?
 
. 改進后,在暗處1小時,測得容器內氣體減少了2.24mL,而在光照充足條件下,1小時測得氣體增加5.6mL(假定溫度是恒定的,光照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忽略不計,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測得).該植物在光照1小時中合成葡萄糖的量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雖然藍藻、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細胞結構及功能有很大區(qū)別,但是它們( 。
A、都能進行繁殖和有氧呼吸
B、都沒有核膜和染色體
C、都能通過有絲分裂增加細胞數目
D、都能進行DNA分子的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下表敘述中不符合事實的是(  )
A、
施旺和施萊登 細胞學說 調查法
B、
摩爾根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實驗和假說演繹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雙螺旋結構 物理模型法
D、
蔡斯和赫爾希 DNA是遺傳物質 同位素示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甲表示麥芽糖酶催化麥芽糖水解的模型,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模型能解釋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其中a代表麥芽糖酶
B、可用班氏試劑鑒定麥芽糖酶是否完成對麥芽糖的催化分解
C、如果溫度升高或降低5℃,f點都將下移
D、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數量,故整個實驗中應設置“麥芽糖酶的量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