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內(nèi)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個種群     
②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       
④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組成、性別比例   
⑤稻田中秧苗的均勻分布屬于種群的空間特征.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②③⑤

分析 種群是指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同種生物的總和;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答 解:①種群是指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同種生物的總和,內(nèi)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不止一個一個種群,①錯誤;
②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②正確;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③正確;
④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④錯誤;
⑤稻田中秧苗的均勻分布屬于種群的空間特征,⑤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難度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種群特征之間的關系,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研究城市人口的變遷,遷入率和遷出率是不可忽視的
B.種群數(shù)量還受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
C.種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變化趨勢
D.①②③④依次為年齡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種群數(shù)量、性別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同學在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實驗中,按要求制作含30個堿基對的DNA片段.那么該同學需要制作長方形、五邊形、圓形塑料片的數(shù)量依次為( 。
A.60、30、60B.30、30、30C.60、30、30D.60、60、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胚胎工程及應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獲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在相應溶液中完成受精的過程稱為體外受精
B.胚胎發(fā)育早期是在透明帶內(nèi)進行的,這一時期稱為卵裂期,此時期細胞數(shù)目、胚胎的總體積、DNA總量都在不斷增加
C.早期胚胎培養(yǎng)與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淸
D.通常情況下,受精卵發(fā)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階段才能進行胚胎移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某豌豆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YR:Yr:yR:yr=4:3:2:l,則該豌豆的后代單顯性個體的比例為(  )
A.23%B.36%C.19%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是反射弧模式,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結構名稱:A感受器 D傳出神經(jīng)元
(2)直接刺激③會不會有感覺?不會會不會產(chǎn)生運動?會
(3)狗聽見鈴聲流口水屬于條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黃瓜植株的性別類型多樣,研究發(fā)現(xiàn)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F、f與M、m控制著黃瓜植株的性別,M基因控制單性花的產(chǎn)生,當M、F基因同時存在時,黃瓜為雌株;有M無F基因時黃瓜為雄株;mm個體為兩性植株.
(1)雌株個體在做雜交親本時無需去雄,可極大簡化雜交育種的操作程序.
(2)兩個基因型為Mmff與mmff的親本雜交,育種學家從它們的后代中選擇出雄株,并讓這些雄株與MmFf植株雜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雌株:雄株:兩性植株=3:3:2.
(3)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擬現(xiàn)象,即低溫條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現(xiàn)為雌株.現(xiàn)有一雌株個體,請設計實驗探究它是否為表型模擬.
①將此植株與兩性植株(或mm個體)雜交,得到種子,在正常條件下種植.
②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
如果均為兩性植株,則說明被測植株為表型模擬;
如果出現(xiàn)單性植株,則說明被測植株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卵細胞
B.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
C.受精作用與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無關
D.通過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保持前后代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nèi)蒙古杭錦后旗奮斗中學高一9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的是

A.細胞 B.分子 C.種群 D.生態(tài)系統(tǒ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