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野生型果蠅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剛毛,而一只突變果蠅S的腹部卻生出長剛毛.研究者對果蠅S的突變進行了系列研究用這兩種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如圖.
(1)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果蠅腹部的短剛毛和長剛毛是一對性狀,其中長剛毛是性性狀.圖中①、②基因型(相關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為 .
(2)實驗2結果顯示:與野生型不同的表現(xiàn)型有種.③基因型為 . 在實驗2后代中該基因型的比例是 .
(3)根據(jù)果蠅③和果蠅S基因型的差異,解釋導致前者胸部無剛毛、后者胸部有剛毛原因: .
【答案】
(1)相對;顯;Aa,aa
(2)兩;AA;
(3)兩個A基因抑制胸部長出剛毛,只有一個A基因時無此效應
【解析】解:(1)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叫做相對性狀.由實驗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3:1,可知該性狀由一對基因控制,且控制長剛毛的基因為顯性基因.實驗屬于測交類型,則①的基因型為Aa,②的基因型為aa.(2)野生型果蠅的表現(xiàn)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剛毛,實驗2后代中表現(xiàn)出的腹部有長剛毛和胸部無剛毛的2種性狀都是與野生型不同的表現(xiàn)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實驗2親本的基因型均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則A_( AA、 Aa)后代腹部有長剛毛,其 胸部無剛毛,則圖中③基因型為AA,占實驗2后代的比例 .(3)根據(jù)題干信息“果蠅③和果蠅S的基因型差異”可推知:③的基因型為AA,而果蠅S的基因型為Aa,即兩個A基因抑制胸部長出剛毛,只有一個A基因時無此效應.
所以答案是:(1)相對;顯;Aa,aa(2)兩;AA; (3)兩個A基因抑制胸部長出剛毛,只有一個A基因時無此效應
【考點精析】掌握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是解答本題的根本,需要知道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 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傳給后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某植物種群非常大,可以隨機交配,沒有遷入和選出,基因不產(chǎn)生突變.抗病基因R對感病基因r為完全顯性.現(xiàn)種群中感病植株rr占 ,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 ,抗病植株可以正常開花和結實,而感病植株在開花前全部死亡.則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項不屬于豌豆作為經(jīng)典遺傳實驗材料的原因
A. 閉花、自花傳粉植物 B. 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
C. 豌豆花較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 D. 是單性花,易于進行人工授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二倍體甜菜幼苗,使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這樣的甜菜含糖量高;向土壤中多施肥料也能提高二倍體甜菜的含糖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該化學藥劑誘導甜菜細胞發(fā)生染色體變異 B. 兩種含糖量高的甜菜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
C. 多倍體植株通常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高 D. 前者是可遺傳變異,后者是不可遺傳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葉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被葉綠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B. 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含有鎂元素
C. 葉綠素a和葉綠素b對光的吸收峰值不同
D. 植物呈現(xiàn)綠色是由于葉綠素能有效地吸收綠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內(nèi)的氫元素隨化合物在生物體內(nèi)代謝轉(zhuǎn)移的過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①過程發(fā)生在核糖體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中,水中的氫來自氨基
B. 在無氧的情況下,③過程產(chǎn)生CO2引起呼吸運動加快
C. 線粒體內(nèi)膜折疊成嵴的意義是可以直接促進M分解的快速進行
D. M物質(zhì)應該是丙酮酸,④過程不會產(chǎn)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B. 藍藻是自養(yǎng)生物,能利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
C. 原核生物結構簡單,以RNA為遺傳物質(zhì)
D. 沒有核膜和具膜的細胞器,因而沒有生物膜系統(tǒ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特朗普宣布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xié)定》,世界輿論對此表示批評和遺憾,全球氣候變暖不會造成的影響是
A.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能力下降 B. 海平面上升
C. 破壞土壤肥力 D. 樹種的分布區(qū)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